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真正成为思想的载体

时间:2022-04-13 01:44:57

让语言真正成为思想的载体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阅卷直击与备考策略

命题人选择了两则层次不同的材料,第一则材料从学生个体入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捕捉写作的灵感,寻找写作素材,写出个人的生命体验。这则材料保证了每个学生有话可写,适合写记叙文,属于低一级的梯度,但是也较容易流于平淡,泛泛叙事。第二则材料则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样一个宏大的视野,写作角度的确定、素材的搜寻都有较大的难度,比较适合写议论文,适合于那些眼界开阔、思维灵活深刻的学生。两则材料如果压缩一下关键词就是:“随着增长和成熟(行走――进步),梦想和快乐远去(消逝);随着社会发展(行走――进步),灿烂的文明被湮没(消逝)。”一是“个人”的历史,一是“社会”的历史。

材料中第三段文字是对上面的总结,更是对写作走向的引导。“行走在消逝中”是对上面两则材料的概括,“行走”是“成长、发展”,是事物“生成、扩张”的状态,“消逝”是“流失、远去”的状态,二者此消彼长、相辅相成。“既有怅惘,也有旷达”是写作角度的导引,暗示写作的重点不要仅仅放在现象的陈述,更要表明人面对“行走在消逝中”的现实应该有怎样的态度。三段话为考生构建了一个比较开放的思维空间。

如果说写作空间的构建体现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的话,那么,“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则是“收”了,要求考生一定要以这两则材料的感想作为思维的起点和限制。“有放有收”是今年浙江卷处理较好、不同于往年话题作文的地方,是对话题作文的一个很好发展。但在阅卷过程中看到了很多词藻华丽却缺少真性情的文章,不能不说是一种恶劣的倾向,考场作文中唯有“以我手写我心”才能真正写出色的好文章,下面从今年浙江省两篇考场作文的比较中来说一下。

一类标杆文

楼间流年

浙江考生

我们的楼房,排排耸立,以西方的形式。刚硬的线条,不加雕琢的框架,是亚里士多德严谨的论述;明亮的大窗,宽敞的空间,是中世纪教堂传出的颂吟;卷曲的帘幕,褶皱如浪般起伏的床巾,是莎士比亚仲夏夜浪漫的遐想。我们以西方的姿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驻足,驻足在富丽的幻想和精神的迷醉里。而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古建筑,正带着五千年的回忆消逝,消逝在历史中。

我来到尘世的一角访你。你的红漆剥蚀,朱檐挂网。不再,你如历史鼎盛时的红颜韶华不再。我抬起头,任破碎的阳光重重砸在脸庞。仰望,如稼轩望到你残落的容颜。杜鹃声切,长门宫怨;纵然千金买取相如赋,徒留旧人哭。时间的流带走武帝的功绩,你的金屋;你的歌还在萦绕。怨在重楼。

我缓步攀登,遗落了一级级空荡的跫音,像岁月之鞭驱赶历史的车轮,辗过一个王朝的衰亡。大军兵临城下,有义勇如汉景帝,成就稳固的帝业;亦有昏庸如陈后主,自弹着《玉树花》,任泥沙滚滚,湮了雕梁画栋,埋了万里江山,葬了人民对一个王朝最后的信心,民怨如在耳畔。恨在重楼。

我且停且行,抚过这些历史的积淀,不觉来到楼顶,恍如华夏行到了盛唐。唐明皇创造了一个盛世,无论是物质的富足抑或精神的满溢。而一切升到峰顶的事物都有掉落的危险。当李隆基携着杨贵妃恣情霓裳复六幺时,佞臣的心已在膨胀,并终化为一场骇人的波涛,楼上歌舞升平,楼下草木萧萧,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象。悲在重楼。

我披开绣闼,俯视雕甍,景随境迁,千年的情未改。登楼,从为赋新词到览尽世间愁,我的心随你起着波澜。落日,鸿鸣,无论是辛弃疾,还是柳三变,或更古的王粲,愁是系在楼上的千年的解不开的结。为了楼的禁闭结构,我们民族的心也为之闭了千年。愁在重楼。

就是这样一种建筑方式,维系着东方从始至终的怨、恨、悲、愁。这个封闭的意象,随着历史行了千年。当它终被实用主义的西方思维所取代,或者说终于在物质形式上停止了前行,我们不必感到恐慌。因为,它已深入多少代人的骨髓,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认同,锁住了东方人善感的心。远去的,消逝了;一切珍贵的,却在行走中积淀,并蓄势着华夏文化下一次在世界范围的振兴!

