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初探

时间:2022-04-16 09:06:46

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初探

摘 要: 教育改革是发展文化经济和培养人才的关键,本文联系教育改革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教育改革基础建设 文化氛围 体制改革 队伍建设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文明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从古时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嫦娥”奔月,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国人的主体地位赢得更多尊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的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着力将夯实教育根基摆在首位。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如何教育培养好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因而教育改革的任务也越显艰巨。从近代废科举、建新学堂,经当代粉碎“”、恢复高考制度到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已走过百余年,中国的文明得到了进步,中国的人民走向了世界,这推陈出新的规律证实了要想把握住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要从根本抓起。历史的经验反射出,教育改革是发展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关键,遵循重教育深改革的根本性要求,必须牵住教育改革的基础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推进人才战略工程首先要从人才队伍建设抓起,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打牢教育改革建设基础。因此,要想加快教育改革,促进国家繁荣,强化基础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一、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应从改变环境入手,突出文化氛围。

在不同环境中生长会导致一个人性格秉性、行为习惯、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发生不同变化。如在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山地上的一个狼窝里发现了“狼孩”和我国1984年在辽宁省农村发现一个“猪孩”便是一对正反典型例子,狼孩从出生到8岁一直在狼群中生活,因而失去人的心理,代之以狼的习性。后经人化训练,2年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到17岁临死时只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而“猪孩”并不像“狼孩”那样完全脱离人的社会生活,虽然智力也达不到正常儿童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点人的心理,后经训练,智商由原来的39分提高到68分,认识600多个汉字,学会简单的加减法,不过3年,她已达到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可见,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在人的思想启蒙阶段,正是脑部发育和智力增长的关键时期,优先接触教育的人,思维将会迅速拓展,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应该注重幼儿教育,家长和幼师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规范的言行,在孩子对这个社会和世界有初步认知能力的时候,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应该注重整体文明提高,努力塑造文化环境。可以制定一些节日或学校制度,鼓励读书看报,促使国人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良好导向。一个民族的思想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教育的根基,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阅读,因为人类的智慧、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财富、人类最重要的普世价值都在那些最伟大的经典里面,没有和这些著作对话的过程,就没有人类的包括个体的思想成长的过程、智慧发展的历程,所以营造人人想阅读、人人爱阅读的良好环境是必要的。

二、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应从平衡的角度考虑,缩小区域差距。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的区域发展非常不平衡,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人与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以至于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学校基础设施较差,教育人力资源紧缺,山区孩子上学困难,家庭维持生活艰难,这些都制约着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填补区域性差异,才能缩短各地区文化教育之间的差距,从而推动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第一,应加强政策牵引。利用政策倾斜、放宽条件,优先向艰苦地区推荐大学毕业生,平衡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各地教师结构。建立帮建机制,实行“一帮一”、“多帮一”帮带结构,提倡教师到乡镇代职,促进教育落后地区学校发展。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建设上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鼓励毕业大学生到贫困地区任职。第二,应充分利用建设资金。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教育事业的宗旨。过去经常有一句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普通老百姓都懂的道理。但是具体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就会考虑到底有没有钱了,是不是这条公路要修,那幢楼房要盖。工程的项目要上,往往教育就会被丢在一边了。应该统一思想,正确看待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第三,应重视民办教育。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协调。实际上中国的民办教育并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大的民间资本并没有进入教育。比如说大学,在西方很多国家的民办的大学往往占到80%左右,现在我们是倒过来,公办的大学占了80%多,真正的民间资本并没有进入教育的领域。基础教育阶段也是这种情况,民办小学大概只占全国小学数量的1%,民办中学占全国中学的5.7%左右。要给予民办教育发展的空间,拓宽教育渠道,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形成文化教育的合力。

