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味道,内地出品

时间:2022-04-18 07:01:08

一个城市的风格,不只是关乎这个城市的特征和生活格调。从大到小去观察城市的细部,方得体味个中滋味。饮食文化向来是一种最能体现生活本质的形式。

香港的欧阳应霁说,1‘食物’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平台,它总是让人有源源不绝的话题。”因此,在与这些厨师的交谈之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充满1香港味道”的名字,他们带着家乡的味道,自豪地大秀香港美味。如“翡翠鸳鸯大虾球”、“雪莱冬瓜鳕鱼煲”、“家乡煎蛋角”等,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想象那些让人齿唇留香的味觉体验。

本期专题通过走访不同的香港厨师和餐厅,访问他们的美食旅程及心仪食肆,从而发掘香港人与香港味道在内地的美味关系。

香港美神

海 山

1美食是一种文化”这句话,其实说的是――文化总是通过美食这种最为根植于生活的形态表现。所以谈到某地的美食,其实就是在谈这个地方的文化。这个文化中有这个地方的历史渊源,有这个地方的人文个性,也有这个地方的地理与人文,更有这个地方的经济与艺术水平。

香港,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D。年的路程,缔造了东方之珠的繁荣。在一些人看来,1金钱2是这个城市的标签,所以每每提起香港美食,总是要说到燕鲍翅。如同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无法代表美国人的财富状况,燕鲍翅也绝担负不起香港美食代表的重任。在香港的文化中,你既可找到东方的含蓄,又能发现西方的直白,然而无论是东方的煽情,还是西方的坦真,相互都已经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你很难将其明显地分为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百年的英属历史为香港带来大量外来文化的素材,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为躲避战事从上海拥入香港的人们,为香港带来了形成香港文化重要基因的上海情结,自由贸易的开放性更让香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鲜血液。所有这些都在香港的美食中得到了体现,并成为了香港美食的个性,这,就是香港精神。

香港是个灵活、具备较强应变能力的城市,香港人总能在变化的环境中做出机动、快速的应变,以变应变。这种精神凝结着中西合璧的文明成果。灵活应变能力是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香港具备了灵活应变的能力,才能快速适应全球化的进程,香港美食也具备了灵活应变的能力,所以可以在众多菜系竞争中处于优势。香港经济在过去半个世纪内经历了数度转型,几番面临困境,然而终能“柳暗花明”,这是与香港人的永不言败的精神分不开的,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也造就了香港美食在其他地区立足和发展的成功。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是香港的发展,也是香港人的发展,同样是香港美食的发展。从最早借鉴和吸收了粤菜的技艺和做法的小炒,到对上海情节充满敬意的温馨甜品,从与本土文化并存的西式扒房,到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始终不倒的早茶茶楼,香港美食一直在顽强中生存、在积极中发展,在包容中进步。于是,今天的香港美食,将鲁派的刀功发挥到了极致,把东南亚的丰富味觉元素整合得天衣无缝,在对传统的执著中,将西餐的味道融入了本土菜肴,在对外来食材的包容里,赋予了异域的美味属于中国的味道,形成了异彩纷呈的香港美食大观。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是材料还是味道,地域的偏好总是决定着美食的命运。在走出香港的过程中,香港美食却因为香港的特殊身份,曾经在国内各个城市中兵不血刃地获得了早期的大捷。但随后很快就因为菜式的单一和这些城市经济的起飞而形成了孤军深入的进退维谷。正是香港精神中的永不言败为这些走出去的香港美食留住了延续的一脉,正是香港精神中的快速应变挽救了香港美食在这些城市的鸡肋窘境。向川菜学味型,取京菜的摆盘,效闽莱的多样,仿西餐的处理,经过了一段浴火重生的隐忍后,香港美食终于将自己的牌匾挂进了中华美食的殿堂,并借助香港东西方文化汇集的优势,不断将最新的流行元素在菜品中及时体现,从而稳固了香港美食的荣耀。如今,相当一部分人气餐厅都会有港厨坐镇,即便在一家餐厅中见不到香港的厨师,但也一定可以见到带有香港美食特点的菜肴,甚至是带有香港美食特色的环境细节。香港美食,已经不仅仅是一类菜品和某种味道的概括,而是成为了一种标准的参照和风格的界定。

