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建设教育构建教育目标

时间:2022-08-01 01:10:58

强化建设教育构建教育目标

作者:门春禄 单位: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委员会

沈阳市和平区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64.8万,是一个中心城区,经济、文化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1999年3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向教育现代化进军的口号,确定了到2010年使和平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奋斗目标。在此之后,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我们根据三级会议精神,充实和完善了教育现代化的规划,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一、确立素质教育核心,强化“三个观念”和“三个意识”

多年来,和平区委、区政府努力提高全区居民的认识,摆正教育的位置,以巩固提高“两基”为基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育现代化为依托,强化“三个观念”、“三个意识”。1.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我区的教育事业主要是基础教育,教育处于开放状态。基础教育培养的人才,并不能都回到本区,本区所用的人才也不全是本区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也就是说人才流动性大。当地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这一关系体现得并不直接。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能仅从本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要的封闭观念出发,应当自觉地树立全局观念,站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把抓好素质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临近,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也日渐提高。抓好教育是为本区人民群众造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区作为大城市中心区,明确提出争创“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区”的口号。教育作为衡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标志,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体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还会营造浓厚的城区文化氛围,优化社会环境,以此吸引外地人才安家落户,为我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超前观念和率先意识。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知识产业,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之超前发展,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区作为大城市中心区,各项事业发展较好,与多数城区相比,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教育,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发展水平,应当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广大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率先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科教兴区”的口号,确立了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高标准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奋斗目标。

二、强化政府行为,形成“四项制度”和“五个机制”

为了切实抓好教育工作,我们不断强化政府行为,特别是在制定制度、构建机制上,采取了积极措施,形成了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四项制度”和“五个机制”: 四项制度是:1.决策制度。成立了区教育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由主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把握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决策效率。2.责任状制度。在区各大班子成员的任期目标责任状中,都列入了关心支持素质教育的条款,作为考核任期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了区级领导层的责任意识。3.联系点制度。区各大班子成员及有关委办局领导每人都要联系1—2所学校,随时了解办学情况,使实施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4.报告制度。区政府每年都要向区人大专题汇报教育工作,近几年,又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列入了报告的重点内容,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有力保证。五个机制又称“五动机制”,即:1.导向引动机制。通过观念导向、政策导向、行为导向,引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教师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在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树立“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观;在各中小学树立“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在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中树立“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的人才观。2.目标牵动机制。按照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为各级各类教育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牵动所有中小学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办学,同时也为各部委办局和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教育提供了依据,使全区各界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3.管理推动机制。制定《和平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和平区关于进一步改造薄弱学校方案》、《关于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以文件的形式,对教委和各部委办局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做出明确规定。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教育管理的各项职责提出具体要求,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真正纳入到区委、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中,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4.科研带动机制。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科研部门的经费,组织干部、教师、专业人员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素质教育评价研究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得到广泛肯定,教育科研部门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单位。5.评估促动机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教师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和校长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认真按照这些方案进行督导评估,促动教育内部认真实施素质教育。1996年,又出台了“同级督政”的新举措,即区政府授权教育督导室,对区内各部委办局执行教育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被国家教育部督导办誉为一大创举。“同级督政”制度的制定,不仅把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转化成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自觉行为,变被动接受上级检查为主动自查的自律性教育执法行为,而且对提高各委办局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强化教育执法意识、规范教育执法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构建教育目标体系,制定实施“六大工程”

区委、区政府认为,实施教育现代化,必须从全局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1999年,和平区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在肯定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了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为此,我区制定了《和平区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从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意义、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基本原则、保障机制、发展步骤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1.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从2000年到2010年,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工作体系,力争使和平区教育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具体目标:到2002年,3—6岁儿童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每万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500人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青壮年文盲率为0。到2005年,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8%,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万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800人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到2010年,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每万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1500人左右;各类教育实现相互沟通和衔接,形成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2.工作目标(1)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创立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2)以改革为动力,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3)以优化结构为突破口,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和沟通的开放性教育网络。(4)以提高学历和工作能力为手段,造就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和管理队伍。(5)以提高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标准,形成教育与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的发展机制和格局。(6)以督导评估为保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实施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地予以实施。和平区教育现代化,拟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第一阶段(1999—2000年):全面启动实施阶段。制定实施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确定试点学校,重点推进首批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2001—2005年):全面推进阶段。80%的学校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教育水平。第三阶段(2006—2010年):巩固提高阶段。力争全区教育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区委、区政府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六大工程”:1.办学条件“两化工程”。即校园、教师住宅小区花园化,硬件设施现代化。要有计划地为全区青少年创造优美的教育环境和现代化的教育条件。2000年全区95%的学校实现花园化;2005年基本实现硬件设施现代化,2010年学校硬件设施现代化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标准。2.教师队伍“三高一制工程”。即高尚师德、高学历、高能力和良性用人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使之具备“高尚师德”。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广大干部教师的学历层次,使之具备“高学历”。在此基础上,推动广大教师逐步实现由高学历型向高能力型转化。与此同时,逐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形成能进能出的良性用人机制,造就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3.教育管理“三优工程”。即优化管理队伍,优化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机制。用现代教育管理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头脑,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带头人。力争到2005年各校全部配齐校长办公系统,实现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加强“同级督政”的力度,形成有效的导向、制约和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监控作用,推动教育现代化健康发展。4.教育内容“四普及工程”。即普及计算机、外语、劳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及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等多种形式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加大以往教学过程中普及程度不足方面的普及力度,主要普及外语教学、计算机教学、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5.社区教育“三全工程”。即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社区教育,全过程地接受教育。社区教育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主要载体。各部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要参与社区教育,形成全方位的社区教育格局。社区教育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相互衔接,注重面向区内中小学生,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加强对各街道中小学生活动的指导,为社区人员提供各种教育机会,满足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对教育的需求,实现终身教育。6.教育教学研究“两强两重工程”。即加强科研网络建设,优化科研机制,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尽快产生实际效益;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重在课堂教学指导,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和平区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工程已经启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有决心、有信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广大居民的支持配合下,努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增强全区综合实力,为实现教育强市、教育强省的目标做出贡献。

上一篇:建设教学培训工作的趋势及思路 下一篇:地方高教发展的策略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