三、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应从提高教学质量着手,强调学习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整体的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比较低。中国教育的发展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普及了义务教育,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对教育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所以总体的教育水平还是不高,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盲还在我国。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科技创新的能力相对来说也不强,所以我们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比较低的,大概只占了3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60%到80%。教育不能满足于只传授已有知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一是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教育理念,但不是仅仅脱离教材搞小发明、小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而是要真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主动探索。其次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与学中,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二是表达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消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在人类历史上,正是因为拥有语言,才使得人类能够保留经验传承文化。同时,语言表达还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从中可以看到他的知识、才能、阅历和修养。要注重培养学生“听、看、背、想、编、说”六种能力,强化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学会应用表达。三是自学能力。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有限的,而随着知识不断更新、科技不断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将会对每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要端正教育态度,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养成认真反思的习惯,具备发展自学能力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四、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应从实际出发,促进体制改革。

自1985年启动体制改革至今,教育改革渐入深水区,教育发展进入关键期。教育改革必须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生成梦想。教育改革当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从教育上实现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愿望。实现了这一目的,人力资源强国自然水到渠成。好的教育体制就会出现教育家和杰出人才,中国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改革教育体制,激活社会活力。

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把握好改革中“破”和“立”的关系,重点扫除体制,继续扩展改革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的有利因素。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籍管理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规范制度程序的执行,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探索实现高校需求和个人愿望统一的统考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高考招生制度,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加快完成“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充实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具体内涵。注意教育改革中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关系,要综合配套地推进改革。综合考虑政府和社会的参与,依据教育逻辑,采纳公众意愿,适当定位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和机制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其他教育要素及社会的良性互动。

五、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应从施教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推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依托优秀的教师队伍。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打牢队伍建设基础,抓住用人的关键环节。

从选拔任用关口着手,选好教师用好人。以教师任用制度为前提,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等岗位设置情况,摸清自身建设情况,结合聘请人个人意愿,逐个细化岗位指标,逐个衡量人选标准,确实满足单位教育建设需求,合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考核为依据,坚持优中选优。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保证教师招聘质量的关键。应按照分类进行考评,突出岗位需求,重点考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个人品德、现场表达等综合素质,实行层层赛选,逐层进行量化考核,把有真才实学的人选到合适的岗位上。

注重教育培养投入,增强素质坚定志向。注重将德育放在首位,坚定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理想,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扬艰苦奋斗传统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忠诚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筑牢教师队伍真心育人、敬业守德的理想信念。

做好人文关怀保障,彰显关爱促敬业。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长期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从教的教师试行倾斜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健全奖惩机制促升工作动力,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发挥岗位作用,对实绩突出的人表彰宣传、授予荣誉,让真正有付出、作奉献的人得到社会尊重、公众认可,激发教育体制内部动力,保持教师队伍活力。

六、强化教育改革基础建设,应联系社会现实,注重学用衔接。

大学生找工作难、就业压力大,是社会的现实问题。通过高等教育几年的精心培养,却难以在社会上展示才华,让许多大学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大学生在院校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就业压力。要想办好教育,实现目标,就要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大学教学内容和方向。首先要对专业学科设置做出科学判断,一门学科到底应不应该开设,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对于不能应用于社会的专业,不要独立出来设成学科,可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另有一些学科是随着科技进步,逐渐衍生出的新学科,这种学科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领域,在社会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就是说,像这种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是找不到工作的。至于研究型较强的学科,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不过已超过了本科生解决问题的范围,应加入到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项学科。社会上应用较广的学科出现“拥挤”的现象,专业对口,但是没有更多的工作岗位,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应该根据社会专业需求情况,对每年院校招生计划作出调整,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后备力量。还有一个问题,在大学生步入工作初期,工作上手困难,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差,这不是专业不对口,而是缺少工作经验,学院应增加工作见习时间和次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使本科生能够尽早适应工作岗位。

教育改革是人才队伍结构转变的重要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牢牢把握这个战略主题,注重打牢基础,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特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上一篇:高等院校民乐合奏课现状研析 下一篇: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