香港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动力,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也是香港美食最核心的味道。香港精神中的开拓进取和灵活应变为香港美食的发展不断注入着新的活力。香江还是那条香江,东方之珠的明天也必将璀璨依然,香港美食,同样会如艳丽可人的紫荆花一样,顽强常青,在世界美食的餐桌上,跳着永不落幕的舞蹈,当之无愧地享受着一阵阵掌声响起……

香港美食,我所爱

樊 蕊

对香港美食的第一印象来源于几年前的几部香港电影――李安的《饮食男女》透过美食折射港人亲情:《满汉全席》中的刀工和精美菜肴让人瞠目结舌,垂涎三尺,星爷也拍出了美食主题的《食神》,莫文蔚为爱情客串龅牙丑女一枚,但令人影响最为深刻的反而是片中弹力十足可以当乒乓球打的撒尿牛丸……也许从那个时代起,香港美食就随着“有识之厨”的努力,开始了向大陆美食界渗透传播的过程。

几年前品尝香港美食还是赴港游才能实现,而如今在大陆的较大城市,想吃到地道的香港美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下班后,几个朋友相约,找家港式餐厅,吃点美食喝点1鸳鸯”,在清新雅致却不高高在上的环境里畅谈人生,实乃一种幸福。

香港确是一个充满奇迹和神话的地方,有着令人惊诧的魅力;在世界级的建设、高效的生活、时尚前卫的娱乐中,交织出强烈的动感潮流。有人说:“不用走出香港,就可以吃遍全世界的美食。2这话不算夸张。香港有当日从苏格兰空运来的生蚝,新鲜的日本生鱼片,法国蜗牛,德国香肠,美国烤火鸡韩国辣白菜……在香港还能尝到地中海菜,尼泊尔菜、北越菜、西班牙菜,阿根廷菜,葡国菜、俄国菜、澳洲菜、印度菜,古巴菜等。

而翻开米其林餐厅指南港澳分册不难发现,能被米其林的标准赞美的香港餐厅,并不只有那些昂贵的高级餐厅,相当数量的香港街头大排档也名列其中。这也许就是香港美食最大的魅力所在,既融合了世界的,又保留了本土的。

如今在大陆最多见的是港式茶餐厅,港式茶餐厅之所以盛行,确有自己的一套,用餐的顾客可以穿着西装领带,也可以是衬衫拖鞋。桌上除了摆放着糖,还有酱油、醋、牙签,胡椒粉,甚至辣椒酱。压在桌面上玻璃底下的,是完全属于半中不西的菜单,从蛋挞到馒头,从云南米线到意大利面,从扬州炒饭到葡国鸡饭。当然还有香港原创的“鸳鸯”(咖啡混奶茶),柠檬味咖啡,而且,海南鸡饭配罗宋汤,到1正宗2泰式鱼蛋粉、日式拉面,以及那少不了的各式公仔面。

要问为什么喜欢香港美食,不外乎因其制作精致,味道细腻。事实上用料也不过就是平常那些食材,但用一种传统融合

创新的、亦中亦西的方法炮制出来,做的就是细,口感就是美。一直认为,把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食材做出特色,才是厨艺的最高境界。所以品尝美食有时候品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深层的精神内涵和底蕴。哥吃的不是菜,是一种腔调,就是香港美食的特色所在。透过香港美食,也正体现了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要足够创新,速度要快、配搭要多变,价钱要实惠,行事方式中西合璧。

话说回来,我永远相信,一个地方最美味的食物隐匿于市井间。越是不起眼的角落,越可能栖息着归隐江湖的高人。如果非要给来内地的香港美食一个要求,我愿意它是香港的生活气息,朴素的风情,细小的幸福,以及在不经意间包裹进这些内容的一碗云吞,一颗鱼丸,一筷子牛腩粉。如果给这些美食一个保鲜期,我愿意是一万年。

