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新兴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2-04-19 09:59:43

危机后新兴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与发展趋势

摘要:新兴跨国公司呈现出来源地集中和对外投资产业集中等特点,在跨国投资战略方面也具有一定独特性。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跨国公司总体上进行了战略收缩,并加强在资源领域的一体化、拓展低成本战略的发展空间,同时,利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战略收缩和战略转移的时机,择机进行跨国并购。危机的发生也将对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07-0068-07

收稿日期:2011-01-17

进入21世纪以来,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参与者,并呈现出来源地集中和对外投资产业集中的特点,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在跨国投资战略方面也具有一定独特性。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新兴跨国公司跨国投资战略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拟重点对近年来新兴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战略和危机后其投资战略的调整,以及后危机时代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拓展新兴跨国公司的研究领域,丰富跨国公司理论研究。

一、新兴跨国公司及其主要特征

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简称新兴跨国公司(EMNCs:Emerging-market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指来自新兴经济体、进行对外直接、在一个或多个同家从事价值增值活动并对跨国界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跨国企业。Lno&Tung(2007)根据跨国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和国际多样化水平将新兴跨国公司分为四类,如图1所示。利基市场创业者(niche entrepreneur)指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领特定市场的非国有新兴跨国公司,如中国中兴公司;全球抱负公司(world-stage aspirant)指产品多样化、跨国经营地理范围广泛的非国有跨国公司,如印度Tara等;跨国(Transnafional agent)指那些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但经营活动仍受到母国政府的指导或影响的国有企业,典型的例子如一些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国有石油公司;受托专家(commissioned specialist)指那些利用自身优势仅限于在少数国外市场进行投资的同时,还需执行母国政府委派的任务的国有公司,如巴西国营能源公司等。

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80年代的第三世界跨同公司,它们与当时的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相比有一些共同点,如低成本优势和国外市场知识有限等方面的劣势,但当时大部分大型的第三世界跨同公司主要是在自然资源领域进行经营,许多企业是基于自然资源或者低成本劳动力出口方面的优势开展国际化活动,其FDI活动中的管理实践和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主要是适合其他发展中同家的需求,它们中很少出现市场领导者。然而,一些新兴跨国公司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发展迅猛,培育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有的甚至成长为市场领导者。总体上来看,尽管不同新兴跨国公司在来源国、所选择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目标市场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跨国经营较成功的新兴跨国公司进行总结发现,新兴跨国公司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来源地特征从来源地看,新兴跨国公司主要来自亚洲,其中中国和印度表现尤为突出,具有来源地集中的特征。2006年,波士顿咨询公司列出的100家新兴跨国公司中,来自亚洲的中国和印度的企业数量占65%,近年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新兴跨国公司也主要以中国和印度为主。

(二)行业分布特征从行业分布来看,目前新兴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次为第一产业,服务业领域相对较少。其中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产品(包括钢铁、建筑工程产品等)和耐用消费品(如家电)等领域,第一产业以资源与能源开采为主,总体上传统产业领域的新兴跨国公司多,而电讯、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的新兴跨国公司较少。

(三)FDI特征首先,从FDI目的地来看,新兴跨国公司FDI大部分仍是本区域内投资,主要集中在其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但进入21世纪后开始向全球扩张。其次,从FDI动因来看,发展所有权优势的资产寻求动因是新兴跨国公司FDI的重要动因(Rui&Yip,2008),这一动因会驱使新兴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得技术、品牌、国际销售渠道等战略资产,这一特点在进入21世纪后尤为明显(Dunning et aI.,2008)。不少新兴跨国公司实践表明,所有权优势并非跨国公司形成的先决条件,而有可能是其形成后进行FDI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再次,从所有权优势表现来看,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通常缺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拥有的高端专有技术或其它优势资源(如管理诀窍、营销技能、知名品牌等),因此,它们不得不在其它方面开发新优势,其中网络联系和资本支持(主要来自政府)等是新兴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独特表现。网络关系是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跨国公司竞争优势重要来源的观点被普遍接受(Peng&Zhou,2005)。资本支持是新兴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另一个重要表现(Buckley et a1.,2007),在新兴经济体内,这类资本支持通常来自实施有计划的追赶战略的政府部门。最后,从所有权优势的层面来看,由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国内经济制度处于转轨或完善中,因此新兴跨国公司母国政府通常对企业国际化活动有相对多的干预,这导致新兴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有明显区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层面,而新兴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既包括企业层面,也包括国家层面。

