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育心于美”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14 08:41:23

论“育心于美”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提倡“育心于美”理由的阐述,表达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育心于美”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品质。

关键词 育心 美术教学 情感 品质 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这里我们说的“育心于美”是指的要把心理教育融于美术教学之中。之所以这样提倡是因为:

1这是当今社会对美术教学的迫切要求

现今社会,对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来关注了。这说明现代社会对心理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来加强烈了。 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说明,现在已是必须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了,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为了更好地解决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就要求我们把一切尽可能利用的手段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之中。 由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心理教育性。 这就是说我们在选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手段和资源时,要把 “育心于美” 的这种教学方式看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教育的方式。

2“育心于美”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在对校学生进行的心理输导时,完全可以实现寓心理教育于美术教学之中 ,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方面,这种方式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效果性。

众所周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看其情感方面是否健康。这是因为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因素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对正处于心理成长之期的在校学生来说尤其是如此。

有些品德不良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积极情感体验的。 他们受社会环境中不良习气的感染,引起对低级趣味的迷恋,而堕落下去。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对在校生着力培养其具有正确的‘人的感情’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情绪和情感对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积极状态时,有机体内部十分协调,他是愉快、健康的。相反,一个人处于不良的消极情绪状态时,伴随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不安、愤怒、恐惧、害怕和痛苦等。由于情绪而引起的生理变化,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可能会导致疾病。医学研究证明,情绪长期紧张是导致高血压、胃溃疡、结肠炎、偏头痛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一个身体不健康的学生其学业、生活的状况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势必导致其心态不正、行为不端,甚至违法乱纪。

事实上,实验也证明,情绪对动物的健康成长也有影响。将白鼠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九只,每只白鼠都同样放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内生活三十天。实验组的木箱两端在放置食物和水的周围装有电击设备,如果自鼠在饥渴时,必须忍受电击的痛苦才能获得饮食。这样实验组里的白鼠在实验期内寻求饮食时,都会产生恐惧的紧张情绪。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九只白鼠中有六只产生胃溃疡现象,而且其中有三只自鼠因胃部出血而在20天之后即告死亡。相反的,控制组的所有白鼠,健康如常,九只中没有一只患有胃溃疡现象。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在人们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有的人在不愉快时,总觉得吃了饭不消化,有堵塞的感觉。这就是情绪不良引起胃肌紧缩造成的。

上述实例说明,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中有着巨大的意义。由于在美术教学可以很好地营造一种美悦的、愉快的,甚至轻松的心理环境,这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识地控制和消除不良的、消极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正是因为美术教学可以营造这样一个无与伦比的优越的外部条件,所以,我们说“育心于美”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效果性。

3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情感的调节运动

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是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消除轻浮烦躁的心理品质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人,这一社会的动物,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人能通过活动认识这个环境,适应这个环境并改造这个环境。人在接触、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并不是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而总是采取一定的态度,有一定的主观体验的。如对某一事物或喜欢或厌恶,或恐惧或忿怒,或愉快或忧伤等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过程,叫情感过程。美术课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技术活动和技法训练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学习水彩画表现技法时,可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来调动学生的热情。 正是由于美术课中所含的这一有着大量动手性的实践性的活动,使得学生心理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同时,其情感过程也受到相应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的热情,也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乐趣。使学生通过对美术课的学习,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美术课中的技法学习常常需要学生反复的练习才能够掌握。 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观、耐心和细心性有着重要作用;当然,这也对起消除学习者的空想性、妄想性和烦躁性有着明显的作用。

4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

我们之所以提倡要高度重视“育心于美”,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优良性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育心于美”指的是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来实现形成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

例如:通过学生对米开朗基罗的学习,使学生为米开朗基罗的精神所震撼。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形象,这可激发学生去做一个有气节、有追求、有信念,敢于挑战困难的人。又例如:通过野外写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保护自然意识和崇尚自然美的心理品质。 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不会有精彩艺术作品出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学生用画笔描绘着自然的悠闲与美丽,心情放松了,情绪平静了,全身心投入到写生之中。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诞生了,学生感受到了自然风景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5自我教育心理与“美”的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与一个人是否具有优良自我教育心理是不可分的。大、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年龄期是形成具有优良自我教育心理的重要时期。 我们知道,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外界环境与教育条件必须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起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人的兴趣,既不是先天的又不是环境和教育机械地决定的。只有外界环境和教育条件变成个人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时,兴趣的培养才具有意义。生活实践证明,很多人可以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生活的领域中,培养一些积极有益的兴趣,克服不良的消极的兴趣。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加强起来。

我们说自我教育心理与“美”的思想是息息相关的,是因为:只有那些有利于团结的积极向上精神和思想,只有那些高尚的情趣和行为等等如此这样“美”的思想和行为才被我们人类认为是美的,是美德;人类社会一向把低级趣味和缺德的行为认为是丑陋的、可耻的。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很好地、便捷地、有效地实施“美”的思想的教育,进而推动学生良好的自我教育心理的树立。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业评价活动时常采用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在个人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活动报告。这种组织活动方式使学生能够用心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同学之间互助的真诚,形成了和谐,同学之间互助学习与竞争创建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的心理环境;在这种良好的、积极的集体式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以及自动、自发、自律的品质。在多次的小组学习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人格与心理,使学生渐渐地形成了自我教育的心理,使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概念,加上展览形式能体现学生成就感。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笔者通过对上文的阐述,给出了提倡“育心于美”的教学观点,其实可列举的理由远不止上述所给。

美术对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品质的作用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知。 美术及其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 现今在校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和美术活动及美术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告诫我们要重视“育心于美”的教学观点。

参考文献

[1] 李江蕊.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人文精神[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2] 郑川.红色美术经典的当代人文素养养成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

[3] 王希.美术教学如何体现人文精神[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

[4] 张英.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

[5] 何家福.美的美术”与“不美的美术”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6] 范志红.健康从原生态开始[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0).

[7] 周星.美育基础[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上一篇:浅议检察院监督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应用型高等学校广告学专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