力求打造菜肴新意境

刘雁秋

Q:最近在北京的有趣发现?A:人们对食疗的狂热追求!Q:在你的字典里,香港的“美神”是什么?A:追求时令、健康!美食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极为善于选用最当季的食材,选用恰到好处的调料将其本身的美味发挥到极致。Q:个人推荐的香港美食是?A:脆皮烧鹅,做出水平难度大,在操作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掌握好。成菜色泽红润均匀,皮脆肉嫩。

袁师傅在中国大饭店从厨20余年,拥有相当丰富的烹饪经验,对粤菜情有独钟,拥有一套自己独有的饮食理念。除了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外,他对事物的色泽搭配也颇有讲究。

我从1990年就来到了北京,那时北京的香港粤菜馆还非常少。与香港相比,当时的北京虽然一派欣欣向荣,但繁华程度还远比不上香港,选择在那个时候来,我还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来之前我在香港厨师行业算得上小有名气,来北京的那年,新加坡、巴厘岛等地几家知名饭店都请我前去工作,即将开业的中国大饭店也向我发来邀请。家人都劝我去新加坡或者巴厘岛,毕竟那里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成熟的旅游地区,相比较而言,那时来内地的人不多,香港人对北京的认识也不多。但我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来北京,因为这里毕竟是自己国家的首都。

不过,刚到北京时,我确实有点傻眼。第一个让我没想到的难题就是语言障碍,我那时一点普通话都不会讲,却要负责整个饭店的中餐服务,平时只能靠助手进行翻译,一点一滴地与厨师们交流;还有一个让我没想到的情况是,当时北京的香港粤菜馆非常少,很多粤菜的材料还需要从南方现运。尽管面临种种困难,我还是下定决心要将香港的粤菜在北京推广开来。

下班后上街逛北京餐馆

在北京推广粤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来到北京以后我渐渐发现,这边的做菜风格跟香港有很大差异,北京菜味道比较重,而香港菜却大多比较清淡,汤是我们香港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但北京这边却并不怎么重视喝汤。所以一开始来吃粤菜的人很少。

让北京人喜欢上粤菜是我的目标,为此我开始认真研究,希望能把南北菜系的特点加以融合,推出具有北京特色的香港粤菜。有一阵子,我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到北京大街小巷的各个餐馆考察,看人家的菜谱,品尝他们的招牌菜,记录下各自的特点。回来后,我会有意在粤菜里加一些北京这边的作料,调味的时候也会相应做一些改动,力争做到保持这道菜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能让它略带北京风味。那段时间,我几乎尝遍了北京的各色菜肴。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作为一个充满了创造力的行业,餐饮业也是靠创新取胜的。当初在内地做香港菜竞争少,只需要把做过的菜式呈现给食客就可以了。现在的竞争也日益增多,为了创新,我将香港菜中的一些西餐高档食材如鹅肝、黑松露、澳洲羊扒等原材料引入餐厅中,就有了我们菜单上颇受欢迎的菜品:黑椒女局羊扒,锅煎雪花和牛排黑菌汁等。

对于菜肴的创新式改变是否能被大家接受,我并没有把握,所以那会儿每次上完菜后我都会偷偷躲在前厅的角落里,观察客人用餐时的各种反应。哪道菜客人吃光了、哪道菜客人几乎没动我都会悄悄记下来,对客人不喜欢的菜,我下次再做的时候就会进行一些改变。有一次,一个客人吃过饭后在意见簿上留言说,我们饭店的粤菜与别家不同,感觉很特别很好吃。看了这个留言,我非常激动,以前的忙活没有白费。

袁师傅说,创新虽然很难,但是这个是大势所趋,必须要不断地满足客人的需要,才能跟得上市场,才能干得下去。

中国大饭店菜品推荐

1 翡翠鸳鸯大虾球

选用四头的新鲜大虾,除去虾头,虾线,蒸制后分别搭配XO酱和雪菜汁,“双汁配对虾”是谓“鸳鸯”。在烹制后入口鲜嫩劲道,让人难忘。菜肴出品鲜嫩,配合松子的香脆,口感丰富。