(四)演化特征有证据显示与成熟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演化历程相比,新兴跨国公司演化出现加速国际化(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的特征,通常它们通过阶段跨越(Stage iump)、阶段重复(stage repeat)、阶段反转(stage reverse)、阶段压缩(Stage compression)等战略实现加速国际化(Child&Rodrigues,2005;Li&Chang,2000)。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内市场制度改革和向国外开放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迟来者”要遵循“先行者”的渐进式的阶段发展模式是不可能的。同时,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日趋一体化的全球市场、战略联盟和外部网络来获得所缺乏的金融资本、高级职业经理人、国际营销渠道等重要资源,从而为加速国际化提供了条件。另外,政府对国有新兴跨国公司的支持也为其加速国际化创造了条件。新兴跨国公司加速国际化的演化特征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如Bonaglia等人(2007)对来自中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的三家白色家电产业领域的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证实:这些来自新兴经济

体的跨国公司并没有简单重复传统跨国公司的阶段演化路径,而是将全球化竞争视作提升企业能力的机遇,通过对迟来者优势的杠杆化利用、与市场领导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加速国际化,成长为跨国公司。

以上分析说明,在全球化与网络化背景下,由于所处的经济与制度环境的不同,以及资源禀赋和文化的不同,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新兴跨国公司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二、近年来新兴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战略

近年来,新兴跨国公司的崛起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为探究新兴跨国公司何以在短期内大量涌现,理论界对新兴跨国公司的优势来源、跨国经营行为等开展了研究。Ramamurti(2008)重点研究了近年来新兴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战略,对来自金砖四国、墨西哥、南非、以色列和泰国等8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的进行了调查,其研究发现近年来新兴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主要有五种,如表1所示:

从这五种战略所涉及的产业技术水平来看,Ramamurti(2008)认为,除全球领先战略外,其它四种战略主要涉及中等和成熟技术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新兴跨国公司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由此可看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新兴跨国公司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但全球领先战略仍为新兴跨国公司增添了一抹亮色,此时,新兴跨国公司甚至在某些领域直接挑战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的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参与者(players)”而不仅是追随者。

从这五种战略是否具有独特性来看,有些战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也采用的战略,如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自然资源领域也常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有些战略则是新兴跨国公司独有的战略,如本地优化战略和低成本合作战略,因为这类战略依赖新兴经济体低成本要素投入和市场需求状况。可见,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采用一般跨国公司常用的投资战略的同时,也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发出了独特的投资战略,从而使得它们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三、危机后新兴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

战略调整(Strategic Adiustment)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所实施战略的方向或线路的改变。一般来说,企业战略会在以下情况下进行调整:一是当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化与变革通常会打破原先的市场平衡;二是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的认知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种情况则是上述两者的结合。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各国社会和全球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新兴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的重要决策变量。目前新兴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上的战略收缩受危机的冲击,总体上,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新兴跨国公司都进行了战略收缩。新兴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全球进行战略收缩,除了直接与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相关外,也与以下因素相关:首先,新兴跨国公司自身也存在弱点,有些在危机前资产价格较高和信贷容易获得时扩张过快,给后续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危机带来的全球流动性紧缩迫使其放慢扩张步伐,如墨西哥Cemex(全球第三大水泥制造商)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出售资产来偿付到期债务;其次,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新兴跨国公司面临的跨国经营环境恶化,如一些国家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强调优先购买本国货等,会压制新兴跨国公司的市场空间;再次,危机带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动荡,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增加,而经济民族主义可能使得正常的市场交易充满变数,如跨国并购交易中,一些新兴跨国公司会因为其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的身份遇到障碍。在此背景下,新兴跨国公司放慢了国际扩张步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这直接导致其跨国化水平下降。根据贸发会议提供的数据,与2007年相比,2008年新兴跨国公司海外资产、海外销售额和海外雇佣水平分别下降了1%、2%和3%。

(二)拓展低成本战略的发展空间低成本战略发展空间的扩大首先得益于危机后全球范围内支出减少的需要。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危机导致财富效应破灭并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范围内企业和消费者两大部门都不得不降低支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和战略转移的背景下,新兴跨国公司基于国内低成本劳动力的低成本生产模式此时能产生较大的优势。另外,尽管危机发生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均放缓,但并非同步降低,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依靠新兴经济体拉动的,这也为新兴经济跨国公司通过低成本战略开拓本国国内和其它新兴经济体市场提供了机遇。以汽车行业为例,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财年,印度汽车销量比2008财年相比上涨了25%,Tata汽车销量位居第三,上涨了26%。印度汽车销量的增长除了与印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国内消费及经济增长的刺激方案有关外,也与各家车企适时推出新车型,尤其是经济型的小车型有关,如Tata汽车2009年推出以新兴市场中产阶层为目标的全球最便宜汽车Nano,其售价不足2000美元,自2009年7月份正式投放市场以来达到了预期的销售目标。

