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及其防范

时间:2022-04-19 11:33:48

“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及其防范

摘要:“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一方面使得金融机构的拆借行为借以“同业存款”名义,由明转暗避开货币当局关于“同业拆借”市场的有效监督,另一方面高额高息的“同业存款”行为的频繁发生加速了区域间流动性的泛滥,造成信贷投放的过度膨胀。建议制定实施细则规范“同业存款”业务,积极促进同业拆借市场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同业存款;同业拆措;融资渠道;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0-0086-02

2007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了新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1996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建立以来首次颁布的规范同业拆借市场管理的规章,新《办法》确立了更为开放、透明、市场化的管理框架。在此框架下,金融机构将获得更多的自,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同业拆借存款化即是其一。

一、“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及其发生原因

同业拆借存款化指:某些金融机构的高额“同业存款”与“清算资金”功能毫无关联,“同业存款”已取代传统的“同业拆借”成为这些机构的主要融资渠道的金融行为。

2002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同业存款”定义是:“金融企业之间因发生日常结算往来而存入本企业的清算款项”。多年来“同业存款”在金融机构的会计项目中仅属次级科目,额度不大且相对稳定,2005年以前,人民银行曾规定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最高不超过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即1.62%,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通知》(银发〔2005〕61号)规定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但该科目所具有的收付、相互存放和随时提取的原始功能决定了该项资金不宜计入存入行的存贷比例,即不宜作为存入行的营运资金使用,而且利率应当维持在适当水平。然而,近期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场外融资备案系统监测发现,某些地区(如吉林省)金融机构系统间“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放同业”、“同业存放”额度大幅度增长,利率也攀上历史高点。

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之间。这是因为:供求失衡的单边市场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中的主导地位,贷款定价自主性很高,随意左右市场利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以基准利率上浮70%,农户联保贷款及多种经营贷款利率以基准利率上浮90%,最高上浮130%,“一浮到顶”,有的已接近甚至超过民间借贷利率,所以高价格借入的“同业存款”完全可以以更高价格投放出去。

同业拆借存款化除了趋利因素起作用之外,“利率市场化”机制、“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同业存款”会计要求等相关制度间缺乏协调性也为金融机构有意回避监督管理的球行为提供了可能。

2005年3月17日银发〔2005〕61号文件明确规定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此后该项利率由1.71%快速上升至3.45%-3.60%,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持平,这样的结果是债权人在二者间的投资收益相当或者更高,而央行对二者的管理规定却有明显差异。新老《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对“同业往来”项下的“同业拆措”的额度、期限、用途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如中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县级联合社拆入、拆出金额不允许超过其各项存款的8%,此前拆入限制是4%、拆出限制是8%,拆入期限最长1年,早前为4个月,到期后不得展期,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弥补票据清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及投资。其中有关限额的规定是最简明有效的,金融机构无法逾越回避。而相比之下,“同业往来”项下的“同业存款”会计制度较为粗略,有关计算标准、额度、期限、用途等方面都没有要求,特别是关于管理者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客观上方便于金融机构运用该项目自主灵活地调度及使用资金。同样是一笔资金因为选择了另一种存放方式就不受融资双方在主体、限额、期限、用途等方面的制约,更不存在“到期后不得展期”的约束,金融机构可以如约反复续存,维持长期、大量的融资额度。

二、“同业拆借存款化”的风险分析

1、政策风险。大量资金以“同业存款”之名行“同业拆借”之实,由明转暗进行资金运作,不利于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不利于同业拆借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明确价格、规定约期和稳定额度的大额资金进入需求者的资金体系,被用作弥补头寸不足,或参与投放,或再以同业借款形式二次借出而获取利差收益,这样的“同业存款”不再具有“清算”功能,已经起“同业拆借”的“融资”作用,却可以突破“同业拆借”关于额度、期限、用途及主体的限制,也不必在人民银行可视系统登记备案。必须承认,因为此类“同业存款”的存在,“同业拆措”中关于限额、期限、用途等指标的设置已无多少存在的意义,《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对发生类似拆借行为的金融机构的约束力正被严重削弱,该融资行为摆脱了基层人民银行的有效管理,游离了全国同业拆措市场运转范畴,不利于同业拆借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不利于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长期下去必将造成拆借市场的失序,也必将影响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资金市场基准利率的权威性,影响宏观调控的正确判断与正确实施。

2、市场风险。从“同业存款”资金的供给方来说,权衡流动性风险及目标收益,虽以一年为预期,但实际签订“存放同业”合约多短于一年,到期再视情况续约;对需求方而言,资金较易获取时,也易产生高负债扩张经营的冲动,信贷投放的倾向明显。在流动性越来越不可预期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金营运目标及资金运转周期的差异性暴露了以“同业存款”形成的资金链条的极度脆弱。

三、规范“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的建议

1、制定《同业存款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同业存款”的管理权责。应将“同业存款”的性质、金额、期限、用途等在会计制度上予以进一步明确,使“同业存款”的资金运用规范化,加强及规范其“清算”功能。正确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其业务需求,确定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额度,如依据其存款余额和跨行结算的业务量制定比例,对方金融机构只能将该资金用于结算,不能计入本机构存贷比指标的核定,更不能参于自身的信贷投放。关于“同业存款”的管理也要将相关监管部门的权责作进一步的明晰,由哪个部门负责及监测方式、处罚标准都要明确,要具可操作性。

同时建议对“协议存款”有进一步明确的规定。据了解此前金融机构所发生“协议存款”均停留在一事一议的操作层面,现有据可循的是,金融机构仅就中资机构3000万元以上期限3年或5年以上的保险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邮政储蓄等人民币存款品种办理该存款,存款利率、存款期限、结息和付息方式、违约处罚标准均可由协议存款双方协商确定并签订正式的协议存款合同,开立协议存款凭证,同时到人民银行备案,协议存款不得提前支取,其协议存款凭证可用做融资质押物。但现有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就“协议存款”下定义,没有额度、期限、用途、科目归属方面的明确要求,不具有法定性,现在商业银行也抓住了这个制度的真空地带,运用“协议存款”作起融资文章。

2、全力培养同业拆借市场,使其真正具备市场功能,成为开放透明、公正公平的资金交易的大平台。新《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已经适当延长了银行同业拆借的期限,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资金头寸短缺,增强了货币市场的融资能力,但由于同业拆借仍然实行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批制度,许多有短期投资和短期融资需求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暂时还不能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应使其有条件地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参与,不仅能解决农村市场融资难的问题,也能增加货币市场的容量,缓解当前流动性泛滥问题;市场参与者范围的扩大也会促进市场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多元化建设,提高同业拆借交易的活跃度,便于通过竞争机制逐步实现市场分层有序发展;参与者的增加也将突出基准利率的特点,利于同业拆措利率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培养,使其成为货币市场更具关注价值的指标,从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当前亟待解决的是抓紧完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拆借备案系统”,中国货币网的场外融资备案系统是2004年建立的,现在看来制度建设及技术应用上都存在诸多缺陷,很多拆借机构已放弃使用,改用手工备案或根本不备案,不利于基层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另外应将“同业存款”业务纳入资金市场统一管理,要求其进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拆借备案系统”,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补充部份由基层人民银行负责对其进行监测。

上一篇:浅议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政银关系 下一篇:上海金融动态(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