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

时间:2022-04-11 11:55:56

浅谈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

[摘要]职业院校是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教学改革应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认证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

[关键词]一体化 教学 改革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而且一定要突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为此,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院校必须要加强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认证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

一、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体化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场地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一体化教学能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习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习课的重复,使理论教学更有针对性,实习教学更紧密承接理论内容,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意义在于:

1.一体化教学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感觉较难入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体化教学,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弊端。它是在一体化的教学场地进行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题理论上需要什么补什么,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操作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升了“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教学及教研教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优化组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动态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体现三个特点即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一体化、多种教学资源的一体化和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体化。

3.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和实习课题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课题难度较大,B层次的课题难度适中,C层次的课题难度较为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和教学,同时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二、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一体化教学必须具有以下几点:

1.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根据教学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制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

2.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打破学科体系,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设计教材单元或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业现实、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的多元叠加、灵活组合的模块化教材,编写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的教材。

3.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即能满足理论教学需要,又具备技能训练功能“工学合一”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创设趋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环境,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实习车间、企业”转变;做到“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徒弟合一”、“教师师傅合一”。

4.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三、建立一体化教学质量管理及评价认证体系

1.健全课程管理、课程实施情况评价、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水平评价制度。建立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专业教学标准;以教学条件、教学水平为核心衡量办学实力的教学评估制度;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使用为重点,检查教学执行情况的教学督导制度;以学业课程成绩登记、参与竞赛及获奖登记为主要内容记载教学过程的教学登记制度;以课程统考抽查、教学现场巡查、企业认可度调查、课程认证为方式认定教学结果的教学评价制度。

2.完善教师培训、管理和评价制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研修培养、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一体化教学骨干。建立校企教师互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切实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熟练掌握教材教法。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之间、家长学生、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评教评学、学生访查、水平竞赛、教学巡视、教学检查等方式的教师评价制度。

3.建立学生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采用“理论+实操”的一体化考试,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综合岗位能力为主的综合化考试,建立相应的分段考核制度,要加强学业管理,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过程开放、评价方法多样。以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为依据,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业证书制度。通过开展课程认证和过程化考核,做好职业技能鉴定与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的衔接。

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分析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教学型向课题模块式”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一体化教学场地、企业”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体现“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潜江)

上一篇:中职养成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营销策划”课程结构与实践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