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2-04-16 05:41:2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健身效果极佳。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进而对其在全民健身活动的特殊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59-02

2011年国务院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计划指出:重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传播推广工作,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它的内容极为丰富,风格各异,项目繁多。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从中正确选择运动项目,合理进行锻炼,都能达到保健养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健身效果。因此,应大力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让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与其他体育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和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近现代体育的前身,是我国各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多数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但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有较高的观赏和教育功能。随着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已经挖掘整理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就有一千多个。比如苗族的射弩、彝族爬花杆、回族的掼牛、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跳板等。还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共同喜爱的,如:龙舟竞渡、风筝、秧歌、武术等。大多数传统体育项目,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有的是偏重于对抗和竞争性的,有的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不管哪个民族体统体育项目,具有一定强身健体,锻炼人的精神意志的功效,都是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好项目,便于广大群众选用的体育活动内容。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爱好,从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进行健身煅炼,从而促进群众性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全面开展。

二、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著民俗特点,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身体锻炼活动。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它与人们的生产方式一样,被人们世代相传沿袭下来,其形式和内容也是相对固定的。如:居住在我国北方,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平日里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草原和马,其民族体育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以骑射、赛马、叼羊等,具有明显北方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而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壮族、苗族、土家族、傣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其居住地多山、多水、多林木,就形成了有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壮族的“抛绣球”、苗族“上刀梯”、瑶族的“打猎操”等具有南方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种不同地域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受地理环境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通过人们口传身受的形式世代相传,使其具有的传统性。中华民族体统体育正是因为这种鲜明的传统性,才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祖国的天南地北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为各类健身群体所接受,使其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快速的增加我国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

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简便易行、便于在全国范围开展

自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6年来,“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逐步增加,人民体质逐步增强,全民健身运动的环境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形成。虽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国家对体育的投资还十分有限,我国目前人均体育经费还很少,缺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必要的场馆和器材,难以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农村,因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多、当地财政大都比较困难、对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群众生活、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如:武术、踢毽子、打陀螺、放风筝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不但不需要正规的训练场馆、也不需要不断的经费投入,可以成为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实用、最易推广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四、具有独特的健身功能,可以有效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几千年来,由于我国古代体育活动,受我国哲学思想“中庸”、“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活动中,尤其是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重视动与静的结合,神内形外的一致,强调“形神兼备”,讲究“内外之合”,尤为重视其“精、气、神”的统一。在这些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历来强调,通过体育运动不但要对身体外部肌肉、力量进行锻炼,同时还要对人内部“精、气、神”的锻炼,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最终使人的身体与精神达到最佳状态。除此之外,还重视锻炼形体与精神的关系,认识到形体、精神、健康、寿命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从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内”与“外”的统一。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使人各种运动协调,保持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这些体育项目都具有较强健身性与娱乐性的特点,使人久练而不感到枯燥乏味,使人的精神、气质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健身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广泛开展

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大多数“老、少、边、穷”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仍十分困难,缺少必要体育场地和器材,教育经费紧张,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课,体育院系也逐步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民族体育课目。现在,一些民族地区中小学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选择性的开展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各地应根据各民族生活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现实条件,遵循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发展的规律,精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材或代用教材,在学校中大力推广、使用。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体育经费紧张、缺少体育场地的问题,而且还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后继有人。同时,也可改变我国学校体育中只重视现代体育项目,轻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使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中比翼齐飞,共放光芒。

参考文献:

[1]于成义.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4).

[2]董渝.浅谈的普及与推广[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6).

[3]将东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辨析[J].体育学刊,2008,(4).

作者简介:周宗惠(1971-),女,云南昭通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上一篇:基于MSCOA算法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 下一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