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时间:2022-04-14 05:49:59

浅谈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67-01

【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化疗患者,选取经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为化疗药物外渗的11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100例化疗患者中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有11例,占同期化疗患者11%;11例化疗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操作因素等;1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患者均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结论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工作中,可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一定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化疗药物;外渗;原因;防治对策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1],但若发生药物外渗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理人员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十分重要[2]。为了降低化疗患者药物外渗的发生率,需要掌握其相关因素,针对性提出防治干预措施,我院随机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化疗患者,选取经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为化疗药物外渗的11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化疗患者,选取经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为化疗药物外渗的11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为48.5±10.4岁。原发病的诊断中,1例诊断为膀胱癌,2例诊断为甲状腺癌,3例诊断为肝癌,5例诊断为胃癌。临床症状为红、肿、热、痛,外渗时间均在5分钟以内,外渗部位直径均小于2cm。

1.2 方法:针对11例存在药物外渗的化疗患者的病案进行了调查,回顾性汇总和分析如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操作因素等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干预措施。

2 结果

100例化疗患者中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有11例,占同期化疗患者11%;11例化疗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操作因素等;1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患者均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3.1 化疗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的原因并不单一,较为复杂,其机理可以归纳为药物与组织细胞的DNA结合、抑制炎性细胞的生成及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受损。本组化疗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的比率为11%,且其发生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操作因素等,基本符合文献报道[3]。

3.1.1 药物因素:目前化疗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生素类、植物药、激素等很多种类,各种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反应不一,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等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药物外渗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药物外渗可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而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可可称为化疗中发生药物外渗的原因。

3.1.2 血管因素:化疗患者经常采集血标本或经常输液导致血管壁薄、脆,弹性下降,易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上腔静脉压迫征、肿瘤压迫、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血管栓塞等可增高上游血管阻力,易造成化疗药物外渗。

3.1.3 操作因素: 穿刺技术的不熟练导致一次给药多次穿刺且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选择血管不当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增加、针头固定不牢随肢体的活动针尖滑出血管、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或按压时问太短,药液沿针眼外渗均可导致化疗药物外渗,尤其各种穿刺技术不佳如针尖穿破血管等原因导致的损伤是药物外渗的直接因素。

3.2 化疗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的防治措施: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采取如下的防治措施,减少化疗患者药物外渗的发生:1)药物的选择要正确:①正确掌握药物的特性及用法,调整好其输入浓度及速度;②禁用接触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进行穿刺及拔出,用药前后可冲管、中间给药;静推时边推药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③浓度:不宜过高;④速度:不宜过快。2)血管的选择要准确:①产生强烈刺激或发疱性的化疗药物不适合进行手、足背血管输入;②长期化疗的病人,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③保护大静脉[4]: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④最好通过静脉插管化疗。3)要加强业务水平:①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②成功穿刺后合理固定针头,防止针头移动损伤血管;③针头拔出后针眼按压数分钟,直至无出血倾向;④进行化疗药物输入前要对采用血管进行评估判断其可用性。4)加强患者配合:①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②发疱剂滴注时,减少患者的活动;③化疗时如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5)紧急处理:①发现渗出,立即停止点滴,吸出药物;②局部使用解毒剂: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③局封:激素+利多卡因。6)外敷:①冷敷[5]:冰袋24h,最长3天;②药物湿敷:可采用氢考、MgSO4、2-4%NaHCO3;③中药湿敷:可采用金黄散、六神丸+蜂蜜。

本组11例化疗患者经分析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均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此结果表明,化疗药物外渗一直是医护人员及病人担心的问题,是影响化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工作中,可针对药物因素、血管因素、操作因素等多方面原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化疗的效果,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陈涛. 浅谈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25-26.

[2] 娄婷,黄幼含.肿瘤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与处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8183-8184.

[3] 李靖文,张鸿雁. 强刺激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处理. 齐鲁护理杂志,2006,06A:1037-1037.

[4] 王建霞.保护静脉与化疗.实用护理杂志,2005,11(12):2-3.

[5] 陈立芳,杜红,刘琼,等.1号消炎膏加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B):43-44.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

上一篇: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颅内原发三叉神经节细胞神经瘤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