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时间:2022-04-12 05:01:03

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摘要]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要转化学困生,教师要改用新的教育方法,优先面向学困生;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要优化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评价机制。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数学学困生”,即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为了大面积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农村的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家庭、教师、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有智力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原因。学困生的成因就其自身来说,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通过对多年来对学困生的分析了解,发现他们都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的缺乏兴趣,求知欲比较低,意志也非常薄弱,特别是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只要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相对繁琐,或者尝试了一次失败,甚至听到是比较难的题或题目较长就会产生畏惧情绪,缺乏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经过调查发现,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运用不当是影响学业成绩的一个因素。初中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差,往往是课上不认真听课,课后无所事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导致数学科的成绩下降。

3.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人们通常都会用升学率来衡量教学质量,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帮、教和转化,从而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在教学中学困生往往受到冷落,上课时很少受到关注。教师教学的难度与进度只适应班上数学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学生的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使得本来在学习品质和学习积极性方面较差的学生变得更加消极和被动,从从而导致他们怕数学、厌恶数学,最终放弃数学。

4.缺少成功体验

数学学困生通常是怕解题、怕动脑筋,一旦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数学成绩一直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数学学习就变成了一幅沉重的负担,长期处于困惑、苦恼或失望之中。沮丧、自卑、抑郁、退缩、被动的情绪体验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想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那么,怎样优先面向学困生呢?对学困生要从进校开始抓起,从最后一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重点也应该是学困生;课堂提问、实验和演示也应该主要找学困生;作业检查、指导和批改都要学困生优先。

2.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很多学困生在数学课上都不能集中精力,所以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梯度的题目,先让几个比较上进的学困生来回答简单的练习题,同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编制试卷时,也应该出些让学困生能够解答的基础题,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困难生很多都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告诉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下去,这样的归因,可以引起他们对预习和复习习惯的重视,并自觉地加以培养。

4.成立学习互助小组

充分发挥数学优等生的作用,在班级成立数学科学习互助小组,即班级里的每个数学科优等生跟一个数学学困生“结对子”。平时,学困生在学习上有疑难问题时,可以跟优等生请教,从而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率。

5.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从学习上到生活上,都要关心爱护学生,作学生的朋友,平时教师也要注意多用和蔼和激励性的语言等,目的都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他的老师是一个可依赖的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利用多种教育手段与措施,来激发和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一些教育手段可以辅助教学,使教学变得更有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困生制订学习目标,如果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话语和物质小奖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课程,把静的教材变成了动态,让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这样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困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知识。

7.用“赏识”教育,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赏识,对于后进生来说,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经常被训斥、讽刺的学困生,利用他们的一丁点进步,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他们将会得到很大的精神需求,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知道“我能行”。为了让他们维持这种积极的心态,上课时应该让学习的内容尽量简单、通俗一点,让他们都能主动地参与思考,动手操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8.教学评价个性化方面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好与不好,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表现能得到老师赞扬的评价,学生就会有被赏识、重视的感觉,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部给予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结语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于转化学困生的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极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教师的付出定会得到回报,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整合 下一篇:浅析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