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学习“伏笔”技巧

时间:2022-04-19 08:02:54

从课文中学习“伏笔”技巧

摘要:为解决学生不愿学习课文中的写作特色、作文不能借鉴写作技巧的问题,现运用读讲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和师生互动,把写作技巧(此处专讲伏笔技巧)成功地教给学生,学生也能主动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读讲写结合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伏笔技巧;自主学习;读讲写结合;师生互动;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2-0033-03

刚登讲台那会儿,我对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多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讲解。我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甚至手舞足蹈,学生听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最后是昏昏欲睡。紧跟着写的作文,根本看不到这些技巧“一展风采”。山重水复时,通过和学生谈心,方知根源:学生们总觉得课文中那些写作技巧是专职作家才会使用,是“阳春白雪”,与自己的写作实际“远隔重洋”,距离太远、悬殊太大、搭不上边。因此对课文写作特色的讲解不感兴趣,或听而不闻,或耳听耳冒,或干脆立书遮脸、瞑目假寐。

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立即勒马横刀,更弦易辙,决定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和运用课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先从课文中学习、讲述写作技巧的运用,然后趁热打铁布置适合具体情境的作文,把学、讲过的写作技巧尽最大可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经过深思熟虑,谨慎安排,我开始实践和检验自我版的“读讲写结合教学法”。

在布置预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林冲那把“解腕尖刀”,特别提醒“要提问”。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暗暗嘀咕:“以前预习都是语言、层次、结构、特色、人物一大串,这次怎么细化到了‘解腕尖刀’?老师的葫芦里又卖的是哪味药?”

翌日,梳理完知识点后,我话题一转,单刀直入:“本文故事高潮是山神庙前杀陆谦。林冲怎样杀掉陆谦的呢?”

学生描述:“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教师:“林冲身边哪来的那口刀?”

学生:“在故事开头,林冲听完李小二的描述后买的。”

教师:“十分准确!虽然这解腕尖刀在此后的情节中一直没有出现,时间间隔比较长,然因前面作了提示,大家看到林冲取出那口刀来,并不感到突兀。这种写法很巧妙吧?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技巧?”

学生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抓耳挠腮,不知所以然,最后归于沉静。但学生们的面部表情告诉我,他们十分急切地想知道。我见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发,已到了“忍无可忍”、不知不快的程度,便板书了4个大字:“伏笔技巧”。然后幻灯投影释义:

所谓伏笔,就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做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而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的照应。

教师:“现在,契诃夫所说的‘猎枪’,大家可以换成‘解腕尖刀’。前面‘买刀’,后面就一定得有‘向心窝里一剜’!否则,买那把刀纯属蛇足。”

学生读罢,都说,这技巧好,有用!

“对,很有用。但是,我们今天学的,只是伏笔技巧中的一‘巧’。”我随手在“伏笔技巧”的下面以竖排形式填上①②③④的序号,接着在④后写道:伏笔巧在“隔年下种,来年收粮”。随即又幻灯投影解释:

埋下伏笔后,照应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远,有的甚至一个在故事的开头,一个在故事的结尾。这就跟种小麦一样,头年下种,来年收粮。这样的伏笔,曲径通幽,引人入胜,让读者急切地读下去,以释解心中的疑窦。若照应的太近,如刚刚买了刀,拿回来就杀了贼人,文章就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也就不算伏笔了。

“张老师,还有另外三巧呢?”学生火急火燎,“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

我笑着说:“俗话说得好,‘只有耕耘才有收获’,余下‘三巧’需要大家来找。我先举个例子:冰心的《小桔灯》大家都学过,文章开头写到竹凳和墙上挂着电话机,到第三段,小姑娘就‘挪动竹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了。这也是伏笔一巧。大家回去翻翻初中课本,找找使用伏笔技巧的例子,多多益善。但要归纳出‘巧’在何处,这是其一。其二,这个周末,名著《红楼梦》的阅读就结束了,高一年级组要搞个红楼梦知识的‘开心辞典’,希望大家好好阅读,争取拿个大奖回来。不过,《红楼梦》第五回写到晴雯,曹雪芹给晴雯下了判词之后,便只字不提了。大家看看,到了多少回作者才予以照应?”

