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4-11 08:36:31

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实践探索

摘 要:生产实习是工科大学本科教育必备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某高校案例基础上,探索了生产实习创建的重要性等,为高校在生产实习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工程建设者的社会活动,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上更加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工程设计能力。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在主要教学环节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探索,积极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传统的生产实习一直采取由学校教师负责一切的群体式实习方式,即由教师联系实习单位,将学生带到实习地点,以参观学习及专题讲座为主[1]。随着企业性质发生改变,大多数企业不愿接受大量学生参观实习,实习出现经费不足、联系单位困难、内容安排不合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解决传统生产实习模式的诸多问题,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具体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实习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培养“知识+能力+创新”型实用专业人才,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势在必行。

1.1 营造工程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实际上,本科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生产实习使理论学习从书本走向实践。当学生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才真正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实质性的了解。通过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感。所以,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营造工程环境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具有巨大的作用。

1.2 调动师生积极性,将实践落在实处

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既减轻了教师外出的压力,又可节省大量的旅差费,有助于缓解经费投入不足的压力,可将有限的经费更多地用于实处,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实训环境,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将实践落在实处。

1.3 注重“学”“习”结合,突出实习效果

生产实习强调学习和实践,将其安排在校内,在组织和管理上更容易把握,实习效果更容易落实。校内生产实习内容的合理设置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注重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习的有机结合,并且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更容易进行针对性调整。校内实习基地仪器设备装置是非生产性的,学生可进行多次观看、接触和动手操作,方便学生观察设备的运行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结方式,并能够从直观上对各种设备的工作机理、作用进行判断[2],与校外实习相比,突出了实习效果。

2、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为了建成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在教育部修购基金、学校教务处、国资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积极联系并走访相关电子企业,模拟企业产品生产线,经过三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于2009年在校内建设成包括“功能陶瓷元器件”、“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和“光纤光缆接续测试和光纤无源器件制作”共3个产品生产线的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占地面积360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7台(件),共约300万元。主要仪器设备有电子天平、行星式球磨机、滚筒球磨机、离心式造粒机、滚圆造粒机、压片机、烧结炉、烧银炉、通流测试仪、能量测试仪、粉末包封机等。每条生产线分为8道工序,每道工序可同时接受3名学生进行实习。该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于2009年开始对学院2006级本科生投入使用,可同时接受70-80名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学院每年本科生人数为320名至360名,可分五至六批开展实习。

2.1 校内生产实习内容

在校内完成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操作每道工序,从原材料着手制作出产品或半成品,并进行性能检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改变了学生到企业“只参观不动手”的传统教学方式。学院对于校内生产实习的内容和具体安排如表1至表4所示:

“光纤光缆接续测试”与“光纤无源器件制作”并行开设,“光纤无源器件制作”实训作为“光纤光缆接续测试”实训的补充。

2.2 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使用情况

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共接受学院三届合计1080名学生(见表5),生产实习基地为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 校内生产实习的管理

(1) 建立科学的实习管理机制

校内生产实习要想取得预期效果,除了完善实习内容,还要求有科学的管理机制。学院采取集中管理与具体负责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即“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生产实习的计划、时间、人员由学院教务办公室统一安排;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工序的具体情况制定实验室纪律和要求,并负责学生的实习操作以及成绩评定;学生三人成组,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记录考勤情况以及小组间的沟通和协调。这样的管理机制不仅确保了实习效果,又实现了实习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 健全规范的实习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成绩考核仅仅根据学生参观后完成的实习报告评定,无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建成改变了这一情况。为科学考核实习成绩,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考勤+操作+报告”的综合表现评出生产实习的成绩,生产实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档,每档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2.4 校内生产实习的特色

自2009年开始,该实习基地承担了学院1080名学生的生产实习指导任务,同时还实现了基地资源共享,成为学院的开放性实验室,方便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制作、科技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研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受到普遍欢迎。

(1) 促进本科教学

校内生产实习内容的设置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电子陶瓷工艺原理》、《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和《光纤技术》等课程为学院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校内生产实习的三条生产线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工程实践的能力。

(2) 推动科学研究

学院利用校内生产实习基地这一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基地承担了功能陶瓷、压敏电阻器、光纤技术等科研项目,将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与学院科研紧密结合。其中2009年获批的陕西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导热高透明激光陶瓷研究”、2010年获批的“ZnO压敏电阻器配方研究”、2011年获批的“热敏电阻器材料研究”、2012年获批的“高质量大尺寸激光陶瓷批量制备技术研究”均依托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开展调研获取相关经验和数据。

(3) 提高实践能力

利用实习基地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全面开放实习基地,鼓励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完成校内生产实习的同时,充当本科生开放性实验室,成为学生工程训练和科技竞赛的平台,提高了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几年,学院本科生在设计型实验及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了诸多成果,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星火杯”和“联建杯”等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奖。

3、校内生产实习的效果

技术物理学院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的本科生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突出了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在本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基地经过三年的运行,学生普遍认为,校内生产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对电子产品的制作工艺等内容有了深刻认识,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特别是改革校内生产实习管理机制和成绩考核方式,使学生对生产实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创建为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青,方强,张继荣.创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 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11卷第6期.138-141.

[2] 杨晓静,郝晓飞,尹忠东,吴志明,李广森. 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4期.144.

上一篇:从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奖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下一篇: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构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