2 鹅掌杏鲍菇烧排翅

红烧排翅用以富含胶质的煲鹅掌的汤汁煨制鱼翅,贵在原汁原味。精工辅以鹅掌和杏鲍菇,更添味道鲜美,郁而不腻,彰显高档。

3 虾子粉烧原条辽参

辽参蕴涵丰富的蛋白质,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此菜采用关东辽参为主料,以虾子粉酿味,色泽金红,明亮剔透,香浓软滑。营养丰富的辽参,配合虾子粉的鲜美,唇齿问的鲜香软滑,却是最高级的滋补品。

4 茄子锅巴焖牛脸

牛脸肉的肉质虽然瘦,但非常之嫩滑,牛脸肉成品口感松软、酥中带香,采用广东东莞上等豆豉,日本纳豆,日本白味噌面豉加牛尾汤,将牛脸肉焙制而威;再用牛脸汁将雕工精致的整个圆茄子焖制而成,食用时将茄子一分为二,汤汁会顺势流出,完美浸泡在香酥的锅巴上。

5 老干妈蝴蝶骨

采用上等猪排,将血水冲净,经过腌制,按顺序低油温和高油温炸熟,用鲜麻椒,彩椒,配合秘制老干妈酱爆炒而成。口味香脆松辣,食罢回味悠长,齿颊留芳。

每天做好每天的事

刘 倩

Q:在做菜方面的有趣发现?A:泡发海参,先用温水泡发,再冰镇。使用时再用热水泡,可以将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挥到极致。Q:在您的字典里,香港的“美神”是什么?A:灵活多变。因为香港菜肴不仅保持传统粤菜的鲜、爽、嫩、滑,还融合南北风味及中西风格。Q:个人推崇的香港美食是?A:芥兰炒腊肉,芥兰属“寡”,炒时它会吸油;腊肉属“肥”,炒时它会散油,一吸一收,阴阳平衡。

“一件事情你完全不感兴趣,你怎么去坚持几十年?我就是享受做菜过程中的乐趣,它充满了发现的惊喜。”

坐在对面的张师傅显得有点紧张和局促,对于一个从业33年、已经做过很多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的他来说,这种采访经历应该会有很多,但是张师傅丝毫没有厨师长的架子和威严,说话慢条斯理、待人亲切、一脸笑意,彬彬有礼地跟我们打招呼,采访时他喜欢低着头摩挲着面前的茶杯,时不时喝几口茶,然后认真地听你问问题,思考一会,再耐心地回答你,偶尔还会因为普通话说不好,脸微微发红,不好意思地笑着让我

再重复一下问题。

张师傅15岁开始学徒生涯,2009年出任北京洲际酒店采蝶轩的行政总厨,问起他为什么会选择当厨师,他笑着说,稀里糊涂地就炒上菜了,这一“糊涂”就是33年,谈起这几十年的从业经历,张师傅感慨颇多。

路都一样的,只是故事不同罢了

香港厨师来内地发展其实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每个厨师基本都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积累经验,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的。

内地相比香港来说,无论是发展的环境和潜力还是各种机遇都比香港要优越很多,毕竟内地菜系门类齐全,人才聚集,有着丰富的食材,而且有很多的人比较重视餐饮业,重视饮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平时还会有很多的机会能接触到各类的厨师朋友,大家交流的机会多,在交流的过程中,菜系之间的碰撞,心得体会的互相借鉴,我们可以融会贯通地吸收和创新,这样也有利于自身技艺的提高和整个厨师行业的发展。香港一直被人们誉为“美食天堂”,餐饮行业比较发达,市场消费比较理性,但发展的空间的确不如内地。

创新的前提是基本功要扎实

餐饮业是个发现和创造继而享受美的行业,厨师就是发现和创造美,通过别人的欣赏而获得更加充实的满足感的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新的菜品,满足挑剔的顾客的需求。但是每个厨师要创新必须要守住一个原则,那就是1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必须要了解食材的品性,知道每个食材的特点,才能做到合理的组合。