(三)加强在自然资源领域的一体化危机后在国外资源类企业通过出售资产应对危机的情况下,那些危机前深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之苦的新兴经济体获得了通过境外投资获取海外资源的机会,特别是国有新兴跨国公司开始加强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并购。那些来自本国资源供应不足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加快了通过后向一体化战略确保获得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的步伐。以印度为例,危机发生后,印度一直在不断寻求开拓海外的能源市场,从缅甸和俄罗斯的油气,到加拿大的油砂项目以及美国公司旗下的页岩气资产;从中东的油田,到非洲的石油开发,印度对能源追求的范围已经遍布全球。作为另一个资源需求的新兴大国,中国也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象主要为能源、矿产等资源性企业,全年这两个行业共完成并购金额达到156.63亿美元,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97.2%。那些来自资源丰富的新兴经济体的许多国有的石油公司开始向下游和海外分销渠道进发。巴西石油公司收购了巴拉圭和乌拉圭的燃油业务。俄罗斯的Gazprom也在调整分销渠道以确保需求,该公司还购买了欧洲的能源公司,投资于管道和分销项目。

(四)择机进行跨国并购为抵御危机冲击或出于战略转移的需要,不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如跨国汽车巨头抛售了沃尔沃、路虎、捷豹等高端品牌,这为新兴跨国公司择机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一些非国有新兴跨国公司表现尤为活跃。目前来看,其并购主要包括两类:

1.通过并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这类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品牌、国际销售渠道和其它高端要素,借机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新兴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获取高端要素并进行整合,有利于快速追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从而缩短演化时间。最典型的案例是中国的吉利汽车,2009年吉利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公司,2010年吉利又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正是通过一系列跨国并购,吉利汽车由低成本战略向安全和节能转型,逐渐摆脱了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低端制造的形象,助推吉利汽车逐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2.通过并购实现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如作为全球排名第五的风力发电机组供应商,2008年印度Suzlon公司再次购得德国Repower公司30%的股份,从而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份提高至66%,Repower公司也是世界十大风力发电机组供应商之一。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比较脆弱,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难度增大。危机发生后,不同跨国公司实力的消长直接导致全球跨国公司竞争地位的变化,对新兴跨国公司来说,这种变化中也孕育着通过自身战略调整来获得发展的良机。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跨国的战略调整体现了及时反应的原则,这也说明新兴跨国公司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的能力的提升,是新兴跨国公司开始成熟的标志。当然,战略调整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影响因素,还要关注未来的可能影响因素。新兴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过程是复杂的,这需要新兴跨国公司在后续的战略调整过程中,兼顾局部调整原则和动态适应原则,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判。

四、后危机时代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进入后危机时代,新兴跨国公司面临的跨国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在危机的重创下,短期内世界经济显然难以重现危机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汇率战若隐若现,这给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随着走过危机后最困难的阶段,各类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新兴跨国公司不仅面临来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也面临来自其它新兴跨国公司的竞争,竞争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发达国家市场,而且对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亮点的新兴市场的争夺将趋白热化,作为“新来者(Newcomer)”,新兴跨国公司能否在后危机时代的竞争中持续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再次,危机后酝酿的新技术革命给新兴跨国公司创造了发展机遇,但新兴跨国公司是否有能力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占领先机也存在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政策与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估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结合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应对危机的表现,仍可对新兴跨国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以下初步判断:

(一)新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步恢复并增长,从而巩固新兴经济体作为国际直接投资重要来源国的地位根据邓宁的对外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或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极为密切的相关关系。IMF预测2011年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为6.4%,是发达国家的近3倍,伴随世界经济进一步向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新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逐步恢复并增长,将成为未来全球FDI新一轮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而随着危机期间经过战略调整后跨国经营意识和竞争力的提高,新兴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区域将更加多元化,不再仅限于对周边国家或者本区域内投资。从投资目的地来看,既包括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包括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出于自身成长的需要,新兴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中以获取品牌、技术、国际销售渠道等战略资产的跨国并购仍将成为重要的投资增长来源,而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本上升等因素的驱动,一些新兴跨国公司会将部分传统产业的加工环节向其它更低成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促进南南投资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巩固新兴经济体作为国际直接投资重要来源国的地位。

