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36例

时间:2022-04-18 01:12:02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36例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42眼)分为肝经风热、阴虚火旺、风湿夹热、正虚邪留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8例(34眼)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4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葡萄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论治 临床观察

葡萄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病因复杂、复发率高的眼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6例,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8例对照,获效较佳。

1 一般资料

共64例自2003年6月~2007年12月来本院诊治的葡萄膜炎患者,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0~56岁。单眼52例,双眼1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42眼,对照组28例34眼。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西药(同对照组)与中医辨证治疗:①肝经风热型:多见于葡萄糖炎急性期。症见瞳神紧小,抱轮红赤,黑晴后壁有灰白色点状沉着物,神水不清。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目珠坠痛或头额痛。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或弦数。治以祛风散邪、清肝泻热。方用新制柴连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栀子各10g,黄连、金银花、赤芍、蔓荆子、荆芥、防风各9g,龙胆草6g,甘草3g。若目中赤痛较重,选加生地15g,牡丹皮9g,若见口渴便秘,黄液上冲,宜加生石膏(先煎)30g,大黄(后下)6g,房水混浊甚者加青葙子、草决明各15g,肢节肿痛者加桑枝、薏苡仁各15g。②风湿夹热型:发病较缓,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眼珠胀痛,视力缓降,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全身症见肢节肿胀,酸楚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治则:祛风清热除湿。方用抑阳酒连散。蔓荆子、白芷各12g,独活、生地黄、黄柏、防已、前胡、栀子、黄芩、羌活各10g,知母、防风各8g,甘草6g,黄连3g。③阴虚火旺型:视物模糊,瞳神紧小或干缺,眼赤痛时轻时重,干涩昏花,口干咽燥,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散邪明目。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黄15g,山药、茯苓、泽泻、黄柏各12g,知母、山萸肉、牡丹皮、各9g。口舌生疮者加灯芯草5扎、黄连9g,玻璃体混浊者加昆布、海藻各15g,继发青风内障者加石决明(先煎)30g、怀牛膝12g。④正虚邪留型:本型多见于病变后期,久病体虚,余邪未尽。证见病程迁延日久,反复不愈,眼部症状较轻,视物昏花,头晕耳鸣,神倦乏力。舌淡红,脉沉细。治以扶正祛邪明目。药用太子参15g,黄芪30g,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法半夏、茯苓各12g,陈皮、枳实、生各6g,石决明(先煎)3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疗程为2个月。

2.2 对照组:先用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并局部滴用典必舒滴眼液及迪非滴眼液,每天4次。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及强的松,按病情变化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同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2个月内炎症完全控制,KP、房水闪光消失、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水肿明显减退,视力在原基础上提高0.3以上。有效:2个月内炎症基本控制,KP、房水闪光(+),玻璃体及视网膜水肿好转,视力在原基础上提高0.1~0.3。无效:炎症在2个月内未控制,眼部及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视力无提高。

3.2 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1眼,有效9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14眼,有效12眼,无效8眼,总有效率76.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4 体会

葡萄膜炎属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云雾移睛”范畴,根据中医眼科独有的五轮辨证,角膜、房水、虹膜为风轮,内应于肝;瞳孔及视网膜、葡萄膜为水轮,内应于肾。风水两轮,组织相连,互为影响,因此,治疗应以肝、肾两脏着手。肝经风热或肝胆火邪攻目,劳伤肝肾或久病伤阴,虚火上灼,可导致邪热灼伤黄仁,瞳神紧小。而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如金银花、黄柏、黄芩、黄连有不同程度抑制免疫的作用。中医认为,“肾”与免疫功能关系极为密切,补肾法亦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之达到平衡的作用。从治疗结果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视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收稿日期 2008-04-16

上一篇:分型辨治目59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口腔愈疡免煎颗粒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