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训练与培养

时间:2022-04-15 05:38:50

谈谈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训练与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强调观察生活、选材立意、篇章结构、遣词造句,在各个环节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而构思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环节则因为过于偏重写作心理过程的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究竟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因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就中学作文(主要是记叙文)构思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凝练思想确立主题

作文的主题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更是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构思活动的起点就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凝练思想,确立正确的主题。主题提炼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视角的转换。中学生作文写作过程中选题重复、见解单一、僵化守旧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一切问题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学生,而是在于教师在教授写作选材立意的过程中,刻意强调主题思想的积极向上,体现时代精神风貌,而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转换审视生活现象的角度,鼓励从新的侧面、关系切入,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独到理解。构思训练过程中可以就某一个素材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观察视角,撇开大众化的认识,凝练独到的主题思想。

2.视野的开拓。客观事物的联系不仅存在于局部现象之间,同时也表现在局部现象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上,要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具备开放的视野。把探索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整体和历史纵深,把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的心理活动历程与周围的现实环境连接起来。比如,最近两年,社会尤其是在青年人当中十分流行“恶搞”,如“名著”新编,完全颠覆以前人们心中的人物形象,一些酒店模拟伟人如等招揽生意,甚至有些酒店让员工扮演皇军招待客人等等。对此,有人认为,这可以培养中国人的幽默感,可以缓解生活压力;有人认为是一种流氓文化的甚嚣尘上;还有人认为应该立法禁止。作为身处其中的中学生,他们认识这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只要教师在主题提炼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疏导,完全有可能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多样化的认识视角,从而避免了单一的批判讨伐。

二、慎重选材精心加工

题材是文章中用来说明、表现主题的材料,是文章内容的主要成分,可以具体表现为作文中要塑造的人物,要描写的场景、要叙述的事件等。在构思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将经过选择的生活素材转化为作文的题材,具体应注意以下两点:

1.尊重人物自身逻辑。人物自身逻辑是人物的行为、性格的变化、事件的处置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启发学生在构思阶段贴近那些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情感反应,要能够让学生在选材的时候用心深入到人物、景物、事件中去,使形象越来越具体。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进入自由状态,从而使作文的思想意义自然升华。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千人一律的类型化选材,一方面有学生生活阅历的欠缺,也有思维定式的束缚。比如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写我尊敬的人,等等。作文题目虽然陈旧,看起来也很难有突破,其实只要启发学生用心去体味父母的言传身教,用心去感受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一定能够有不一样的感动与收获。我们要求学生尊重人物自身的逻辑,不要刻意去拔高、渲染或者是神化,否则,文章就会类型化、不真实。

2.贴近自然的生活形态。在构思中,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把与主题直接或不直接相关的内容进行爬罗剔抉,留下最纯净美好的、与主题最契合的内容,这其实容易使作文因为缺水而干瘪。生活是生动丰富的,贴近自然的生活,还生活本质的原生态,反而增加了作文的生动性与可信度。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片面地认为文章的生动是技巧的使然,实不知真实自然、贴近现实的描写才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

三、合理布局设计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构造。是文章内容的组织与排列形式。中学作文的构思教学更多的要从选择叙述角度以及理出流畅的贯穿线索两个方面下工夫。

1.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在构思活动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的作文组织过程中,应选择能够充分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真切刻画人物、显示文章思想内涵的合适的叙事角度,以保证所选择的材料能够以最佳的方式编织进作文的结构中去,创造出与文章内容和谐统一的构造形式。

2.理出流畅的叙事线索。作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它是主题或与主题相关的叙事发展轨迹,是把文中各个段落小节联结起来的主脉。流畅的叙事线索既可以使文章的结构在整体上呈现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轮廓,主题被嵌入在一个架构稳重,一以贯之的框架之内,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确文章各个部分内容的组合原则和起承转合、相互照应的逻辑关系。

上一篇:分层施教,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学生兴趣源于老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