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尝试

时间:2022-04-12 09:11:27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尝试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对教师辛勤工作最直接的肯定。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要利用好课堂40分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高效地学习。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设计宽松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的讲授法,以小组讨论、情景设置、问题提炼、归纳总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精心设计数学练习,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基础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在设计练习时,要扣住数学基础知识,不要抛开教材的基础去寻求偏题、难题。设计练习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意义而又有一定规律的典型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尽量做到举一反三,一题多用,让学生练而有效,触类旁通。根据学生的知识、智力层次不同,可以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基础部分,而选做题则重在培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启发学生用心思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比如,在组织学生做口算练习时,除了看题算外,笔者常常用听题算和抢答等形式。用这样的形式时,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很少有人出错,效果出奇地好。

注重课堂管理课堂组织管理地好坏,不仅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更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即使课准备得再充分,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听或不愿意听,而教师却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课堂质量就无法保证。所以,要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听懂一节课的前提,从开学的第一节课起,就对学生提了两方面的要求:认真听课,每个知识点只讲一遍,不会重复;学会听同伴的发言,学生因年龄小通常只注意听教师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除了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外,在课前、课后,还要十分注意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反思总结等良好习惯。要求学生作业工整,讲规范,符合要求,按时上交作业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辅导后进生,要把握3个优先。1)优先提问,难题问好生,基础题鼓励后进生积极举手,给一个锻炼的机会,促使他们认真听讲。2)优先批改作业,重视错题订正。不管再怎么忙,笔者都优先批改后进生的作业,找出做错的原因,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要坚持检查他们改过的错题,改不对的重新改,直到改对为止。3)优先辅导后进生。后进生一般都比较自卑,一般都不主动问教师问题。针对这一特点,笔者经常主动问他们:“这节课听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地方?”利用每天的空闲时间给后进生补课,或者课堂中在教师身边完成作业,或者用结对的方法,一个好生帮一个后进生。

在辅导后进生时,还要注意的是持之以恒。数学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有一环知识脱节,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再去补难度加大了。还要让后进生之间形成竞争的趋势,给他们每个人都确立一个竞争对手,让他们互相追赶。如在做练习时,笔者常说:“快做,谁谁已经开始做了,我看到他做的又快又好。”考试结束时,笔者会私下里和几个学生谈心。这样一来,许多学生每次考试、作业不用笔者去比较,自己就去打听了。

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有热情和责任心,投入精力和时间,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借鉴优秀教师说课、评课,总结成功教师的教学经验,吸取先进的课改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水平。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也包括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反思,对凡是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一番认真的思考,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反思之后改进教学行动,一边教学一边反思,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会反思,就有提升发展。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只有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在课内优化教学,提高效率,在课外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那么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赵村学区)

上一篇:渗透政治课教学的“读、讲、议、练” 下一篇:“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