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探究

时间:2022-04-12 09:19:59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探究

摘要:在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下,外资开始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在新形势下,我国零售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零售业需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新据点,了解并逐步渗入市场,与当地文化、风俗相结合。在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实现零售业的国际化。

关键词:零售业;企业文化;本土化

一、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零售业一直在探寻着走出国门的新契机。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著名的企业开始将触角延伸到异国他乡,诸如上海华联等,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一些零售企业异军突起,如国美电器在海外创下不菲的业绩。

中国零售业海外拓展的成功经验所带来的象征意义远远优于其实际意义。毕竟,海外市场的成功并不是一国一地方的得失,更在于的是海外市场的总体布局。中国零售业在与国际化的零售业巨头竞争的同时,也不断地汲取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新鲜企业文化,这对于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另外,其可通过与国外机构的发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中国零售业的全方面发展。

本土化是中国零售业取得海外市场的必经之路。在进入目标市场之前,企业需要花很长时间做相关市场调查和前期准备工作,使之符合当地市场的竞争特点。如果一味地奉行国内的生产经验模式,与当地经营惯例不符,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中国零售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一)重点瞄准市场转轨国家

在国际市场上,对国家的划分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规范,由简单传统的三类国家变为新形势下的五类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转轨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市场上,最吸引人眼球的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如印度、中国、越南、泰国等。

(二)采取区域快速集中战略

区域集中,使得原材料等的配送更加及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通过不断扩展区域内的连锁店的数量,缩短了各分部之间的配送时间,快速提高了物流的配送效率。再者,分部之间的联系紧密,合作密切,无形中给新进入者带来了进入壁垒。然而,区域集中度的提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加大对广告的投入,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宣传的效果。

中国零售业应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在国外实行“现金流分店”,在国内实行“成长型分店”。具体来说,在国外市场上,大规模地开设分店,首先占领国外市场,获得相对较高的市场成长率。在国内市场上,稳健地实现经营绩效,获得较为稳定的现金流,从总体上提高了国内零售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

国际化进行的前提是本土化的成功实行,本土化是国际化进行的基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是由本土化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同时,国际化是本土化的延伸,只有国际化的理念和标准的管理模式得到贯彻,企业的本土化才有意义。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中国零售业才可能打开国外市场,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现今,中国零售企业,应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文化的具有特色的经营模式。遵循本土化的原则,企业的店铺业态较之前将获得更有利的投资效应。

一般来说,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面临新的要求,必将有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实现本土化的要求,充分具体的市场调研是很重要的工作。在打入国外市场之后,需根据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整公司的制度建设,促进公司的和谐统一地全面发展。在这种要求下,即使零售业国际巨头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的零售业发展尚不完备,百货零售店几乎雷同的服务,并没有突出自己独特的经营风格。雷同的店面,使消费者失去消费的兴致,最终使零售百货业失去了巨大的市场。具体分析来看,中国零售业仍旧缺乏品牌意识。品牌的概念应该被推广,而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内部。品牌效应能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获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

另外,企业应加强自己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员工是企业获利的根本来源,有效及时的激励可以让员工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促进最大潜能的挖掘,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高度一致。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可极大程度地促进顾客的消费满意度。企业只有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将员工管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切身体会员工的真正需求,满足员工的切身利益。

并且,企业应做到不断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为消费者提高优质低价的产品。中国零售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知识在零售运作中的地位,加大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全美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借鉴。

综上所述,我国零售业尚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零售业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仍值得我们高度期待,信息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管理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肖艳.关于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2、姜鹤.实施连锁经营是我国零售企业的必然趋势[J].商业研究,2002(6).

3、邹时荣.中国商业面对FDI挑战的路径选择与政策保障[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2).

4、靳医兵.自有品牌――未来商企的制胜法宝[J].中国商贸,2001(9).

5、朱胜勇.电子商务在连锁超市中的运用[J].北方经济,2005(4).

6、贺继红.中国商业企业自有品牌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0(3).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上一篇:外贸依存度过高形势下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下一篇:唐山生产业的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