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四忌”

时间:2022-04-12 01:27:23

[关键词]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作为群众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事实公开、传播迅速、影响面广、披露深刻等优势。但要真正做好舆论监督,使其收到实效,绝非易事。它不但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强的职业敏感,而且还要具有求真务实的舆论监督工作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四忌”。

一忌以职谋私。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质特征是客观真实。舆论监督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尤其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以职谋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舆论监督重视程度的不断升温,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日益攀升。社会上出现了群众遇到不平,想到记者;企业遇到难以破解的经营阻力,求助记者;甚至一些亲朋好友遇到畏难之事也纷纷请素有“无冕之王”称号的记者朋友帮忙。权利滋生腐败。随着,新闻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新闻队伍中也就难免出现一些为了自己的私利去监督、为了人情去监督等以职谋私问题。这些变了味的监督,不但有损于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且还会给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带来很多麻烦,更为严重的甚至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为此,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必须坚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任何私心杂念去行使手中的职权,切忌以职谋私。

二忌说过头话。舆论监督要慎之又慎。几年前,一家新闻单位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刚刚步入新闻队伍的年轻记者,在乘车途中发现车上管理混乱,存在着严重的脏乱差问题,立即写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的车班见到这篇稿后,集体到报社上访。他们上访的主要理由,就是抓住了报道中的过头话。报道在提到车上脏乱差时称:“两车连接处烟头随处可见,痰迹成堆。”上访人员,就拿报道中的“痰迹成堆”说事,认为这篇报道不真实,不准确,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虽然这篇报道主体事实是真实的,记者也没有什么个人目的,但是,就是报道中的一两句过头话,引起了一次不必要的上访,给报社造成很坏影响,这位新职人员也因此受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为此,舆论监督要特别注意用事实说话,语言表述要准确无误,切忌形容词、过头话。

三忌偏听偏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由于采访不细,偏听偏信,被送上被告席的屡见不鲜。1983年《民主与法制》第一期,刊发了这一杂志两位记者采写的《二十年疯女之谜》。这篇报道说的是“疯女”并非真疯,是在她的丈夫出于某种卑鄙企图的引诱和威逼下的伪装,所以是蓄意迫害。然而,疯女之疯,乃是积10余年治疗所认定的,经治的医生有一二十位,积累的病历据说有数尺厚。而这篇报道的依据,仅仅是疯女的诉说。报道发表后,“疯女”的丈夫将两位记者告到法院。最后,两名作者以诽谤他人而分别获刑,被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半和一年。据悉,两位获刑记者,都有高尚的敬业精神,他们采写和发表此文的正义动机无可怀疑。但由于他们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对所要报道事实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结果导致如此严重的恶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舆论监督报道,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更加全面、更加谨慎,绝不能偏听偏信。

四忌妄加评论。舆论监督要收到预期效果,不产生分歧和疑义,必须严格遵守新闻规律,坚持用事实说话。2007年《工人日报》刊发的七台河“一一・二七”矿难周年祭《李毅中质疑:为何还没人被究刑责?》就是舆论监督用事实说话的典型范例。2005年,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一起爆炸,造成171人遇难。可事过近两年,责任人却没得到处理。在事故两周年临近之际,记者以高度的职业敏感,盯住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为此再次赶赴事故现场一事,采写了这篇舆论监督报道。报道导语开门见山写道:“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今天再次质疑:‘一一・二七’事故发生快两年了,移送司法机关的10多名责任人,为何还没得到处理?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如何判刑等都应该向社会公布,希望早点把处理结果透明地公布。”接下来的正文是: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表态:“造成矿难的主要责任人移交检察院后却还没有得到处理,逍遥法外,怎么得了?不能睁只眼闭只眼,要好好查!”……这篇报道通篇没有记者对此激烈的话语地及对当地政府和煤矿企业进行直接的批评和指责,更没见记者就此发表一句义愤、感慨和评论。它通过选择权威人士的直接引语,说出自己潜在的观点,让被监督者感到潜在压力并必须做出回应。报道见报当天, 众多媒体、互联网转载,网友评论2 000多条。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不了了之。随后黑龙江省政府、最高检、国务院安委会派员调查,众多媒体跟进,拖了近两年的案件很快开庭审理,有关责任人全部被究刑责,办案迟缓人员受到处分。从中不难看出,舆论监督取得实效的关键,并不在于记者在报道中如何用激烈的话语对所监督的事实进行指责、评论,而重要的是要尊重新闻规律,用事实说话。

上一篇:运用CI战略打造城市电台品牌 下一篇:浅析演员与剧中人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