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问题与措施

时间:2022-04-17 12:20:37

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问题与措施

一、企业财务集中管理以及背景分析

与传统分散式的财务管理相对而言,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指的是集团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力都集中在母公司,由母公司集中管控,分子公司只能按照集团的财务管理要求遵照执行。企业集团化以及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是企业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主要背景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集团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规模也急剧扩大 。生产经营的行业和地域不断扩展,许多集团在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其中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集团总部对集团各级成员单位财务管控不力,制约着企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对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成为困扰各企业集团的一大难题。在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同时,需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设计,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随之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们探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已经意识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集团管理尤其是集团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大多数集团公司实现了财务的分布式管理。集团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各下属单位的会计核算帐套按照行政管理架构层次独立建账,二级和三级核算单位都是独立的会计实体,按照公司总规定制成统一的财务格式报表,通过网络或手工方式向总公司定期上报,然后由总公司将报表进行合并分析。此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处理速度,增加了查询透明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财务信息反馈迟缓,信息量不够,造成对下级单位基本业务处理、财务核算的不够了解,无法监控下级单位的财务状况,无形中增大了财务风险,造成集团公司对下级单位财务管控的不及时,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1、信息化财务系统内部的不统一

企业上下级单位的信息化水平不一,财务系统缺乏统一的配置,在财务系统上造成衔接差异,致使上级单位对下属单位的财务信息难以通过汇总来进行分析管理,下级单位上报的财务信息甚至通过人力手工来才能在上级进行汇总,极大地降低了财务信息获取的实效性,也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度,造成决策者对下级财务信息的了解不充分、不及时。

2、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不统一

现代企业其运作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再加上其业务的多样化,造成了企业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不协同。企业各类业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有着不一致的标准,形成了财务数据无法相容的异构特征。同时,企业在业务流程上,其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管控等方面的手段比较单一或者是匮乏,由此形成了上级单位对财务信息的应用的困难和障碍,领导层无法发挥通过财务信息而提供决策的目的。

3.预算管理的不成熟

预算管理的不成熟首要的表现是,预算与考核评价、会计核算系统结合不够紧密,需要通过报表等形式获得预算执行数,然后手工进行分析比较,成本控制措施很难进行有效落实,使预算管理作用大大削弱。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地贯彻落实手段,在预算控制尤其是事中控制方面缺乏力度。企业上下级预算体系的不同,预算项目、预算控制范围都有差异性,上级单位的预算编制与调整和下级单位的预算数据汇总缺乏灵活性。

三、财务集中管理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其中现代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愈发成熟。与传统单一的财务管理相比,现代企业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具有有效聚合配置资源,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减低运营风险、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等多种优势。

1、改变观念,树立财务集中管理的的意识

对于观念的改变,更多地指涉管理层。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需要企业内部上至管理层下到各下级单位的密切配合,制定符合公司情况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分步实施。来自管理层的支持是实现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关键要素。

2、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由委派单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财务总监的人选、委派、参评、奖惩等管理职责,所委派财务总监的人事、工资待遇由原委派单位负责;由委派单位明确所委派财务总监的职责和权限,以实现对被委派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控。对财务总监的选择应考虑其专业素质、业务技能以及工作能力的适应度,并通过定期述职和不定制业务走访对其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对其年度岗位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

3、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实行资金的统一管理

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矛盾在于资金的集中管理与分散占用之间的矛盾。资金集中管理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或资产财务公司。企业下级单位在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工作开设账户,由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对开设的账户进行内部资金结算业务。这种统一结算模式使上级企业及时控制各下级企业的财务收支等资金状况,为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运作提供了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的保证。同时又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相互调剂余缺,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4、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调整以及组织实施。预算的编制由总公司按照集团发展战略提出预算目标,下级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编制预算草案,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预算的执行需要各下级企业的预算部门严格把控,运用适当的激励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5、技术支持

首先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化平台,使集团内的各个公司以及公司的各个部门都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实现管理和控制,打通各个信息孤岛,实现集团一本账管理。现有财务软件的集中升级。升级的财务软件需要满足离线操作、会计核算、远程登录、业务处理、权限设置、数据传输等各项功能,以及直接生成各单位会计报表和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等。第三,利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财务数据。利用数据库定义、处理与管理数据的功能,使管理者可以利用数据对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和成本进行有效地实时控制,从而为企业理财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目前非常多,如DB2、Oracle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的存储能力、处理能力、自动复制以及权限管理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6、人员培训

在财务集中管理初级即开始人员培训,在财务集中管理建设的过程中予以贯彻落实,使相关财务人员尽快掌握系统操作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朱明华.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5)

[2]梁凤英.企业集团如何实施有效的财务集中管理[J].现代商业, 2008, (21)

[3]吴秀娟.谈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J].河南建材, 2006, (04)

[4]宋志鹏.浅谈企业集团财务的集中管理措施[J].消费导刊, 2008, (08

[5]郑雨林.集中管理——集团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与IT部署[J]. IT经理世界, 2004, (14)

[6]刘琼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索[J].时代经贸(下旬刊) , 2007, (10)

[7]黄小蓉.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经济, 2004, (05)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改... 下一篇: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