法制类新闻中畸形的价值观

时间:2022-04-20 08:21:33

法制类新闻中畸形的价值观

摘要:媒体竞争激烈化,价值追求炽热化,报社在如何吸引眼球上取得了成就,受众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看起来本是双赢的事情,却在中国现阶段这样一个转型的特殊时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对新闻价值的过分强调使得部分记者的价值导向极端化,特别是我国法制类新闻的报道,为了吸引注意力和应对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有的媒体把犯罪新闻作为卖点,甚至对违法犯罪细节进行过度渲染,却忽视了由此可能带来的许多潜在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新闻价值 畸形 社会影响

21世纪的媒体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四大传统媒体鼎立的局面随着手机报的出现开始动摇,各路兵马都开始出动,市场蛋糕就这么大,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圈地运动”是媒体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新闻价值的追求便被提到了日程。

最早提出“新闻价值”这一概念的是沃尔特・李普曼在其1922年出版的名著《舆论学》中,后期,约翰・格尔腾和玛丽・鲁基考察了“事件“变成“新闻”的奥秘,并列出了新闻价值的12个要素――频率、门槛、无歧义等,后来又有人加进去了及时性。

现代,随着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价值的追求也被演绎到了极致,报社在如何吸引眼球上取得了成就,受众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看起来本是双赢的事情,却在中国现阶段这样一个转型的特殊时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对新闻价值的过分强调使得部分记者的价值导向极端化,特别是我国法制类新闻的报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应对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有的媒体把犯罪新闻作为卖点,甚至对违法犯罪细节进行过度渲染,却忽视了由此可能带来的许多潜在的社会问题。

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现在媒体上有关违法犯罪的报道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犯罪人很聪明、被骗人很傻。看媒体对于犯罪细节的描写,犯罪人总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获得钱财,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与艰辛,是“真正”的“不劳而获”,在中国这样一个“僧多粥少”的就业局势及暴富和炫富新闻增多的状况下,这种过分的细节渲染是不是会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带来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时表示:不良媒体的报道,实际上给未成年人制造了一片他们难以逾越的沼泽地。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还很少有媒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2000年我们有项调查显示,13.5%的中小学生的理想职业是“科学家”,排第一。到2009年,这个结果就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排第一的成了“企业家”,其次是“歌星影星”,“科学家”的排名倒数第三,只比“工人”和“农民”靠前一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开始迅速普及,而同时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媒体获知信息似乎成了最主要的通道,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抵抗力差、价值观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很容易被媒介给误导,加之在现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催生”出来的学生大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媒体在如此氛围下再大肆地渲染,极有可能会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失衡。

引发他人的模仿。媒体在报道违法犯罪事件的同时,会将嫌疑人的违法犯罪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这无疑是追求新闻价值的体现,报道得越详尽,才能越吸引眼球,但是媒体却忽视了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十堰晚报》2009年6月1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学“手艺”重金装备专盗本田车》的新闻。通讯中附有两幅图表,一幅是“作案示意图”,另一幅是“作案工具”,两幅图将作案流程和作案工具的制作过程及作案时的具体应用详尽地描述了出来,如此详细的描法和图文并茂的犯罪细节,记者的本意或许是在吸引注意力,但是却不知他的做法其实潜在地给了其他人一个“先例”――怎么样可以偷车?去哪儿偷?用什么工具?他对于细节的描写一目了然,这就导致了一种隐患――其他人会不会去模仿?