梵志献花问佛,佛曰:“放下。”

楼,正如一切普遍意义的事物,它放下了陌上的繁花似锦,放下了章台的翠柳荫荫。放下的逝了,而它本身携带着的文化,却在消逝中前行。

评点

文章运用了一字经纬法。作者借一楼演绎中华的千年历史,观照民族的文明文化,比较东西方的价值取向,一个楼字,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并在走向中预示民族的走向,如此深邃的思想,借高超的谋篇传达出来,在今年的浙江卷中并不多见。

写作上,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思想积淀与不凡的见识修养,思接千载,视野万里,打破古今时空,审视中外文化,信手拈来,都是一些典型的事例,从汉武帝到陈后主到唐明皇,从王粲到柳三变,到辛弃疾,从司马相如到梵志,笔锋所及,皆是素材;归纳分析,均含深理。在行文中,作者还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并不是为文采而文采,而是以自己的感悟为主线,在布局上体现了匠心。作者由观楼到登楼,在登楼中感悟传统文明的消逝,进而思索:远去的,消逝了;一切珍贵的,却在行走中积淀,并蓄势着华夏文化下一次在世界范围的振兴!进而以梵志的话为契机,由眼前到将来,进一步深化了题意。在登楼的遐想中,作者由现象到本质,领悟了怨、恨、悲、愁的情绪,并归结到楼“封闭”的意象上,严谨巧妙。

下面借浙江省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也给广大考生提一点希望,其大意如下:这几年出现的“文化作文”(也称三段论、模式化作文)有“以不变应万变”和宿构之嫌。“开头+几个文化名人的例子+结尾”是这类文章的基本形式,这种“文化作文”,无论你出的题目是否与文化有关,它都能把话题转入历史文化名人上去,考生只需准备几个文化名人的例子即可写成一篇文章,这大大降低了考场作文的现场意识,也就不能够体现考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当然,这并不是说作文时不能引用名人事例,而是希望学生在引用名人事例时要契合作文题目,并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想法,使名人事例为我所用。

考场问题文

行走在消逝中

浙江考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声叹息,是在感叹人生的短暂,还是时间的易逝呢?

还是希望有一天,这奔腾的大河,可以停止它的永恒不息的流动?

也许,这不仅仅是一声叹息,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慨。

两千年以后,感慨的河流还在奔腾,人们在钢筋水泥中过着忙碌、快节奏的生活。生命不是一点一点消逝的,却更像是汹涌而去的。

也许我们要遵循着命运的齿轮,一遍遍的旋转,消逝了的,却永远不再回来。

对于易安来说,生命大概是在一个转弯之后一点点被侵蚀了,消逝,灰飞烟灭了…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易安开始南下逃难,从此辗转奔波大半生。她也曾经历了少女的天真、美满的婚姻。然而在这一年,所有的幸福和美满开始慢慢地消逝,远离她……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蕴涵着多么深沉的故土沦亡的悲痛和纯真挚灼的爱国深情啊!

这个柔弱女子,就这么跟随着自己的丈夫沿着长江流亡,她在对丈夫临阵脱逃的事上表现得大节大义,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他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于是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再婚。

李清照带着她与赵明诚共同收集的文物,继续用心编写《金石录》,不想张汝舟是个虚伪的小人,妄想占有她收集的文物,占有她的思想和灵魂。在失败之后对她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无奈只下,李清照要告发他的欺君之罪,但按照当时的法律,她必须得坐两年的牢。她是何等刚烈的人,她受不了张对她的精神奴役。

于是离婚。

苦难在折磨着她,爱情的失败无疑给了她巨大的痛苦,再加上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她已被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她在孤独中度过了她的晚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回到杭州的这一年,李清照已经五十多岁,此后,便一直居于杭州,寄住在弟弟家中。

老寡孤独,依附弱弟,心中自是凄苦。弟弟常常要远赴任所,离别与重逢之间,多少滋味涌上心头。于是有了一首《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

秋风萧条何以度?

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词诵奇句。

盐絮家风人所许。

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

在送别和相逢之间,经历了多少困厄和坎坷,心里积藏多少辛酸和痛楚,世事变迁,人渐老迈,年老体衰,如此不堪,无限辛酸与血泪尽含于“憔悴”语中。那抛洒不尽、“一似黄梅雨”的苦泪,倾诉的,不就是清照晚年心境的凄凉痛楚么?

易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可是却没有让她安定,心安。这一生,她都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行走在凄凉的消逝中……

评点

考生对李清照的人生相当熟悉,挥毫之间,勾勒了李清照的悲惨遭遇,语言流畅,行文大气,并能信手拈来诗词为我所用,字里行间渗透着浓烈的感情,文章也注意了点题,写作功底很不错。但对照文题,我们会发现,文章将重心放在了“消逝”上,却忘了另一个重点词语――“行走”,文章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作者的口吻记叙的,完全抛却了“行走”的意思。

这种作文在今年的考生中仍相当普遍。这表明,学生写作时并没有注重思想渗透,理解题意只求浮光掠影,不求深刻全面,而具体写时,动辄借历史人物说事,不联系现实,不表达自我,文章的观点,不是来自于自我感悟,不是自我思想的外露,往往是贴标签式硬粘上去的,总给人材料是材料、观点是观点的感觉,没有做到水融地化为一体,非常生硬。文章所缺少的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感情的,逻辑的,内在的。作文虚化、泛化的倾向极为明显。这种倾向只能助长学生的虚假文风,在今后的作文中亟须改变。

文章如果按当年李清照的路线“行走”一遍,在“行走”中引出李清照一生的经历,借以传情达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相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上一篇:高考安徽卷作文阅卷综述及备考指导 下一篇:高考江苏卷作文阅卷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