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隔周的星期一下午,教室里热火朝天,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学习委员马晓娜举手迅捷,抢了个首发:“在鲁迅的《故乡》一文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了一段话:‘还有闺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一伏笔,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闰土将要和‘我’见面。有了这样的伏笔,后面闰土的出场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我问:“这伏笔‘巧’在何处?”

“巧在通过含蓄地交待,使读者读到下文时,不会产生闰土无缘无故突然闯入的感觉。”

我很高兴,褒扬一番。学生听了,发言更踊跃,可谓人声鼎沸。

褚二孩:“《最后一课》开始写小佛朗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交代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今天又是什么消息呢,小佛朗士没去看,不知道。作者也没有交代,任情节向前发展。到了上课的时候,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络林已被普鲁士士兵侵占,韩麦尔、小佛朗士他们就要沦为亡国奴时,小佛朗士才恍然大悟,布告牌前会有那么多人,原来是这个天大的坏消息!――这伏笔伏得很巧妙,如风行水上,无迹无痕,最后照应,读者才恍然大悟,柳暗花明。”

孙备:“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听完金氏父女的哭诉后,决定资助盘缠,让‘他们明日就回东京去’。父女回说:‘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从‘自有道理’几字可知,鲁提辖已成竹在胸,只是不加详说,也就是埋下伏笔。这就使鲁提辖用计救出金氏父女逃离虎口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

这一伏笔,巧在使结构严谨、脉络贯通、层次分明、情节波澜起伏。

秦戬:“有的伏笔巧在看似‘闲笔’,其实是伏而不露、明断暗连。《第二次考试》中的伏笔就是这样。――苏林教授对陈伊玲前后判若两人的歌唱大为失望,他生气地侧头看看窗外,接着是一段场景描写:‘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这段场景描写,看上去与故事情节毫无关联,似乎是闲笔。但读了后文才知道,这场景是为揭示陈伊玲第二次考试失利的原因(救灾,影响了嗓子)埋下的伏笔。”

我问:“如果只伏不应,会怎样?”

秦戬:“只伏不应就是败笔,也便失去安排伏笔的意义了。”

柳絮梅:“《社戏》写月下航行时,提到碧绿的豆麦田。和秦戬说的一样,‘碧绿的豆麦田’一句,乍看像‘闲笔’,其实‘闲笔’不‘闲’,它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了伏笔。” 我又赞扬一番,接问:“哪位说说曹雪芹是怎样用伏笔写晴雯的?” 欧阳广海急不可耐,站起来举手。我一注目,他就说开了:“在《红楼梦》第五回,作者给晴雯下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之后就叙说它事,再也不提晴雯是如何‘寿夭’的。直到第七十八回才给以照应,晴雯因‘风流灵巧招人怨’而命丧黄泉。”

“这属哪一巧?”

“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样,巧在‘隔年下种,来年收粮’。”

(掌声响起……)

学生们还谈了《藤野先生》里的伏笔,谈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另一处伏笔,并都正确入了“巧”类。

我看学生谈得差不多了,便提请学生注意:“秦戬刚才说,运用伏笔时只伏不应是败笔,很对。这是运用伏笔第一个要注意的。大家再想想,还要注意什么呢?”

乔小云:“伏笔要伏得巧妙,让读者轻易觉察不到。”

马如友:“伏笔的照应,前后不宜紧贴。”

“大家归纳得好极了!这就是运用伏笔要注意的三点。”随后,我表扬了全体学生的努力,并做最后总结:“伏笔技巧是一种增强文章的内部联系、关联全篇的十分重要的谋篇技巧。学会用‘伏笔’,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把作文表达得更清楚、更合理、更严密。所以,写文章时巧妙设置一两处伏笔,会给文章增光添彩。如果疏于伏笔的运用,文章就显得平直松散、缺乏波澜,读起来味同嚼蜡。我想,每个人都想自己的作文结构严谨、情节波澜起伏,人人爱不释手吧?那么,我们现在就以《小镇名人》为题,借鉴伏笔技巧,精心构思,让你的作文登上艺术性的台阶!”

我们互动得很投入,都没注意下课的铃声。学生听了作文题后,不顾拥在门窗前的别班同学的注视,大声地叫着好。其中有句话很高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批改作文时发现,伏笔技巧在每篇文章里都运用得差强人意。

我暗忖,读讲写结合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写作水平。真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上一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Nature i... 下一篇:运用“反思”优化作文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