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时间:2022-04-18 07:25:03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回顾性总结其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疗效更佳。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遗症恢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96-01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来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0例,其中男463例,女137例,年龄4~68岁,平均(38.5±1.2)岁。全部病人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600例中昏迷时间最长76天,最短1.5h。随访时间最长5年,最短7个月。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其中观察组300例,男233例,女67例;年龄平均为(37.8±13.6)岁;对照组300例,男230例,女70例;年龄平均为(36.5±16.4)岁;两组患者先均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干预

2.1常规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常规常规护理: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合理放置,如无血容量不足,应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预防脑水肿;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颅内压低的病人应头低脚高(床尾抬高15°);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气管切开后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发现颅内压增高祉象(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等)时,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高热时,应及时处理,尽量缩短高热的持续时间,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行人工冬眠低温疗法,注意防止冻伤;做好五官护理。昏迷、禁食病人,每日口腔护理2次,防止口腔溃疡;注意病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一般伤后24h内禁食,昏进超过48~72h者,可给予鼻饲“三高”饮食;康复期应及时鼓励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理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2康复护理。观察组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不仅对患者进行机体的护理,还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教育。

2.2.1对患者耐心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以及用药知识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让患者自己了解治疗的方法和过程,从而能够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2.2.2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是否在正常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有关措施。

2.2.3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为病变部位是大脑,患者都比较害怕,一般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样对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和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紧张的状态对疾病的康复不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可与患者聊天,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能够放松,专心治疗疾病。

2.2.4对患者进行精心的生活护理。让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疲劳,保证规律的日常生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2.5帮助患者或告知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脑损害偏瘫或失去意识的患者,由于自己不能主动活动关节,很容易引起肌肉萎缩或关节变形,肢体运动不灵活,护理人员在患者康复时期,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活动,可让患者借助一些康复器械,或让其家属协助患者下床多运动,给患者制定相应的计划,督促患者每天进行,必须进行相应疗程的训练,还可出去病房到院子里训练,也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使患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

3结果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疗效更佳。

4讨论

本研究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我们认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遗症恢复有一定帮助。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车已经是人们出行的工具,交通事故随之也越来越多,脑损伤患者因此也增加了不少,一般经过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患者病情都可控制的很好,但据统计,很多患者都留下一定的心理障碍,和身体的残疾,这样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的制定护理计划,对于实施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康复护理是指帮助护理对象恢复或部分恢复机体健康功能的护理过程。患者脑外伤后由于脑功能区神经元受损,以及脑水肿、血肿压迫、缺氧等产生脑的继发性脑损害,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神经元的生长机能的改善和恢复。利用护理优势,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训练方式多样、灵活,并随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训练护理内容,为患者早日自立和重返社会提供专业支持和保障;调整好患者和家属的心态,是进行康复护理的基础,机体康复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家属或是护理人员对康复训练都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坚持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康复训练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系统化康复训练和护理;当患者有III级以上肌力时,即可行日常生活锻炼。对康复训练的方法,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外,还要教会其家属能掌握,以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其尽早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1]米芹.颅脑损伤的社区康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2]高柏青,邹德莉,毕娜.老年急性脑卒中早期出院家庭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研究[J].现代护理.2006年07期

[3]罗前颖,邓元央等.规范三级康复护理对促进颅脑损伤病人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年26期

上一篇: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预防与诊治效果观察 下一篇: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