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审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时间:2022-04-20 01:58:03

高职院校《财务审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摘 要】文章从学生文化素质、教师教学手段和审计课程本身的特点等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高职院校《财务审计》课程教学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财务审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境,为高职院校审计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财务审计;审计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教师比本科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这是因为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令人担忧,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一堂课教学的效果好坏,表面上主要责任都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总指挥,可是事实上,教学教学,应该是教与学共同努力的结果。本人从事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多年,每学期教学任务结束后都有很多感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默契程度难以达到理想状态,下面本人从从学生文化素质、教师教学手段和审计课程本身的特点等三方面分析一下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分析

从1999年起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1999年正是中国高考扩招元年。自1998年起,高考录取人数同步走高,2010 年录取率超过 80% 的省份达到 10 个,根据黑龙江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数据,2010年黑龙江省高招录取率高达90.77%,成为我国第一个高招录取率突破 90% 的地区,录取比例为1.1:1,其中本科录取率约为54.36%。优秀生源源源不断地涌入本科院校,高职生源质量更是急剧下降。

高职院校学生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1知识面窄

高职院校绝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的普通中学。因为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各省市绝大部分的优势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集中在省、市级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教育基础较薄弱、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些学生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哲、艺、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知之不多,再加上一般高中从高二(有的学校从高一)开始分文、理科班,这样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为日后的大学学习埋下了隐患。

1.2学习方法僵化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知识僵化,尤其是文科出身的学生,不求对知识的理解,只求死记硬背,尤其是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非常明显。缺乏自觉学习精神,更欠缺运用所学知识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1.3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本人曾连续多年在本校的毕业生答辩会上对大三学生进行测试,测试题目是:请用三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你在一年的顶岗实习中所从事的工作及收获。90%左右的学生都是这样回答:我在XXX公司,从事XX工作。用时不到10秒,再无下文,让人很难相信坐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接受了十六年教育的大学生!?如此令人诧异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1.4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主成材的意识不够

许多学生尤其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对考入高职院校的挫折感较强,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在适应大学生活、协调与他人关系等方面感到茫然。

2.审计课程本身特点分析

2.1涉及知识宽泛, 学生学习困难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并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相互渗透,它融汇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统计学、计算机、企业管理及审计知识专业技术与方法等知识。要想学好审计和搞好审计工作,必须对以上各学科有较深、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目前的现状是, 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较少, 时间也不长, 更没有实务工作的经验, 有些知识虽然已经接触到, 但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零散而抽象。面对在会计实务方面有较高要求、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审计学, 学生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因为所有相关知识不可能同时开课, 所以, 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要用的知识尚未开课, 这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使原本就艰涩的学习过程雪上加霜, 致使目前的审计教学如同空中架楼, 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听课时, 学生觉得很有道理, 能够接受, 但过后还是感觉茫茫然不知要点, 无的放矢。

2.2审计实务中的诸多模糊性, 让习惯于“标准答案”的学生们难以把握

审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其它会计类课程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对一个事件的判断, 它没有直接的唯一的依据和结论, 它更多依据的是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如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把握, 对审计重要性水平高低的评估和对可接受审计风险大小的确认等, 无不含有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而不同的注册会计师, 由于专业学识、执业经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他们即使对同一个客户的专业判断也很难完全一致。这对初学审计的学生来说, 更无疑是一头雾水, 云遮雾罩, 是非难辨。

2.3极强的操作性, 让学生难以把握审计实务的关键环节

审计中所讲的“业务”, 极少会在学生的身边发生, 一些事物学生从未听过, 学生对大部分审计“业务”十分陌生。教材在举例介绍时, 几乎都是简单介绍审计人员通过实施了某些必要方法, 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最多也只是提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或介绍通常容易出现的错弊的表现, 很少有具体审计过程的介绍。对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 如查出错弊的逻辑推理过程是怎样的, 审计人员分析思路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等关键问题, 根本没有详细描述, 或涉及很少。学生想象的多, 眼见的少, 这使学生扎扎实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3.审计教师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审计学是我国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主干专业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审计教学却一直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因此,审计教学方法改革一直以来是审计教育界讨论的焦点。案例教学已成为西方一些著名大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就特别重视案例教学法并将之作为商学院的传家宝。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案例教学。赵正强(2003)从审计案例教学选择内容的原则、审计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审计案例教学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姜野、李兆华(2005)分析了审计课程的特色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提出案例教学是创新审计教学的一种好模式。近几年,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普通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传统的“填鸭式”

(1)审计教学中使用的审计案例大部分都局限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案例的描述也主要集中于审计过程或者审计结果上,不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与目前所采用的西方审计体系—“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基础审计”相脱节,并且所列的问题过于简单直白,不能引发学生分析兴趣和深入思考。虽然说近些年有些学者引入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经典案例或者国外学者编写的复杂案例,从案例的深度和难度上有所加深,但从数量上和内容上来讲还远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要求。

(2)案例教学现实感差, 在教学中难以营造亲临现场的氛围,也起不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往往给学生的感觉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正努力寻找一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景刚,耿慧敏.解读审计教学难题.财政财会,2010,(7).

[2]何芹.审计案例教学现状及效果评价.财会月刊,2009(9).

上一篇:浅议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下一篇:一纸多比例打印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