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表情,体现精神

时间:2022-04-20 06:40:43

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形式感培养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有部分教师在处理和对待学生画面的形式感时存在形式单一,甚至全班的色彩作业犹如同一个作者所作的不乐观现象。对待同样的静物,不同的学生所采取的作画形式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多样性。这个可以说是我们进行形式感教育的良好契机,就看我们教师如何去把握和利用。经过几年的摸索,在这方面我也得出了一些经验,下面彩形式多样性的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先行,为形式多样性做好铺垫

教师的观点和修养往往影响学生的认识水平。因为教师往往以自身的学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作画习惯。因此,教师有责任先行培养自己形式感方面的修养,为培养学生的色彩形式多样性作好铺垫。首先,我们教师先要能够接受各种风格的作品的优点,对不同风格的画的形式感有清楚的、准确的认识。不同的作品,由于作者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世界观的相异,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很大的风格差异,绘画构图形式和画面形式感也各有特色。其次,我们教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要有清楚的认识,并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帮助他们选取合理的绘画形式。个性的差异对学生的绘画特色的影响特别大,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细致的了解,再进行因材施教。如我班有一些同学是急性子的,性格开朗,就是做不了细致活,我就引导他们发展表现型的画法;有一些同学是内向型的,你让他们爽快也爽快不起来,我就指导他们走细致的方向。再者,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法分析指导。现在美术特色的重点高中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适应美术高考。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合水粉画的技法指导。

二、指导入门,帮助学生实现形式表现的多样性

形式感这个概念是最不好表述的绘画概念之一。形式是抽象的,它并不表明任何的对象,而是完全抽象的实体;形式只是作为一种界定,其目标是通过这种界定把物质对象从平面中分离出来,即把这个物质对象标画到平面上。绘画的形式感是指作品中采用特有的绘画形式和构成元素营造出来的带有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作为基础教育机构的高中美术课,我们不能指导单靠点线面及几何图形来表现对象,而是要在写实的基础上依靠更多的形式语言来达到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进而实现绘画形式的多样化,实现绘画形式感的个性化。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画面构成和构图、笔触、肌理、用笔的干湿厚薄等手段来引导学生,使他们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语言的控制来实现作品的形式感的丰富性。

(一)讲究构图形式的趣味性,追求立意和章法的创新

艺术高中的色彩以静物为主,我们以静物为例来探讨构成和构图。在构图上,添加必要的背景物体以及台面的构件,也可以加一些合理的场景,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丰富画面分割,增加的情景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构成上,我们要让学生注重添加内容的形状、大小、深浅和色彩偏向,特别是注意台面上衬布的大小、形状,以及颜色的深浅和纯灰度对比等,要能充分体现画面的透视和空间,以及它们的疏密关系能表现作品的虚实情况,布纹的走势要具有适当的指向作用,以体现构图思路在画面游走的过程和中心物体在画面的突出,力争营造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气氛和独特的形式美感。

(二)巧妙运用笔触和色块,营造有感染力的画面气氛

印象主义的最大功绩就是他们创造灿烂的光和色的绘画效果。他们这种带着激情的笔触和色块又正是我们的学生最需要的东西。我们通过教学更具有现代感的印象主义以来的绘画,如我们必须让学生清楚认识凡・高的笔触带来的他对生活的渴望和高更的色块表明的他对自然的崇尚。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一、两种符合他们的性格脾气特点的用笔和用色块的技巧。我们都应该鼓励学生能稳定地使用适合他们自己的表现手法,使得他们的用笔能结合自己的表现欲望和瞬时的感觉,留给我们教师的只有适应学生的特色进行顺应指导。指导运用色块时,我们教师必须清楚形式带给色块的作用。因为一种形式会强调某种色彩的意义,而另外一种形式则可能黯淡了它。

(三)保留画面的肌理效果,使画面厚薄干湿得当

水粉画的干湿控制是画面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水性和粉性是水粉的最基本的性能,水粉是介于油画和水彩的画材,采用干画法和湿画法相得益彰,使得它又具有自身的媒材特色。湿画法使画面轻盈灵巧,过渡润泽;干厚画法使画面厚重结实,具有油画般的堆叠感。用水多少和颜料厚薄造成作画时笔和纸的摩擦力有差异。用水少的干画法使颜料颗粒粗,粘性强,作画时可以反复涂抹,笔触粗重有力,颜色并置、堆叠交互进行,增加画面的厚重感,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油画味;薄画法可以模仿水彩,但由于作画时技法讲究,耗时较大,不宜反复涂抹,现在已经很少有学生运用,不过设计课上在绘制像时装效果图之类的设计稿时会常采用;干湿结合这种方法用得最多,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水粉的特性,而且相对容易掌握,可以表现,可以深入,使得画面可以干湿得当,生动耐看。

(责任编校:扬子)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三“化”让学生喜欢上休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