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时间:2022-04-16 01:23:45

应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社会深度转型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都市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加强社区管理,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已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日,就如何构建和谐社区并提升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本刊记者专访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合肥市政协原副主席王世清。

现状:

基层社区服务存在诸多问题

从目前我国大都市基层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现状来看,王世清认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逐步显现。

首先,政府职能错位。基层社区存在着“二级政府”“三极管理”模式现象,甚至按照行政区划或行政系统被划入不同层次的政府主管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如:某社区挂了54个政府行政机构的牌子,这些条条块块的行政关系割裂了社区公共资源的享有和工作有机的联系,导致政府职能与基层社区组织职能上的错位。部分干部认为社区工作只是民政部门管的事,对社区建设与管理没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事情习惯于老套套,“一竿子插到底”的直接管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社区发展。

其次,管理体制不顺。多数基层社区集自治与行政管理于一身,除了要做好居民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还要承担市、区、街等其它单位“进社区”交办的名目繁多的工作任务,大社区成了一个“小政府”整天忙于事务,疲于应付。社区工作因监管体制方式单一,职权不明,大都停留在过去居委会传统管理的方式上,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

第三,组织力量薄弱。由于基层社区建设的加快,社区成员的快速增长和成员复杂性、差异性增大,传统的行政手段应对社区自治组织的管理受到极大的挑战。社区自治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与社区要求不相适应,自上而下命令式的、单向交办任务的方法和治理手段,在社区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加之社区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组织专业培训,工作上没有特长,缺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方面的经验,影响了基层社区的发展。

第四,保障体系仍需完善。主要反映在社区自治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社区所承担的职责不相匹配,市、区、街三级经费投入少;社区物业管理业主法定身份不明确,政治待遇生活福利保障性差;社区养老有“三难”:政策性配套经费兑现难,居住分散管理难,社区缺少医疗设施看病难。

第五,公共资产管理缺失。部分地区公共资产产权不够明晰,没有把集体资产纳入统计范围,对固定资产折旧、升值没有如实反映,部分债权没有认真清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混乱,对“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长期挂账,使资产流入账外,还有的对社区房屋占有的国有划拨或集体土地的价值没有折算为集体资产,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产权不明晰、监管缺失、重建轻管”,造成社区公共资产流失,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利益。

第六,权力缺乏监督。一是监督的主客体错位,居民本应是监督主体,监督社区权力的使用,但往往不尽人意。二是监督运行方式单一,主要是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监督较少。三是监督缺乏必要的协调,社区内各监督组织职权不明。四是监督制裁软弱,往往只能做一些督促、协调工作。五是监督法规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备,缺乏可操作性。

应对:

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王世清综合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现状,就提升基层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加强领导能力建设重点突出一个核心,理顺两个关系。首先是各级党委要根据社区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的不同情况组建联合党支部或党支部。充分发挥中共党支部在基层社区的作用,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支持社区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其次是理顺党政关系和政社关系。要合理配置基层社区管理的工作机构,把职能和权力重点放在思想引导、监督管理、培育发展、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上,避免政府职能影响社区职能的发挥。最后政府要依法行政,在基层社区管理上,各级政府要维护好法律的权威,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支持基层社区内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在基层社区管理中发挥作用。

第二,加强履职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首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各自承担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分类梳理,坚持“放”与“促”的原则,对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社区内社会组织,按照费随事转原则,为社区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其次推广应用2013年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现场会暨社会管理典型十佳案例的先进经验。例如,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建立的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4+1”标准,即在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行政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4类基层组织中,至少各配1名社会工作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作用。最后组建由专业社工牵头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起社区“两委两站”运行模式,形成以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居委会民主自治、社区工作站依法行政、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服务的管理服务格局。通过“街居”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构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创新体制,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

第三,加强组织目标能力建设。社区组织处于党的组织第一线,担负着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区稳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目标管理,科学编制目标计划。另一方面,要强化社区专业化、智能化、规范化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将一些政治觉悟高、基本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热心社区工作、有较好的组织协调领导能力的人才,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吸收到社区工作队伍中。

第四,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社区服务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智能化、产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的需求为目标。首先要加强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动员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种新经济组织、社团组织的志愿者组织起来,主动承担社区公共服务的义务。其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对分散在社区的服务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服务居民。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必须做到“专”与“兼”相结合。另外要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对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的网点,要明晰服务项目、确定服务标准。明确服务主体,颁发定点服务监督牌匾,引导社区居民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劳务等形式投资社区服务业,支持兴办符合国家规定的服务实体进社区。最后要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着力推进社区素质教育。为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品质,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意识,创造良好的社区外部环境。

第五,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区社会保障是大都市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保障行为,强化保障措施;要确保社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扩大社区老人和弱势群体优待范围,特别是外地进入社区的老人,增加项目经费补贴,满足老人享受社区公共服务的平等待遇;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强化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站的“一体化”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站的三级医疗保健网建设,让居民“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

第六,加强公共安全能力建设。建立社区社会治安综合防治。健全社区社会治安电子网络,科学规划建立安防体系,实行群防群治,加强对社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加强对社区流动人口和居民的法制教育,消除社区各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要创建“平安社区”,促进幸福和谐社区健康发展。

第七,加强民主自治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建立完善社区民主自治的工作机制,推进居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充分发挥自治作用,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成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第八,加强公共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社区公共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妥善处理好社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改制过程中坚持民主决策公开透明、改制方案规范合法,通过改制,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公共资产管理的主人翁,参与社区租赁的各类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进行登记造册,查清核实,特别是对债权、债务和集体土地等进行认真清理,公开接受社区居民监督。

上一篇:穷学校 富精神 下一篇:兴隆林区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