张师傅还说,无论是什么菜系,做菜的时候讲究1色、香、味、形”俱佳,但是他个人认为这几点里,1味”是最核心的灵魂,每道菜出锅的时候是有自己的1气”的,也就是我们的行话――锅气,每个菜散发着自己的味道组合成一道菜,形成一个整体,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菜炒出来的热度,香味不能散。但是,现在很多的餐厅都讲究“分餐”,1分餐2不是适合每一道菜,它只适合勾芡或炖煮的菜,因为有汤水可以更好地保温,从而1保味2。而对于干炒的菜,保留菜品刚出锅的滋味尤其重要,为了不让它在“分餐”过程中凉得快,可以在起锅前稍微加些汤水。

总起来说,菜的味道要比外在的形式重要得多,当然不是不重视外观的艺术美感和观赏性,只是强调对于一道菜来说,最重要的是内涵,外在形式再美,吃到嘴里的才是最关键的。

创新无瓶颈

张师傅是粤菜大师,2009年获得了中国烹饪大师的称号,他说香港菜其实是源于粤菜,我们所说的香港菜其实是借鉴和吸收了粤菜的技艺和做法演化而来,兼容并包、来者不拒,有着开放的历史和传统,因此香港人喜欢新鲜的事务,乐于接受挑战,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粤菜源于岭南一带,“不问乌兽蛇,无不食之2。用料广泛,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及很多的野生的动植物的灭绝,很多的粤菜也就失去了原材料,质量上也就大打折扣了,这让粤菜也走入了发展的瓶颈。这也是每个菜系都会面对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利用替代品来解决,开发新的菜式,比如粤菜本无辣,为了满足客人的需要,加入新的食材,或者根据时令不同,所产的菜品不同推出适宜的菜肴。

当被问到喜欢吃哪道菜的时候,张师傅说,还是喜欢吃妈妈烧的菜,不仅仅是因为菜品新鲜,更重要的是吃的是一种习惯,吃的是一种记忆。

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菜品推荐

1 花生芽爆炒烧肉

整条五花肉挂入炯炉中,在加热的过程中,肉皮本身的油脂会慢慢变成焦黄状,待熟后切厚片:花生芽头尾去掉,和甜豆、冬菇、辣椒、香葱、烧肉一同翻炒,临出锅烹入生抽。

2 雪菜冬瓜鳕鱼煲

使用进口冰鲜挪威鳕鱼,切块炸香:选用已经腌制入味的雪菜,与姜、蒜,香葱,冬瓜一起爆炒,加入少许高汤,将冬瓜块煮至7成熟,再将雪菜与鳕鱼一起炖煮至收汁。

3 莲子麦米鱼腐焖鸡

新鲜鳜鱼打碎,加入鸡蛋,胡椒,盐搅拌上劲,一勺一勺地放入温油中炸制,即成鱼腐:莲子、麦米炖烂,鸡肉放生抽、生粉搅拌后过油;鸡肉和鱼肉焖炖在一起,配以辣椒酱。鸡鱼美味均兼得,同时赋予了养生的理念。

4 竹笙活鱼卷

新鲜鳜鱼肉去骨,切条后用盐腌制片刻,冬笋切条状,将鱼肉条和冬笋条,一同塞入泡发的竹笙里,上笼蒸制片刻;再放入炒锅中,用上好的猪肉汤小火煨至鱼肉入味。

避风塘炒蟹的市民精神

罗燕蕻

Q:在做菜方面的有趣发现?A:炸脆奶,传统的烹饪方法是脆浆粉直接炸。我厨房的一名学徒工误打误撞,加入了吉士粉,香味的效果格外好,而且色泽较之以前金黄均匀。Q:在您的字典里,香港的“美神”是什么?A:那种精神就好比生命对人的重要性,我很认真地享受它。Q:个人推崇的香港美食是?A:避风塘炒蟹。这是一道市民菜,蕴涵了浓郁的平民气质和市民精神。

固守本源,创新也要固守本源;吃最初的目的是果腹,但到最后,其实吃的一种回忆和感觉。

1952年出生的欧文辉,十几岁就从广东到得香港,进厨房,1围着灶头转2,从最基础杂碎的边角工学起。如今,他是北京丽晶酒店中餐厅的行政主厨,是餐饮市场的元老级名厨。

