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式解析

时间:2022-04-15 12:35:25

路桥施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式解析

摘要:在我国的路桥工程稳步发展的今天,在施工的数量、规模等方方面面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路桥工程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利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有很大作用,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是其要做到了。本文对我国的路桥工程在施工方面常见的病害做了解析,并制定出了解决的对策,为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路桥施工施工质量病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路桥工程也逐渐发展起来,在对路桥进行施工时仍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施工中的各种病害,施工质量,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等等,本文主要就病害问题做了详细介绍,病害的形成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形成的,病害不仅仅只与施工工艺有关,还包括很多原因,因此为确保路桥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水平,就要对危害进行不同程度的防治,并提出更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下面就做一下简要分析。

1、施工前期设计

1.1 存在问题

施工的初始阶段也就是设计阶段,它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步骤。设计的好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人员不负责,往往会造成施工中各个方面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设计阶段是主要阶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百分之七十左右工程质量属于设计阶段,由此可见设计的重要性。这就往往要求设计人员再设计时前往施工地点详细勘察,依照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能仅是凭借外部肉眼的观察就盲目的没计。如果这样就会会出现对地质判断失误而导致在施工后,路基底下因为稳定性差,或者是地质基层不牢而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1.2 改进方法

在施工的设计上要做到科学设计,对工期的安排要充分考虑施工人员,并且要做到合情合理,它是对工程质量最根本的保证,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工作,对施工地的地质水文状况有详细的了解,使用先进的设备,认真细致的测量相关数据,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对比,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施工图。设计人员要秉持着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不断的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广泛的参与到施工第一线,增加施工经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施工程序和技术方法,确保施工值和设计值保持一致。

2、施工厚度的控制

2.1 存在问题

施工中的路面厚度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和设计标准来进行,不可偷工减料,少厘缺寸,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工程,更要保证达到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大多情况中,桥面结构是复合式的,桥面厚度为十五到二十厘米,然后表层部分为沥青混凝土,厚度在十厘米左右,底层部分为高标号的钢筋混凝土,厚度在六到十厘米,然后在中间部位还会有几厘米的防水层。由于桥面的特殊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承受风霜雨雪的侵蚀,容易受到温度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到使用性能。

2.2 解决方法

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因为有成本、工期等各个层次的不同顾虑,对路面厚度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的进行路基夯实就认为施工完成,这样表面上看是不会出现问题了,但是路面厚度大小极大的影响着路桥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所以在对桥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使用的施工材料,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的选择。

3、施工材料控制

3.1存在问题

偷工减料问题在各个桥梁中均会出现,只是严重程度不同,混凝土局部受损是因雨水和空气中的多种有害化学物质顺着混凝土裂隙、孔隙或破碎面渗入到内部,致使钢筋锈蚀乃至损坏混凝土结构;或由于气温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破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要对路基与基层的密实度、强度、均匀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板块混凝土存在过振的问题,会造成分层离析的现象,使得板块问出现裂缝。通常会使用碾压式的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也要满足施工要求。

3.2解决方案

选用施工材料时,特别是在集料场上,一定要做好固定措施,并且必须使选用厂商的供料能够跟上施工进度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护层,对于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桥梁,应在混凝土表面增设防护层。通过对多种混凝土表面设置保护层的试验结果表明,增设防护层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构件的氯离子渗入量,使氯离子的浓度基本接近混凝土的初始浓度。

4、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根本最基础的一项,所以要严把施工材料的质量关。在实际施工中,有些单位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检查,并且对于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影响到材料的质量。

此外,对路桥的养护工作也十分重要,整体施工结束之后就是对路面进行的养护工作,此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操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桥养护人员如果没有对路桥进行及时、适当的养护措施,尤其是再加上养护人员没有合格的技术水平,很可能会因为用油量控制不平、喷油不够,造成路面的松散、泛油、推拥等病害。在实际养护工作中,有些单位的养护人员不够专业,对于操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标准执行,致使养护不合格,严重影响到后期的使用质量。

5、严格路面施工控制

在对路面进行的施工阶段,要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在施工中,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后,对路面的日常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属于是后期的维护阶段。

进行交通管制行为,对于超重的大型货车要限制时间和路段,防止因为超负荷对路面造成过度的磨损。通过施工方案制定的完善,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程序化、规范化施工方法的采用,进行适时的切缝,对操作时机有合理的掌握,同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气温变化进行不同处理。另外,还要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不断地养护工作,才能确保正常使用年限,保证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对大型货车的通行进行适时的交通管制,对一些带钉轮胎车辆来说,可能会造成路面过度磨损,要对其通行进行限制。

6、对路桥就地进行改造

在对路桥就地进行改造时,要采取正确的并且有效的施工方法:要对所利用的路段的实际状况有科学的评估,通过旧路弯沉、强度等指标参数的确定,对路桥旧地改造方案和补强厚度进行确定。而在施工过程的实际操作中,调查通常很难实现非常细致的操作,其监理活动也得不到严格的实施,这就造成了许多路段在补强后出现弯沉值同设计值不符的现象,使得新铺路面的强度不能保证,在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就受到严重的损坏。

对路桥就地的改造要科学、合理。在路桥旧地改造中,加铺沥青层是一项较为普遍的补强措施,沥青层的加铺不但使路面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还可以使原有接缝处产生的断裂、卿泥、脱空等多种病害的不利影响得以消除,进而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和平整度,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结束语

路桥施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项目施工,也一项非常复杂而细致的综合性工程,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病害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针对路桥施工中出现的病害,我们应当以建立预防为主、防养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寿命。避免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提高路面的质量,提升工程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施工人员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害,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谢三虎.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与治理对策[J].大科技·科技天地,2Ol1,(1).

[2]毕新宁.关于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O).

[3]逢淑勇.浅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常见病害及预防[J].科技信息,2010,(7).

[4]余秋娟.张荣华.王华江.阐述高等级公路桥梁病害原因、检测与加固方法[U].中国科技博览,2012(28):94.

上一篇: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控制 下一篇: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