而北京广播网在2006年4月29日就报道过一篇新闻:李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供认,他们采用此种方法犯罪是因为受目前收视率极高的某法制节目的启发。

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影响。媒体在报道违法犯罪新闻的同时,不仅会对犯罪细节进行渲染,有时还会对案件的侦破工作进行报道,本意可能是赞扬侦破人员的神勇,却不知不觉中给犯罪嫌疑人带来了警示,在有些案件中,对于如何侦破的、通过哪些线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其他人得到了信息,知道以后再作案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使得嫌疑人对公安的刑侦手段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给以后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困难。

对社会道德形成了挑战。有媒体报道,在2006年11月20日上午9时左右,南京的一位老太太赶乘公交车时摔倒在地,一位叫彭宇的小伙子将其搀起并送往医院。后来,老太太说是彭宇撞着了她,而彭宇认为自己做好事反遭诬陷,2007年3月底,老太太将彭宇到法院,最后,彭宇被判承担四成责任,赔偿4万余元。东快网2009年10月22日也刊载了一篇题为《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依姆?摇结果被讹了770元?摇好心扶老人遭讹诈?摇遇老人摔倒你敢扶吗?》的文章。其实诸如此类的报道,是对当前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挑战,从小学起就被教育要尊老爱幼、要乐于助人,可如今帮助别人却被人讹诈,看完此类文章,读者是不是都会有同感,以后碰到这样的事谁还敢去扶。其实记者写这件事的本意不外乎因为它新鲜刺激,另一方面,或许想提醒大家以后出门时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小心点,但过分追求新闻价值使得他没有很好地思考便写出了文章,致使传达给了读者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以后碰上这种事千万不能管,要不一不小心,你就会被讹诈了,如此做法就与我们从小就接受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冲突。

如何改进

提高记者的个人素养和能力,避免细节描述。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得民众对于媒体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记者加强个人素养,在对事实进行报道时,特别是违法犯罪类的新闻,不应是单纯地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应该加进去如何让民众来防范的内容,告诉民众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通过新闻报道应该给民众警示,通过全民努力来杜绝相似案例的出现。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媒体应该坚决避免细节的描述,应该尽可能地透过表面现象,去深层次地挖掘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应着力渲染事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对嫌疑人的惩处上,力求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产生警示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媒体自身社会责任感需要强化。媒体在一开始便被赋予了舆论监督的权利,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来阐述它的社会责任,媒体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对于新闻的报道不再是单纯地对事件的客观描述,还应该考虑它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当然犯罪是一个社会无法避免的现象,不是说不能报道,只是应该在报道的同时建立对法制新闻可能引起负面效应的评估机制,如果负面效应过大的话,就不应该在新闻上进行传播。

加强法律监管。在侦查破案的报道中,过分渲染细节,其实是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造成的后果,为片面追求可读性,不惜打“球”。应该对记者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并同时制定法律法规来明确在报道违法犯罪事件上什么样的能报道、什么样的不能报道。

当然,并不是说媒体追求新闻价值是不对的,相反,追求新闻价值是媒介竞争时代的一个必然选择,只是每种事物都应该有个度,过分地强调未必是一件好事。

其实媒体对于这类新闻的报道所带来的影响很早就已经开始反思了,也有人对此撰文提出了担忧,但时至今日,关于违法犯罪细节的报道还是屡见不鲜,各种弊端也还是存在,只能说这是新闻价值追求极端化后催生的畸形竞争,而这种畸形竞争所产生的后果已经初现端倪,媒体不能再对其坐视不理了,虽然媒体就是赚“注意力”经济的钱,对事件进行尽可能多的还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媒体既然是作为一个公众的机构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更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维护良好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

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人员,我只希望此现象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唤回更多人的责任和良知,和谐的社会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和维护,媒体作为信息的传输者和报道者,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约翰・格尔腾、玛丽・鲁基:《外国新闻的结构》,《国际和平研究杂志》,1965(1)。

2.《中国青年报》,2009年8月13日。

3.《十堰晚报》,2009年6月12日。

4.《江南都市报》,2009年12月17日。

5.北京广播网,2006年4月29日。

6.东快网,2009年10月22日。

7.利昂・纳尔逊・弗林特[美]、萧严译:《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刘媛、刘姝均为南昌大学传播学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仿拟在广告语创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严复与梁启超的新闻改革思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