与其他大师强调创新不同,作为一个老粤菜师傅,欧文辉更加喜欢固守本源,他认为创新固然重要,但永远都要固守本源。叫那个名的菜就该是那个样子、那些食材、那些酱料、那种味道,进行了改变和更换――这当然可以――但它就是另外一道菜了,该给它起另一个名字。

香港厨师回归大陆是理性选择

人云:“食在香港,味兼南北,美贯东西,一流的粤菜在香港;人亦云,香港其实没有自己的菜,所用多为粤菜。”港菜和粤菜的关系,一直亲密而微妙。

欧文辉认为,最近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粤菜蜕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香港厨师吸收了外国汁酱以及引科技进厨,连同烹制生猛海鲜等一连串改革,于是造就了现在的“新派粤菜”,而1港式粤菜”称得上是新派粤菜的最佳典范。两者虽同属一个派系,但港式粤菜更多汲取了外来的饮食文化,运用了外来的食材、酱料,许多创新菜由此而生。同时,港人做粤菜,选材精细广泛,讲究造型品相,善于融汇各家之长,推陈出新。在做工方面,香港厨师要求严谨,对细节的精致做得更胜一筹。

粤菜以其广泛的取材、善于博采众长,花式品种多样而著称;一直是大家口中商务菜、高档菜的代名词。在香港,也曾走过重“价值”,轻1味道2的阶段,提到吃粤菜,人们言必称鲍鱼参翅。后来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挑选和淘汰,适合保留的也逐渐地稳固下来了。而大陆比香港晚一步,现在正好还处在高速变化。狂热躁动的阶段。这也使得许多香港厨师回内地淘金,并进而带动了新派

粤菜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理智的阶段。

吃的是回忆和感觉

谈到自己对美食的理解,欧文辉说,所谓1吃2,起先当然是果腹,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然后开始讲究口味,质地、造型、色泽、营养卫生,风味特色,吃的更加挑剔和精细。但到最后,归其本质,所谓1吃”,不过是吃的一种回忆和感觉。

真正的食客,更喜于到露天的熟食摊品尝海鲜和各式小炒!云吞面、街边小食,炖足八小时的一锅靓汤,平民而讲究,厚重而细腻,这些才是香港美食的精髓和精神。

丽晶酒店菜品推荐

1 梅糕酱大虾

酸甜梅糕酱淋上红得惹眼的大虾,极大程度地了食客的味蕾。虾过油炸熟,而配虾的青梅酱正是欧师傅的创意所在,色泽上红绿相间,口感上则中和了油炸可能的油腻感。酱只是在盘子的一角,随吃随蘸,摆盘很清爽。

2 蜜汁叉烧

选用上等猪颈肉,此肉瘦而不柴,久煮不老,吃起来香嫩可口。香润甘厚,红得“非常油润”,色水充满光泽。叉烧本是粤菜寻常物,欧师傅的叉烧比寻常见的厚重,却又细腻,非料足且调配适当、火候精准不能如此。

3 家乡煎蛋角

蛋角要逐个用小火慢慢煎,煎法可以考验出厨师的基本功。配料除了猪肉碎以外,还可加以虾仁、马蹄。

4 锦卤云吞

大碗装着由鱿鱼,虾仁、叉烧、洋葱末以及青、红椒末等煸炒成供蘸食用的卤。卤里号称有八珍。再把云吞炸脆,蘸卤与八珍一起吃,香口的云吞渗透着酸酸的醋味,八珍甜酸味鲜,色泽鲜艳。

“港味”潮流地

唐晓钰 李晓楠

从80年代粤菜进京,到如今大街小巷满目的茶餐厅,粤菜馆――香港饮食以清淡,精美笼络了内地人的心。

香港的茶餐厅,给我们提供新的美食态度,前卫的时尚观念,更有趣的是,它让我们分不清哪里是香港,哪里是内地。

港丽:多菜式融合典范

1港丽餐厅2,一个两年来在一线城市餐饮界口碑相传的名字,它的超前1融和菜”概念,时尚的室内装潢,使其成为内地的超人气餐厅。

港丽的1融和菜”,结合中式菜肴的烹饪做法,利用西式的、日式的、东南亚的材料,以及装盆造型,色香味俱全。比如干煎小黄鱼,通常蘸陈醋,但他们却用意大利醋,那是纯葡萄汁酿制的,带点甜味,茴香三文鱼,将茴香熬成汁,腌制三文鱼,三文鱼切成薄片做成玫瑰花状造型装盆:西式的牛柳切成大丁,爆炒后,添上日本芥末。口感特别,牛柳咸鲜,加上日本吃鱼生的青芥末冲鼻,还很有趣味。

