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小剧种及剧团的生存与发展刍议

时间:2022-04-17 03:03:25

地方性小剧种及剧团的生存与发展刍议

戏剧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其中的地方性剧种,在丰富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爱。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性小剧种及剧团却陷入了生存危机。

一、地方性小剧种及剧团的生存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文化受西方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化市场也愈见开放。特别是当前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更多的思想流派在中国流行,加上信息革命带来的文化生活工具(如多媒体、3G手机等)和理念(如提倡消费型文化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地方性小剧种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悄然改变,其权重也大幅度降低。

截至90年代末,我国大约有300余种地方性小剧种,然而这些小剧中正在加速消失。据调查,中国每年有一个小剧种消失,而且这种速度正在加大。不少剧种在全国范围内只剩下了一个剧团。有的剧团长达10年之久没有过完整的演出。如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美誉的山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有52种地方小剧,现如今全省地方戏仅存28种。像青阳腔、目连戏、赛戏、平阳花鼓戏、芮城呼拉戏、弦子腔等地方小剧种默默地收起往日的辉煌,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写在纸上的史料。再如流传于浙江东部的宁海平调,作为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该剧种在上世纪历经几起几落,1983年它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最后一个宁海平调剧团解散。自此,这个古老剧种就开始了它在民间自生自灭的流浪生涯。幸得宁海县退休教师童子俊为平调的生存四处奔波,以个人名义从海外募得一笔款子,在1988年创办了一个挂靠在县文化馆的“戏训班”,并在此基础上兴办了民营的“繁艺平调剧团”,宁海平调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此后,由于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宁海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宁海平调没有遭遇没顶之灾,但是她现在的生存状态,也依然不能说正常,而只能处在“遗产”的尴尬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仅有60-80个左右的剧种还能保持经常性的演出和较稳定的观众群,这就意味着只有1/4到1/5的剧种,目前还算活得正常;虽然从整体上看,戏剧的观众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多数剧种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其中有上百个剧种,目前只剩最后一个剧团,仿佛只是为了象征着剧种仍然存在,而这些剧团中相当一部分早已不能演出,只剩下一块牌子;即使那些还能偶尔见到演出的剧种,也多在生死线上挣扎。

二、地方小剧种及剧团陷入生存危机的原因分析

地方性小剧种及剧团陷入生存危机的原因相当复杂,从宏观上看,它涉及到近几十年文化政策的取向,从微观上看,它涉及到剧团的运作体制。笔者认为:

1.供给体制阻碍艺术创新, 地方性剧种缺乏活力

目前,地方性剧种剧团生存经费与行政管理部门同标准拨付,这种供给体制一般仅能保证从艺人员的基本生活,而难以生产出富于时代精神、满足观众需要的高品位戏剧。以县级剧团为例,一个县级剧团每年至少需要艺术生产专项经费100-200万元,而现在地方财政能拨给剧团的吃饭钱都不够。依靠自身积累,地方性剧团十年难上一台新戏,使得相当一部分剧团多少年来山河不改、面貌照旧,地方性剧种缺乏应有的再生活力。

2.人才断层严重,剧团缺乏市场拓展能力

由于戏剧社会氛围的淡化,从艺人员收入普遍偏低,演员社会地位下降,使得学习地方戏的年轻人年轻人越来越少,以戏剧作为职业的后起之秀也越来越难找,戏剧发展碰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特别是一些市场化运作的剧团,缺乏具有商业头脑、市场意识和艺术修为兼具的管理人员,市场和艺术甚难两全,影响了剧团的商业上的发展和艺术上的进步。

三、地方性小剧种及剧团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各地政府应加强演出市场管理,为地方剧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各地政府应尽快完善行政拨付机制。针对那些有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剧种,如浙江金华的婺剧,政府要拨出专款,将这些剧种有特点的剧目、音乐和表演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下来。此外,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剧团走进演出市场,促使其提高经营能力,从而增加演出收入,并建立合理的预决算制度和行政拨付制度,为剧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政府补贴;二是发挥较好剧团的艺术探索能力。选择条件较好的剧团作为艺术实验和示范单位,发挥创作上演精品剧目和进行艺术探索的作用,推广优秀的剧目,为民营剧团起示范作用,并完成政府的宣传性和慰问性演出任务;三是加强演出市场管理,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对演出市场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考核制度和退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不断提高地方性剧种的演出质量,从而培育观众群体,繁荣地方性剧种市场。

2.建立新型的剧团管理机制,进一步激活艺术生产力

首先,妥善安置离退休和富余分流人员。政府足额发放工资,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比如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一次性买断工龄等办法做好富余分流人员的善后工作,让剧团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改革剧团内部的分配方式。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黄金时期在20岁到40岁之间,但是,现在实行的职称工资出现了上台的演员拿低工资,上不了台的演员拿高工资的现象,非常不利于调动演员的艺术生产积极性。必须打破目前以职称为标准领取报酬的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将创作和表演水平不同的演职人员的收入拉开档次,充分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并采取聘任制,竞争上岗,等优胜劣汰机制,保持剧团演职人员的流动性,保障剧团健康发展。

3.加大对剧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剧团演出条件

现在省城以下城市和乡镇的剧场很少,而且大部分非常陈旧,有些甚至已经沦为危房,不堪使用。剧团的办公条件、排练场所、舞台装置、居住环境都非常恶劣,文化设施的陈旧落后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面貌极不相称。因此,各地政府要把提高剧团的办公、排练和演出条件做为落实“三个代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来抓,要做到每一个国营的剧团都有自己的办公、排练、演出场所,并努力改善演职人员的居住条件。

4.加大地方性剧种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

目前,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校、戏校和艺术学校来承担。因此,加强职校、戏校、艺校这“三校”建设是戏曲艺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建议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水平。此外,必须要考虑到戏剧是一个投入大,成才率低的特殊行业,其人才培养体制应参照体校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以低收费甚至不收费吸引生源,择优培养,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以达到发展和提高地方性剧种艺术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 下一篇:电子音乐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