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体育选修课的认识和看法

时间:2022-04-16 04:20:41

对高中体育选修课的认识和看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转变。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

目前,高中体育选修课已经逐渐成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成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完成高中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课程。选修课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项运动能力,在如何欣赏、评论、组织专项运动方面,更能得到有效的培养提高。因此,如何通过选修课培养提高高中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是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我任教高中体育选修课多年,就此论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开设高中体育选修课的意义

(一)开设高中体育选修课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选修课一改传统体育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均实行多项目、多教材循环教学的特性,而是根据学生的喜爱和学校教学条件设置若干个选修课目供学生选择学习,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体育舞蹈、健美体操等。相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言,选修课更好地开掘和激发了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他们的体育运动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二)开设高中体育选修课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指导思想的需要。传统体育教学多教材循环教学,注重了体育教育的全面性、一致性,忽略了受教育个体对教育的需求。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不管学生是否有能力接受,将跳高从跨越式教到俯卧式、背跃式;体操从垫上运动教到单杠、双杠,面面俱到,项项涉及。结果是每个项目的教学都面临大比例的学生不感兴趣。因此,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造是必要的,改造的要点是突出“以人(学生)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高中体育选修课这一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课程改造形式便是很好的尝试。

(三)开设高中体育选修课切合新大纲要求。2000年11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教育部官员季克异说:“新大纲将体育课改称’体育与健康课’,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体育技能,而是学生身心健康是否得到改善提高。新大纲体现了中央提出的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和’以人(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高中体育选修课所设选修课目完全以学生喜学乐练为原则。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一至多个项目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而勤奋地学练,专项运动能力迅速提高,对这些项目的欣赏能力、技战术评论能力、项目活动的组织能力也相应提高,从而对参与这些专项运动的兴致更加浓厚。这样就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中学体育教育健康学生身心,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选修课的前期准备

(一)制订体育选修课调查表,为学生提供对更多的选修课感兴趣的机会。

1.我国地域差异大,学校要把握自己学校所处的是南方还是北方,是东部还是西中部,是临海临江还是临平原山地等,开设体育项目。诸如本地域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季节性体育项目、社会上和本校园流行的时尚体育项目等,甚至本地少数民族的体育传统项目,都可以作为体育课选项参考。

2.学校体育设施是决定选修课开设成功与否的“硬件”关键因素之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多与少,影响到学生学习锻炼效果的好坏,不能凭空捏造,而且要对学校最多能容纳多少学生,在什么运动场、用什么器材进行什么项目的学习锻炼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评估。

3.学校现有体育教师师资力量是体育选修开设成功与否的软件。学校体育教师多的,可以兼顾选一项教学;学校体育教师少的,可能要兼顾多些选项教学任务,但不能兼顾太多,否则将影响学生选项体育项目的技能巩固与提高。而且体育教师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项项体育精通。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在制订调查表时,要考虑到给学生多项目兴趣选择,形成第一选项,第二选项……甚至给学生自己填写教师没有提供的选项。只要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诱导、组成有效选修课教学班级人数编制时,就能心中有底。

(二)汇总分析调查表,了解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和兴趣取向。统筹安排选修课程及学生分班情况,同时调整选项教师教学任务。

1.体育教师多和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多的学校,可根据体育教师的专长,确定选修课的项目教学任务。此方案适合规模大的学校,其优点是分项目细致,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而担任此教学任务的教师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

2.体育教师少和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少的学校,在分项目教学时,一个体育教师可能要兼顾几项教学且课时多。此方案适合规模小的学校,也是基层中学最基本兼项选修教学形式。此种形式教学以尽量确定选修教师的一专长基础上为主,兼顾其它项目为辅,减少体育教师备课教学难度。同时也要求体育教师有比较全面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等。

3.一般是某项目选择多的称为第一大项,依次为第二大项,以此类推。体育教师在统筹安排时,要顾及在某项目选人太多而无法安排课程时,要动员一些学生转向第二选项或第三选项等,以做到预设选修项目与学生选项基本相符合。很少人选项的、没有在调查表出现的且是学生自己填写或体育教师原有专长中没有的项目,通称“偏门”项目,如滑板、滑轮、街舞和街球等。如发现有学生选修“偏门”某项目多人数时,学校要提供其活动平台,体育教师要督促安全措施到位,确立此项目学生骨干带头人,设法保障该项目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4.平时不爱好体育锻炼的人,其选项也没有确定的,体育教师与他们及其周围较相好的学生要诱导并说服他们在“被参加”的情况下,让他们的兴趣得到培养,从而向积极参加的态度转变。

5.分项教学的应该是尽可能为同年级的、相邻的、较少班级执行,便于制订考勤评价卡管理,防止管理漏洞发生。

(三)已确立选修项目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在上选修课前,要充分学习训练好所担任的项目的一般技术动作要领和基础技战术,并学习掌握所担任的项目裁判组织观赏评价等水平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进度,认真备课,考虑学生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等的差异。在进行分组探索学习体会时,确定好学生体育骨干或小组长,安全措施要考虑落实到位。诱导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习和复习新旧技战术,便于在体育活动中熟练运用,从而达到体育健身之功效。

(四)体育教师在选修课中要善于运用诱导时机,多运用比赛游戏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培养学生的裁判组织和评价观赏能力时,要善于预防危险性动作行为发生和场上突发事件处理,并及时教育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探究学习锻炼环境,是一个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佳体现。

上一篇: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质量 下一篇:高校篮球专项课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