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情景教学浅析

时间:2022-04-14 11:12:41

初中物理情景教学浅析

摘 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设法创设相应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认识、同化新知识。要达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样才能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一般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

初中学生课业任务重,加之学习的惰性强,学生很难一直保持学习热情,有趣精彩的课堂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探索求知的欲望至关重要。而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趣味情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好物理,爱上物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四方面论述了如何创设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方法。

一、生活情境,提升知识熟悉度

通过日常生活与自然现象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情境教学手段。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情境,学生基于之前的生活经验对这些情境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为物理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对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体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关于蒸发的知识时,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夏天到了,酷暑难耐,大家都深有体会,洗澡可以解乏祛暑,那夏天是洗冷水澡还是洗热水澡更凉快呢?再比如,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光现象”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大雨过后,明月当空,但路上还有不少积水,如果不想踩到积水溅湿裤脚,应该如何判断呢?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问题,促进自我思考。

二、实验情境,增强学生参与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感知和思维,并且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

作为物理教师不能消极等待,应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通过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或寻找替代性实验的办法,以保持物理课应有的浓厚本味。至于那种完全丧失物理本味,以在黑板上讲“实验”来代替物理实验的做法,是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不出高水平的物理工作者的,应彻底摈弃。尤其是在新课标中,更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根据中学生分组实验较少的现状,物理教师应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这样边学边做,不仅能增大物理课的本味,更有利于师生配合寻规律、学生积极练能力、课堂教学增效率。

例如在教学“显微镜和望远镜”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这样的物理情境既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又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它们的构成及作用,可以在课堂中花点时间做此实验。又如教学“电流的强弱”时可以安排在实验室上课,边学边做实验,有了电流表这一实物这种物理情境可以使学习使用电流表的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不做实验的物理课会让学生只见“理”不见“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物理课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多感官的参与满足感知的要求,为他们经验的获得和理论的理解创造了条件。如果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开实验,不同小组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发现,学生之间面对同样现象的疑问也各不相同,他们可以相互沟通,分享经验,讨论疑惑,促进交流。当然,不一定是教案上所规定的实验,教师应该多想些生活小实验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简单又具有可操作,例如,在讲到“压强与浮力”之大气压强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一个吸盘式的挂衣钩,演示挂衣钩挤压空气吸附于玻璃的实验,或者奖励单元测验获得第一名的学生喝一瓶饮料,在喝的同时向他提问,为什么我们用软管喝完饮料时,管子就瘪了呢?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来体验教学内容,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三、多媒体情境,延伸感官感受度

现在课堂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先进的多媒体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利用投影仪,借助幻灯片,录像录音等可以将很多教室无法操作的大型实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或者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知识通过动画、声音的处理,将静态的变为动态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观察对象的可见度,让学生的视觉范围得到延伸,同样能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笔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到“光现象”相关知识的时候,我会给学生播放“天狗食月”――月食的影片,展示整个月食的运动过程,让他们置身于其中观察。

四、故事情境,发挥主观能动力

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恰好有许多故事,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人文情境,去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故事或感受物理学家成长的心路历程。例如,在进行“力”的教学前,可向学生讲述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有一夜,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沉思,忽然一个苹果掉落到地上,于是他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后来他发现所有的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他发现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而这引力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有时教师可以先讲故事的前半段,给予学生某些启示或选择,将后续发展留给学生去思考,例如,曹操有个儿子,名叫曹冲,曹冲自小生性聪慧,有一次,东吴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这大象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曹操对众人说:“有谁能把大象的重量称出来呢?”结局肯定是曹冲成功将大象的体重称出来了,但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哪种方法是曹冲当时使用的,根据又是什么呢?A用秤称,B用船称等。或者在导入新课时,也可以引入一些寓言、谜语或趣闻,可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学习兴趣,不断探索求知。

初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学好物理一直都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将会一直致力于此,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龙舒芬.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物理问题的策略初探[J].新课程(教师版),2010,6:6.

[2]孙伟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情景教学的若干思考[J].

上一篇:例说“是否存在型”问题的几种解法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