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时间:2022-04-14 01:51:59

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生活化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既然科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科学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 小学科学

一、用身边现象去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新教材竭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科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科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科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科学,增强学生生活中的科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用新的理念去创设新颖有趣的生活化情景,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了热学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1)烧水的铝壶壶底有凸凹不平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圈起什么作用?(2)油炸食品时,油锅中滴入水滴会发生爆裂,并把热油溅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却没有类似的现象。这是为什么?(3)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为什么?(4)为什么许多电冰箱的后背都涂成黑色?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却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生活化的情境问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趣疑”手段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因素,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究。另外“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有“疑”的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把生活体验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对 “吸盘”有关的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常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问题,如:(1)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2)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3)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又如在演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中,在原来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然后用酒精灯对试管的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水已沸腾了,下部水中的小鱼却安然无恙。这些事例既配合补充了教材上的内容,又调动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三、用身边的事物去激发儿童的科学探究精神

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去充实教学过程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应该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这些活动的选取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编排。一个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

五、用开放性的课堂讨论去解决生活问题

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中让学生亲自用实际的农家秤,用两个不同的秤砣去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结果是秤砣小的称出的质量大,生活中的小贩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牟取黑心钱的。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景中,并能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学习热学有关内容及大气压后,提出问题:有人想买一个腌菜的坛子,要求密闭性良好, 怎样才能快速选出一个不漏气的坛子? 有位同学讲了他的最佳选择办法:先在坛子口的水槽中加上水,然后将一张点燃的纸丢进坛中,稍等一会儿盖上坛子盖,若槽中的水能被吸进坛子里面,说明坛子不漏气,否则坛子漏气,并谈了他的选择原理,全班学生看了他的演示都懂得了其中的原理。

总之,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科学教学的课改理念――“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教师就必须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真正体现 “科学就在我身边”,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科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作者简介:

瞿晋博,小学教师,本科学历,工作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上一篇:从音高、音强、音长浅析音乐审美中的联觉对应... 下一篇: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小学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