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应用研究

时间:2022-04-17 11:12:48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应用研究

主题式教学,也可以称之为情景式教学,即教师结合教材联系学生实际设置一个现实话题或者现实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来体现出老师怎样教、教什么;学生怎样学、学什么的过程。

Thematic teaching是主题式教学的英文表达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师自问自答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极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公平的氛围。在对主题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整合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们也可以针对焦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以求解决问题,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主题式教学在初中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和目的

主题式教学基本上可以按照以下这种方式来组织设计,即创设主题背景提出焦点问题问题解决师生互动教材知识的运用知识拓展与延伸,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教学类容和教学目标,对主题做出灵活的调整。教师通过主题式教学,应该要实现以下教学目的。

1.对于主题式教学,教师所创设的主题背景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生活环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自由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成为主题情景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都可以是主体问题的探讨者,这就营造了一种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增进师生关系和提升协作意识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所准备的问题情景都应具备挑战性,这样才能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5.主题式教学所创设的主题情景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期学生们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6.主题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自问自答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

二、主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对主体问题的探究或者是自主学习来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则通过与学生们交流合作和相互对话来传授知识。主题式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和诊断处方式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主题式教学所创设的主题可以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诊断出来的主题,也可以围绕着问题来解决,即 “开处方”的主题。主题式的教学设计一般会表现为“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其在数学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来构建教学主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而探究性学习则是遵循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个过程是离不开问题式教学的。问题式教学依托于教师对主题情景的精心创设和对问题的灵活呈现;而探究性学习则依托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及调动自我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前者主体是教师,后者主体是学生,二者正好构成教与学的关系。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创设主题问题来引导学生做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整合型教学与拓展性学习

古人就知道因材施教的道理,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是做了相当程度的规范和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们通过课堂活动让个性得到发展并学到正确的知识技能。整合式教学是主题式教学的一种,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各个学科知识,将静态的知识赋以生命力。因此,整合式教学能够极大地拓展教授的知识,让学生们做到知识与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景式教学与合作交流式学习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将问题置身于情境当中,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启发思维,进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化复杂为简单的效果。在营造情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师生互动。例如:提问“两条平行线之间什么样的线段最短?”时,教师可以将情境设置为“你在过马路时,你会怎样走,才会以最短的距离走到马路的另一边呢?”这种将数学知识置于生活情境当中去的方式自然会引发同学们的交流热情,伴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的概念也会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

主题式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联系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主题环境,在课堂上,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充分调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主题式教学有很高的灵活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摸索规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主题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绩逐步稳定地提升。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