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见腹部囊肿由左侧腹股沟斜疝疝出1例报告

时间:2022-04-18 04:49:11

CT见腹部囊肿由左侧腹股沟斜疝疝出1例报告

患儿,男,17个月。出生后发现两侧阴囊不对称,左侧较右侧为大,无触痛,无红肿,表面光滑,质囊性,并逐渐增大。患儿5个月大时来我院就诊,见患儿左侧阴囊增大,透光试验阳性。根据B超所显示:左侧阴囊与腹股沟内可见无回声暗区,大小约为2.4cm×1.3cm,其外下方可见回声。超声诊断:左侧精索鞘膜积液。临床医生建议周岁后择期手术。现患儿17个月大,家长领患儿复又来诊。

查体:现患儿左侧阴囊较以前明显增大,呈椭圆形肿物,大小约为10cm×5cm,皮肤不红,表面光滑,质囊性,无触痛,站立、哭闹时增大,平卧安静时变小,挤压肿物时体积也明显缩小,无肠管气过水声,透光试验阳性,位于肿物后方,大小正常。

根据病史和查体,临床医生建议应与腹股沟斜疝相鉴别,复查B超。超声所见:于左侧阴囊与腹股沟内,可见无回声暗区,大小4.3cm×1.1cm,其下方可见回声。于左侧中下腹部可探及6.4cm×2.9cm的囊性回声,与阴囊、腹股沟处无回声相同。

超声诊断:不除外腹腔肿物,腹股沟处改变结合临床。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儿做腹部CT扫描检查。CT扫描见-25~-185mm层,左侧中腹、下腹以及延伸到腹腔外尿道旁,前上方,有大小约为16cm×6cm×4cm,边缘光滑规则整齐的密度稍低影,其CT值为11~17HU,肠管受压向右侧移位,余未见异常(见图1~5)。临床根据查体、B超、CT扫描等多个检查项目结果综合诊断为腹部囊肿,腹股沟斜疝。

手术所见:肿物位于精索的前内侧,深入到腹腔,远端至阴囊底部。

病理所见:囊肿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被覆单层扁平上皮构成。

讨 论

精索鞘膜积液,是鞘突管在上极部已闭塞,仅精索部鞘突管与腹腔相通,腹腔液体流注止于以上的精索部位,称为精索鞘膜积液[1]。患儿初来医院就诊时,由于左侧阴囊肿物较小,所以根据临床及超声检查,考虑精索鞘膜积液。当患儿17个月大时,再次来诊,见左侧阴囊部肿物明显增大,且站立哭闹时增大,平卧安静时变小,用手推扶、挤压肿物时变小,可有部分回腹,根据病史和现患儿临床症状,临床考虑不除外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病,它是腹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的内环沿着腹股沟管经皮下环脱出[2]。一般常可见腹腔或盆腔内容物如小肠、大网膜等由此坠入腹股沟管和(或)进入阴囊。但此患儿无论是超声诊断、CT扫描,还是手术下所见,都清楚可见是腹部囊肿延伸穿过疝环进入阴囊。像此患儿单纯是腹腔内囊肿穿过疝环而疝出体外并进入阴囊的较少见,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报告此病例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主编.实用小儿外科.第1版.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0.

2 黄洁夫,主编.腹部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68.

上一篇: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纯词聋1例报告及2年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