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责任保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4-16 12:24:00

我国责任保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我国保险理论界对财险和寿险的需求影响因素进行过研究与分析,但是尚未对责任保险的需求进行过深入的实证分析。运用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对影响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五个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风险程度、消费者的保险意识、责任保险的市场供给状况和保险价格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提高我国责任保险市场需求,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保险产品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市场供给主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政府支持力度。

关键词:责任保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5-0078-04

一、引言

保险需求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人们对保险商品的需要量。同理,责任保险需求即指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人们对责任保险商品的需要量。 保险理论界一致认为责任保险是保险业发展的最高阶段,然而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却一直比较缓慢, 保险理论界尚未对责任保险的需求进行过深入的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责任保险发展时间不长, 关于责任保险的数据比较有限, 如果选取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序列数据将不能非常客观地评价责任保险需求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因此本文考虑用截面数据,选取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数据来研究责任保险需求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理论研究中,保险金额、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四个指标经常用来衡量保险需求。保险金额、保费收入、 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的值越大,表示保险需求也越大。一般情况下,本文将责任保险保费收入视为责任保险需求, 作为因变量来衡量一个地区对责任保险的需求, 并逐一分析影响责任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

二、责任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

从保险经济学理论和保险发展史来看,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保险需求总量增加的根本源泉。 当经济增长不断推动人类经济活动范围扩张时, 各种风险也就随着增加;与之相对应,经济活动主体的保险需求也会随之上升。 国外发达国家的责任保险需求水平高主要源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所以责任保险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可以说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消费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国内生产总值与责任保险需求的关系。整体上来看, 责任保险需求与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这从图1可以反映出来(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 将数据取对数处理, 以下有关分析做同样处理)。

2.固定资产投资与责任保险需求的关系。从固定资产投资与保费收入间的关系看, 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 一方面能够直接带来保险业务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投资的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的增长产生倍增效应, 从而间接产生对保险的诱致需求。责任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基本上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成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如图2所示。

3.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责任保险需求的关系。从消费理论分析,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并且只有当人们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购买保险。从个体来看,保险需求与个体收入水平呈正比关系。然而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责任保险保费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体成正比关系,但这种趋势不是很明显,同时方程的拟合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责任保险的产品主要是针对企业, 而针对个人及家庭设计的责任保险产品不多, 因此还没有形成一个有规模的消费群体, 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责任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比较小。

(二)风险程度

风险的存在是保险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风险程度越大,保险需求越强烈。据有关资料显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是风险事故的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最新数据表明,我国近10年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多万起,死亡12万多人, 伤残70多万人。近年来,交通事故、企业产品缺陷损害事故(如三鹿奶粉事件)、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如吉林石化爆炸案、甘肃铅中毒案)、企业工伤事故(如煤矿瓦斯爆炸、透水事故)、医疗事故、建造单位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等频频发生, 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涌现出各种风险, 为责任保险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保险需求。

本文以各省的责任保险赔付额度来衡量责任风险程度的大小, 分析表明各省的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与其风险程度成正比关系, 风险程度大则责任保险需求大,如图4所示。

(三)消费者的保险意识

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与人们的风险观念和风险意识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使得风险增加,但消费者是否购买保险来转移和分散风险取决于消费者的保险意识。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及风险程度的加大为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潜在需求,而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可以直接将这种潜在需求变为实际需求。

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衡量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假设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风险厌恶程度越高,保险的消费意识也比较高。本文采用各省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口比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数/地区人数) 作为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替代变量,用各省的责任保险密度(责任保险保费/地区人数)来衡量责任保险需求,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比较微弱, 但大体上两者还是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责任保险的发展。

(四)责任保险市场的供给状况

责任保险的需求与供给是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在一个成熟的责任保险市场上,为数众多的保险人提供的责任保险产品越多, 越能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这样才会促进责任保险有效需求的增加,即供给创造了需求。 本文以各省市的保险主体数目作为自变量,来表示责任保险市场的供给;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作为因变量。如图6所示,可见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与保险主体数目呈正相关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保险主体数目的增加将会促进责任保险的发展。

(五)保险价格即费率水平

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率越高, 责任保险的需求者需支付的保险费就越多。然而,人们总是希望以较少的保险费支出获得较大的责任保险保障, 这就是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问题。因此从理论上讲,费率对需求具有负相关关系。但由于我国的责任保险费率在各省的差别不是很大,全国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费率水平,因此本文采用横截面数据难于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负相关关系。从我国这几年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平均费率是逐年递减的,而责任保险保费收入是逐年递增的,因此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责任保险费率与需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如图7所示。

(六)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政策的引导

一个国家法律越完善,执法越严格,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转嫁意识越强, 对保险的需求也就越强烈。为了给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国家和政府还会以法律或行政手段强制人们投保,这就是强制保险。强制保险的实施,人为地扩大了保险需求,强制保险的项目、范围以及程度都决定了保险需求的大小。

从各地政策来看, 全国大部分省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下发了加快责任保险发展的相关文件,积极引入责任保险制度参与社会管理。 在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十分完善的情况下, 各地政府出台有关责任保险的文件, 对各地责任保险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2006年底广西保监局与自治区交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广西责任保险的发展。2007年广西责任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6752万元,同比增长49.39%,在全国排名第5位。其中2007年广西承运人责任保险实现保费收入8477万元,同比增长248%,占广西责任保险总保费收入的50.6%。

三、 提高我国责任保险市场需求的几点建议

1.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的发展是责任保险发展的根本源泉, 要发展责任保险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 反过来责任保险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所以目前我国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必然带来责任保险的发展。

2. 加快责任保险产品的创新。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责任保险需求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趋势不是十分明显,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阶段针对个人及家庭设计的责任保险产品不多。因此,保险企业应当加快责任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 开发一些适合个人消费的责任保险产品,比如个人责任保险、监护人责任保险、居家责任保险等。

3. 加大责任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责任保险意识。 提高大众及全社会的责任保险意识有助于责任保险的发展。 目前在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的同时,保险有关机构要加大责任保险的宣传力度。因为社会公众如果不了解责任保险产品的功能和相关知识,那么潜在的保险需求将很难转化为现实需求。所以, 保险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宣传册、产品推广会、企业交流会等多种渠道宣传责任保险产品, 加大全社会对责任保险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逐步提高公众利用保险转嫁企业和个人不确定性风险的意识。

4. 增加市场的供给主体,提高责任保险市场竞争程度。责任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将会使我国责任保险市场朝着更有利于充分竞争的方向发展。 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大必然会带来责任保险的快速发展,所以,目前我国应鼓励保险机构在责任保险方面的发展,增加保险公司、中介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数量, 增加有关责任保险销售人员的数量。

5.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政府的支持力度。责任保险发展得如何,立法是关键,只有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加快责任保险的发展。 目前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责任保险发展的经验, 推动立法和行业规章建设,完善与责任保险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为责任保险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责任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由于责任保险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功能, 因此在责任保险的发展方面政府责无旁贷, 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比如在重要的行业领域逐步推行强制责任保险, 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定富. 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 中国金融,2004(12).

[2]夏益国. 我国非寿险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技术经济,2007(3).

[3]孙成聚. 大力发展责任保险,服务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保险,2007(12).

上一篇: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教学 下一篇:农民贷款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