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外接软件项目的过程管理

时间:2022-04-11 09:13:32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外接软件项目的过程管理

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市场承接工程项目是高职教育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项目任务和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学院软件所承接项目结合班级与项目管理,探索高校软件项目管理办法。

高职院校 外接软件项目 以就业为导向 项目管理

1 前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这同时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高等职业院校由教师带领学生主动面向市场承接项目,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宽其就业机会。

高等职业院校在外承接项目有极大的难度,而获得科研项目后如何有效地组织研发保证项目圆满完成是院校能否持续对外承接项目工作的关键。外接项目有质量要求,更有完成时间的压力。如果项目过程管理不好,造成超出预算或延期,将为以后对外承接项目工作带来困难。下面就以本院软件所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软件开发项目为例,谈谈外接项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办法。

2 外接项目过程的有效管理

高校外接项目有其特殊性,整个过程管理不仅包括项目管理,而且学生管理也应融入其中。在其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项目要求有项目完成时间,如何在不影响老师上课时间及学生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在项目合同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2)项目过程需要与用户讨论具体的需求细节,而项目参与的老师及学生没有时间参与讨论,如何才能尽快沟通及传达?如何保证团队开发?(3)老师及学生的科研项目经验少,如何弥补?(4)学生不同于公司员工,如何在项目过程中提高其积极性,使其自觉具有团队开发精神?

我们建立了“公司+班级”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参与项目开发的学生由在校学生向公司准员工的心理转变,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并逐层次提高其技术水平,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过程及最终完成。也从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工学兼备的优秀人才。

2.1项目开展前的管理

1)组建项目学生队伍

组建专门的项目学生队伍。建立相应部门,选拔校内相关专业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建学生项目队伍,按专业及兴趣方向分为专业兴趣小组。并从中选出学有余力、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学生管理干部,负责此团队的项目学习、相互交流、课程协调等日常工作,以班级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

2)分配项目学生练兵

根据学生总体技术水平,由教师拟定项目学习计划,按计划分配学习项目(可以是以前真实项目,也可以是模拟项目)让学生练手。项目要求需求明确,规定使用编程语言、代码规范及完成期限,并在规定期限时间对学习项目进行一一答辩。学生做学习项目过程中,不仅会运用到在课堂学习的内容,同时会遇到未涉及过的内容,激发其主动找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其项目完成的成就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完成学习项目过程中,不仅提高其软件技术的能力,还提高与别人沟通的能力,项目总结的能力等,为团队开发真实项目打好基础。

2.2项目开展中的管理

项目安排按“专职项目管理+兼职课题教师+学生”的三级人员结构进行管理。

项目时间安排为课余开发和全封闭开发相结合。尽量利用老师及学生课外时间来研讨项目所涉及技术,完成各自分配的项目任务;在开发关键时期,项目成员集体暂停课程全封闭开发,提高项目开发效率,项目完成后,再安排学生集中补课,尽量做到课程与项目两不误。

安排专职项目管理人员。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作用是在客户和项目开发人员之间起沟通及传达的作用,要求必须是具有项目开发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良好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有耐心,对项目有整体及细节上的认识,有能力辅助老师及学生进行开发,以弥补老师及学生的项目经验的不足。

1)设计阶段

老师及学生的科研项目经验不足,正常课时占用时间多,在时间上无法与项目用户进行需求直接沟通,在此阶段也无法过多直接参与。而项目质量的好坏,项目前期充分的需求了解及完善的系统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此阶段安排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的系统架构设计人员紧密结合,是项目设计能成功完成的充分保证。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配合用户在确定的时间进行需求沟通,对需求进行细节上的了解;与专业的系统架构设计人员进行需求讨论及协助设计,了解项目整体及细节需求,并掌握系统整体设计思想及架构,为开发阶段进行项目指导铺垫。同时,在此阶段安排老师和学生并行学习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编码技术,并开发部分公共的功能,为在开发阶段顺利完成开发任务打下技术基础。

