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熄风汤治疗荨麻疹3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3 02:13:40

资料与方法

2003年以来收治荨麻疹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6~10岁18例,10~15岁12例,病程6~12个月21例,1~2年9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方法:以养血熄风汤加减治疗。处方: 生首乌10g,黄芩15g,地龙15g,乌梢蛇9g,蝉蜕10g,麻黄6g,蛇床子9g,刺蒺藜10g,地肤子9g,防风9g,荆芥9g,细辛3g,甘草9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温服。大都于服药3~5天疹退,瘙痒消失,平均服药10~16天,随访0.5~1年,未再复发。

疗效标准:①治愈:皮肤瘙痒消失,皮疹消退;②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③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减轻。

结 果

疗效:治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其中15例在1个疗程内治愈,5例在2个疗程内治愈,7例在2个疗程内好转,治愈病例疗程10~16天。

例:患者,女14岁,主诉:皮肤反复起风疹块8个月,8个月来皮肤反复起风疙瘩,遇冷受风时加重,皮疹时隐时现,昼轻夜重,伴有剧烈瘙痒,口服苯海拉明、非那[CM(17*2]根、强的松等药,能减轻症状,但一直未愈。检查:发育良好,神清,头颅五官无异常,皮肤可见抓痕,躯干四肢散在红白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皮肤划痕征阳性,心肺正常,肝脾不大。临床诊断:慢性荨麻疹。给予养血熄风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服药4天,疹退痒止,连服12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讨 论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属中医学“隐疹”,分急慢性两种。急性荨麻疹系风、湿、热外邪郁结肌肤所致;慢性荨麻疹长期反复发作耗损阴血而导致血虚,血虚生风,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故迁延不愈。治疗须以养血滋阴为主,清热凉血和疏散风邪为辅。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为养血熄风之治法。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一种变态反应皮肤病,是由于机体对致病因素反应性增高,因变应原与其产生相应抗体或刺激性因素作用与肥大细胞释放出大量组织胺所致;也可由于热、精神因素等通过副交感神经所产生的乙酰胆碱,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而引起。虽然各种因素的作用途径不同,但最终均使皮内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清蛋白与水分渗出和大量进入皮内组织,引起局部水肿,从而发生风团。

何首乌滋阴养血,黄芩清热凉血,地龙、乌梢蛇、蝉蜕、麻黄疏风活络,清热透疹,地龙抗组织胺,麻黄抗过敏,蛇床子、刺蒺藜、地肤子、防风、荆芥、细辛祛风燥湿,消疹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收养血滋阴,清热凉血,疏风燥湿,消疹止痒之功效。配伍严谨,收效快,疗程短,疗效巩固,切中病机,收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上一篇:黄芪注射液合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 下一篇:中医药在遗传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