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时间:2022-04-14 01:47:00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广大企业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其中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控能够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防范风险,从而帮助企业建立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045-01

自2001中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国内的企业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与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国际上,美国在1992年就由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强调内部控制过程性,为现代企业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完备的理念和框架指导。英国1999年了《内部控制框架报告》,要求根据英国的法律环境和公司治理特点,建立风险导向、具原则性及框架指引性的内部控制指南。在我国,许多知名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先后探索和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模式。如宝钢集团创造性的探索并建立了具中国特色、上海特长、宝钢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通过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创新,建立了链式财务委派模式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控制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核心。一个成熟的企业必须实施规范化管理战略,这点从本质上说还是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作用。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自身内控机制不完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把内部控制简单认为是对成本、资产和会计制度的控制。企业员工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对内部控制制度只是被动的了解和接受。这样也就导致了内部控制系统自身相互约束、相互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了管理层次的混乱,权利分配的混乱,形成恶性循环。

2.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低,而且不够重视对员工素质的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由于缺乏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外部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经营者素质不高。加之不重视把企业员工的道德、知识、技能与企业文化对接和整合,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合力。

3. 对企业经营遇到的风险缺乏有效控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诸多风险,如经营策略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灾害风险等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专门的风险研究与管理机构和团队,这样对于潜在的风险无法实施科学、及时的判断,导致企业缺乏较强的风险控制力 。

4.内部审计体系不科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有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履行其本质的职能。而且内部审计多数是由自己的财务人员来完成,造成会计人员分工中相互制约原则得不到真正落实,设置账外账,隐瞒亏损,虚报利润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人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审计知识、能力不高,无法正常履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而且而且审计部门通常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权威,致使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得不到有效实施。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一般包括组织结构控制制度、授权批准控制度、实物资产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度等。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本企业发展的特点,结合内部控制理论,建立起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不断得到完善,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操守和管理理念。从知识与技能、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通过把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员工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助推力,内部控制系统才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

3.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建立严密的网络管理系统。随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全面的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业务决策效率。

4.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应对部门或团队,对企业在管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研究和提前预判,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企业运营能够正常进行。

5.认真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强化监督职能。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而良好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一要重新设计和定位内部审计,确保其在日常工作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要加大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三要更新内部审计的方法,根据自身企业或部门的特点,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以便充分发挥现代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和服务职能。

作者简介:赵 弘,现供职于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上一篇:拓宽现代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 下一篇:历史教学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