内地店面:9家

人均消费:80元

港丽莱品推荐

1 珍宝蜂蜜厚多士

这道菜品由两部分组成,外层的面包皮以及内里一小块一小块的松软面包:外皮呈黄棕色,入口微脆,还带有一点点甜味;内里的面包在烤之前就先加入了蜂蜜和黄油,然后再放入烤箱之中,烘烤而成的,口感非常好,松软香甜;这道菜品还可以另外付费,加一个香草冰淇淋球,用来蘸着吃。

2 手打墨鱼胶酿油条

将墨鱼鱼肉以手打制成胶状,酿入空心的油条之中,以甜辣酱为蘸酱;酥脆的油条与鲜嫩而有质感的墨鱼胶,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二者被有机地结合起来。

满记:享受手工甜品的快乐时光

1995年第一家满记甜品店在香港西贡诞生。

坚持手工生磨是满记甜品的最大的特色,所有食材均是经过工作人员手工制作,绝不添加任何色素或防腐剂,确保了甜品的营养健康和原汁原味。

从2005年,满记甜品进入上海,如今在内地市场已有48家店面。它统一的装修风格,采用红黑为主色调,沉稳大气又不失温馨浪漫,现代时尚而又不掩中国文化厚重之沉淀,一面大大的书墙透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内地店面:48家

人均消费:35元

满记甜品推荐

1 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

1很糯”泰国的糯米大颗,饱满,菲律宾芒果避免了一般芒果的腻甜味,配合满记独有的白雪汁,会看见里面有一些小小的冰片,盛起一勺放入口中,掺杂的冰片咬在嘴里脆脆的。酥软的芋丁,鲜嫩的玉米粒,软糯香甜的黑糯米混合着奶香四溢的白雪汁,在口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妙滋味。

2 椰汁紫米软糕

看似不起眼的一块糕点,方方正正的外形,当中刻有满记的Logo,其实是内藏乾坤。紫米糕主要是用椰汁、花奶、紫米和芋头做成的,入口椰味香浓,紫米和芋头不但增添了色彩,也丰富了入口的质感,味道相当的不俗。

小城知味:感受“家”中温暖

由生活情感的唤起,塑造小城知味的氛围和整体形象,拖出小城知味温馨美感和独有风味,营造一种生活的情趣和氛围。

小城知味是一个“家2,在这个家里可以感受到最贴心的服务和最美味的菜品,同时,菜品又以“精致2著称。

香港设计泰斗高文安的风范和内涵就在小城知味里,他面对的是一个来自于香港的味觉品牌,他需要照顾到一个寻味的环境。

小城知味,品味人情味。

内地店面:2家

人均消费:70元

小城知味菜品推荐

1 小城话梅骨

话梅骨酸酸甜甜的滋味是女士的最爱。话梅果蒸水,在辅以青柠水、冰片糖、山楂、陈皮等配料制汁,然后酿制上等的猪软骨。有了冰片糖,白醋,茄汁作为酱汁的辅助,成品酸甜而不腻,爽脆可口,周身包裹着话梅果的香气。

2 竹笙百花卷

由竹笙包裹的虾胶,西芹和胡萝卜条,成品具有晶莹的美感,鲜亮的色泽。入口爽脆,软香细腻,实属高品的营养和美味。

3 别不同杨枝甘露

这是港式甜品中的极品,由来深受女士喜爱。新鲜的芒果粒、泰国金柚粒所带来的热带风情融化在鲜奶和椰浆中。金柚的微酸中和了芒果与椰汁的香甜,清新细腻的感觉让你心情分外清爽。

上一篇:新星菜品16道(6) 下一篇:马连良鸭子:那段复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