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满含期待的素材

时间:2022-04-15 02:21:03

教材:满含期待的素材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材观,那就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一个“用”字,使教材、教师、学生各自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可以从质疑课文、认识课文结构和赏析课文三方面出发,思考如何才能用好教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材;素材;再度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34-02

[作者简介]钱祖春(1972―),男,江苏宜兴人,本科,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江苏省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学活动的一个媒介,是教学的一个材料、一种资源。因此,教材对于教师而言,是满含期待并欣然接受加工的素材。当下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重新发现与再度创造就成为了一种可能,而且必须成为一种可能。而如何去重新发现与再度创造就成为了一种期待和方向。

一、在质疑中叩开心路的历程

(一)于有疑处质疑

“有疑处”是指教材叙述中明显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如“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月光启蒙》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既然“不识字”,怎么可以是“老师”呢?再如《爱如茉莉》(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中,有这样一段话: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既已睡着,就不能紧握;如果紧握,就没有睡着,这也是一个矛盾的地方,既然没有睡着,为何又说“睡着了”?深入研究,意味深长:爸爸是为了让妈妈能以为他已睡着,而安心休息,所以被“睡着了”,他们牵挂着对方的牵挂,幸福着对方的幸福。

(二)于无疑处质疑

“无疑处”是指教材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不易引起人们警觉的地方。如“‘20分钟。’‘够了。’船长说。”(《船长》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初读并不会感到有疑问,细读则会发现:真够吗?在当时的情况下,船长真有把握吗?船长又能说不够吗?此处设疑,可使学生“大进”――有力地指向文本的中心,使船长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样,还是《船长》一课,“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如果真有人走在了女人的前面,打还是不打?打,有打的道理;不打,有不打的理由。

(三)于似疑非疑处质疑

“似疑非疑处”是指教材中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却又反复出现的词句等。如《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第二自然段中“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第八自然段中“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一个“挂”字,为何在文中多次被提及?审视教材后,不难重新发现:“挂到肩头”的“挂”,是因为斯杰潘老人被眼前天鹅奋力破冰的壮举所感动了,不忍心再伤害这群“破冰勇士”。“挂在墙上”的“挂”却别有滋味。如果说,当时感动,决定不再狩猎,应是“金盘洗手”,那就该把猎枪束之高阁,珍藏起来。而斯杰潘老人却把它挂到墙上,说明此中另有深意:一是一看到猎枪,就会想到那个动人的故事;二是一看到猎枪,就想到可爱的大自然精灵;三是一看到猎枪,就想起以前的“罪孽”,时刻提醒自己再也不能屠杀生灵,要保护、爱护大自然的一切生灵。文章开头部分的“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则又是在告诉人们:猎枪挂的位置很引人注意,说明主人是有意为之,每个人看到都会问同样的问题,美丽动人的故事将一遍遍传唱,爱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将一次又一次浸润人们的心田……一唱三叹,文本的价值在追问中熠熠生辉。

二、在灵动中追寻别样的风景

苏教版国标本的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说的是人们总喜欢“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岂不知换一种切法,居然看到了“苹果里的五角星”。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也喜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设计――逐段顺讲,讲究思路。殊不知,偶尔的重组和重构却“风景别样”。

(一)结构重组

一是调整结构,顺解课文,因势利导。《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第二部分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第三部分写吴王听后,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教师可以调整结构,由题切入课文,因势利导。破题后,让学生先阅读《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故事,引导学生:故事是讲给谁听的?目的又是什么?然后再回到文本的整体故事。这样的顺解,水到渠成。

二是调整结构,顺应文体,再度创造。《学与问》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议论文。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教法,笔者抓住以下要点来实施教学:论点是什么?论据有哪些?作者是如何把这些段落串联起来的?课文给我们哪些启发?

学生在顺利解答前面两题时,对第三自然段中的“能者为师”有了新的个性解读:“能者为师”不仅仅可以指人,还可以指大自然。如果顺教,这朵超越文本的智慧火花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重组,我们领略到了文本生成的“创造”之美。

(二)资源重组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一文,是刘向《说苑・正谏》的现代版。它告诉人们,做人做事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文中的起因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但诸侯国如何“乘虚而入”?后果如何“不堪设想”?文本没有展开叙述。有拓展展开的必要吗?如果不把“隐患”剖析透彻,学生就不能体会到“劝说”必须成功的重要性,就不能理解培养全面客观地分析利害得失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所以,必须补充当时春秋列国的形势资料及势态地图。

三、在条分缕析中演绎深层对话

(一)瞻前顾后

教材中人物的语言都不是孤零零存在的,它总是要符合说话人的性格、职业、身份、年龄、身处的环境等元素。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钱学森》一文中出现了钱学森说的两句话,“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就必须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他说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说的?围绕三个问题,有效解读文本,“上蹿下跳”,瞻前顾后,从感知到感染,再到感悟,从文本中明白意义。

(二)揣摩品味

文本中的关键句段如何精心处理,形成纵深的立体层次感,提高语文学习的深度和高度,需要读者用心揣摩和品味。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爱如茉莉》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而“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一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尤其是“生命的芬芳与光泽”。这“一切”何来“生命”?又为何有“芬芳与光泽”?这一句话需要读者好好地揣摩品味。

参考文献:

[1] 郝秀文.“对话”与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2] 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04.

上一篇:试论物理探究过程中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