由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与系统架构设计人员共同完成数据库设计及功能模块的设计,用简单明晰的文字构建项目详细设计文档,表述出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要求及输入输出。

2)开发阶段

老师和学生前期没有参与需求分析与设计,如何能够有效率有质量地进行开发?设计阶段构建的项目详细设计文档起决定性作用。此阶段先由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对开发成员整体需求介绍,使开发成员对项目有整体认识;再由管理人员分配功能模块,一对一讲解所分配的功能模块细节,提供给开发成员相应的模块设计文档,并对其详解。

通过以上语言及文字上的沟通,保证系统开发前开发人员对需求理解不产生太大偏差;而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应能提供随时随地的项目解释及指导。

时间安排上,此阶段为项目开发关键时期,需项目成员积极参与与沟通,依项目进度,可安排全封闭开发,保证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与开发成员之间的无缝沟通。

项目开发后期,进入开发测试阶段,除开发成员自测功能模块及交叉测试外,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需完成整合测试的工作,在测试中发现的由于开发经验不足、需求理解不透而造成的业务功能偏差,在此阶段及时指导,将大大提高项目成员的开发能力,积累开发经验。同时也保证了项目的最终质量,降低开发成本。

3)试运行及维护阶段

项目开发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要充分利用试运行期间与用户直接沟通,用户的最终需求确定及修改多是在这个期间提出,在此阶段安排专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及一至两名开发成员在固定一段时间驻扎用户单位,与用户无缝沟通,要求选定的开发成员熟悉整个系统,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思想,对用户提出的需求修改,在短时间内组织项目成员做出修改,提交用户再次试用,用户在反复试用过程中,将会不断提出问题,项目成员也应及时解决问题。在这种反复的需求修改及代码修改中,使代码完善,更加符合用户的需要。此过程不仅提高项目成员的快速编码能力,而且能锻炼其项目服务的意识,掌握与用户的沟通技巧。

试运行过后,项目进入维护期,在此期间固定安排一至两个项目成员跟踪本项目的维护。在进入维护期前,建议用户搭建远程连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对用户在此期间提出的问题能做到立即响应,对开发方也减少了项目维护成本。

通过项目开发及维护的学生,将会积累一定的项目经验,真实项目的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零适应期,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2.3项目过程后期管理

每个项目都有较长的维护期,对这一时期的项目主要管理问题在于学生的新旧交替上。每一年都会有学生成员面临毕业离开学校,如何保证前一届学生毕业工作了,后面的学生成员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的维护?”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模仿军队的管理以旧带新,对每一个项目的后期维护都安排老成员和新成员都参加,保证在前一届学生毕业之前,后一届学生就能承担部分项目工作。

为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对外软件项目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团队的延续是必不可少的。院校成立专门部门承接项目,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就会像磁石一样,吸收大量有志于毕业后在软件行业发展的优秀学生源源不断地加。

3 结论

本院软件所采取班级+项目管理的模式,在两年时间内已经成功管理了十余个外接项目的一系列过程,无一个项目因我方管理或其他原因造成项目流产;进入维护期的项目,也做到了后继人员的维护,并因优质服务而获得好口碑。这样使本院软件所在本地软件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真正扭转了学生不能做项目的行业看法。从调查参加项目的两届学生来看,毕业时这些学生的选择面相对大,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机会也大得多,用人公司优先考虑有真实项目经验的学生,实习后薪资也比同类学生高近20%,少数甚至超过同类本科生的待遇水平。

本文结合本院软件所的实际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在分析市场及院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管理+班级管理”的项目管理模式、“专职+兼职”的项目解决方案,供高校软件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陆伟.软件项目管理及其在中小规模开发中的实施.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08).

[2]林琳,周跃飞.软件项目管理在高校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硅谷.2008,(18).

[3]龚荣武,卓军.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与团队建设的探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人才... 下一篇: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