(二)新兴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崛起,若干公司存在成为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总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崛起的历史证明,某个经济体的崛起会催生本国或本地区一批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最终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新兴经济体已进入发展的轨道,尽管世界宏观经济环境和趋势会影响其发展的速度,但并不改变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事实,母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将成为新兴跨国公司国际扩张的坚强后盾。从来源地来看,尽管目前大部分新兴跨国公司主要来自“金砖四国”,但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增长出现普遍化的趋势,除“金砖四国”(BRICs)”外,“展望五国(Vista-5)”和“新钻11国(Next-11)”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这些新兴经济体也孕育了不少跨国公司,预计未来新兴跨国公司的地理分布更广泛,这使得新兴跨国公司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而崛起(如图2所示),特别是随着一些新兴跨国公司全球领先战略的成功实施,这些企业也存在成为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潜力。

与此同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总体上新兴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新兴跨国公司整体技术和产业竞争优势仍较低,而克服技术上的劣势、改变产业竞争地位又非一日之功。分析大多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榜单可以看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较多分布在航天、证券、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软件数据服务、网络通讯、制药、医疗保健、多元化外包服务等高技术和高端服务业领域,整体技术和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反观入围的新兴跨国公司,它们大多来自资源开发、铁路运输、工程建造、建材、贸易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其创新能力也尚未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此外,尽管新兴跨国公司可通过并购缩短演化过程,但并购后的整合对新兴跨国公司也是不小的挑战,更需要重视的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过危机后的战略收缩和战略转移等一系列战略调整,更具竞争性,未来新兴跨国公司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励。

(三)新一轮技术革命将为新兴跨国公司带来发展机遇,一些新兴跨国公司会有优异表现外,但总体上新兴跨国公司难以在此轮技术革命中占领先机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过后往往伴随着大范围新发明、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从而带动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世界极有可能会发生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抓住机遇的跨国公司无疑将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取得战略制高点。目前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积极投身这场技

术革命中,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也重视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中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世界技术和产业革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新兴跨国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对那些已在新产业领域实施全球领先战略的新兴跨国公司来说,更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这类新兴跨国公司在新产业领域将会有优异的表现。然而,由于受以下因素的制约,总体上新兴跨国公司难以在此轮技术革命中占领先机。首先,目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仍在高端技术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0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08年全世界拥有670万件有效专利,日本和美国仍然是主要的有效专利持有国,拥有全球47.5%的有效专利,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和马太效应使得新兴跨国公司在短期内难以撼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领先地位;其次,新兴跨国公司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除面临来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挑战外,也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其它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的挑战,它们是否具备转挑战为机遇的能力也有待观察;再次,在危机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主要是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结构,所建立的优势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端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受国内产业基础和现实问题(如国内就业问题)的制约,新兴跨国公司在新产业领域的发展空间有限。

(四)随着新兴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壮大,新兴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呈现更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国内外经济与制度条件的不同,新兴跨国公司将保留其一定的独特性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的兴起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的巨大提升和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有利于企业全球化成长的制度涌现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少有的,它是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得以在短时期内涌现的重要前提。从国内制度背景看,这新兴跨国公司所表现出的独特性主要由新兴经济体独特的制度环境所决定的(Makino、Lau&Yeh,2002),如对外资开放市场、贸易壁垒降低、所受到的政策性保护减少、政府推动市场经济转轨、政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激励本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等,另外,这两类公司实力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新兴跨国公司要追赶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也有待时日,因此新兴跨国公司将保持一定的独特性,但随着新兴跨国公司的壮大和成熟,这两类跨国公司也会呈现更多的相似性。

五、结语

新兴跨国公司的兴起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新兴跨国公司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跨国投资战略,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其兴起不仅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形成了挑战,影响了全球竞争的格局,而且是新兴经济体提升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推动因素。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世界经济、各国社会和全球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新兴跨国公司相应调整了投资战略,这是新兴跨国公司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也预示着未来新兴跨国的成长潜力,但受自身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新兴跨国公司要追赶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还有待时日。

新兴跨国公司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对新兴跨国公司相关问题的研究既可丰富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也有助于深入探讨环境与跨国公司战略的关系,而加强对后危机时代新兴跨国公司的战略和趋势的研究则可为新兴跨国公司发展提供实践指导。预计未来研究包括:(1)新兴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比较研究,既包括新兴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比较研究,也包括不同来源地新兴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比较研究;(2)新兴跨国公司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的进一步探讨等。

上一篇:基于世界城市理论的广州旅游发展探析 下一篇:《中国―东盟投资协议》:成就\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