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使用主题教学模式的注意点

时间:2022-04-19 11:05:02

浅谈使用主题教学模式的注意点

【摘要】主题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用主题教学方法教学更适应当前教学工作的需要,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理论上阐述了主题教学法的使用意义,并就如何更好地使用主题教学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主题教学;注意点;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束长平(1967- ),教育硕士,讲师,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体育部。

主题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不再以一门学科为主线,而是把各个学科同一主题的内容抽取出来。设计安排成一体化的主题单元,在一天或几天的时间内,进行集中学习。主题教学和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到底有什么特征和优势呢?主题教学法是体验式的理解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它使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了以前单元性的个体教学,由传统的个体教学转向团队教学。它好比一个跑道,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是一种让学生充分参与,以在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激发、调动学生最大潜能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世界创新之父德波诺曾说过“中国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反应式的惯性思维,缺乏设计思维,过于重视过去的经历,不重视对将来怎样设计。所以中国文化延续性很强,顽固性也很强”。可见,主题教学法的出现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启发,是人才教育模式的培养。可以说它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方法。主题式教学是既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之一,又符合探究性课程的设计要求,对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是目前探究性课程没有统一的主题课程教材,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大纲灵活设计,设计各类主题式教学活动;二是主题学习既适应跨学科教学,也可渗入到学科教学中。无论用于哪类教学形式,都需要来自广泛知识领域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持资源是主题学习一个要素之一。成功和完善的“主题教学法”,非常适合职业类学校的教学。目前在中、高职的曾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其它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主题教学法”似乎弥补了这些教学法的弊端。

为充分发挥主题教学模式的作用,在运动主题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精心设题,激发兴趣

教师在开课前精心设计主题,学生根据各自对主题的不同理解,寻找构成主题的元素,今后将这些元素通过各种方式的表现运用到自己的专业设计中。教师恰当地选用一些素材和媒体,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唤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教师应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觉得此法确能让人不断探索,开拓思维,且能学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有了兴趣,便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主题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模式,从过于注重理论本身转化到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导演者的身份,指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研讨。在主题设计教学的各环节中,珍视和保护学生的艺术直觉,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捕捉 “感性”、“理性”概念之外的内心体验。在专业学科的主题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对于材料、工具与技术,可以不受经验的束缚,学生就能够保持自由探索境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主动地掌握知识,二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三、分组学习、释疑感悟

教师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交流信息、全面互动的机会,从而使信息渠道全面畅通。同时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抓住教学契机,把互动、释疑和感悟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分析释疑,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有所得才能有所感悟。感悟是感性认识的终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但分组会产生一些问题,有些学生会“混水摸鱼”,所以教师觉得教师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对积极发言且有创意的同学,不仅要表扬而且要进行师生点评,因为他的发言是代表小组的探究成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活动更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达成共识、共享和共进,体验探究的乐趣。

四、展示成果、交流升华

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做出成品、修改观点与成果,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不是主题化教学的结束。“主题教学法”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对完成的主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展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

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法的优势是不容质疑的,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许会失得其反,因此,在运动主题教学法时应该合理运用。特别是要注意主题的确定和各方面内容的选择要合理。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设计,是对课堂教学中铀的真实突现,是以真实情境去表达教学主题,以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去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需求的一种实质性教学设计。它也是当前盛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的整合,尤其注重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教学关系以及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诸要素的统一体。该设计能使教学主题在教学过 程中得以处处、时时的有效体现,能做到形式与实质的 有机统一,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 能使抽象的内容主题形式来实现具体化,概括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实现有效表达,逻辑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体现程序化。

【参考文献】

[1]王正华.基于教学资源库的主题实践活动评价模型[J].教育与职业,2012,(8).

[2]黄献忠.重视主题活动教学 推进课程整合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

[3]韦世艺.教学主题班会在“基础”课程实施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4]陈明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活动式教学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

[5]白建华.主题式教学在21世纪的发展及应用[C].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10.

[6]张倩等.主题课程教学10问[J].当代教育科学,2012,(6).

上一篇: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下一篇:提高高职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