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例谈

时间:2022-04-11 07:19:44

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例谈

《小动物过冬》一课的朗读指导例谈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由此可见,如果能把好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桥梁,利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就能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

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虽然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教学酌文品“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重视读的训练,尽可能地多读少讲,以读代讲,引导孩子在反复朗读中品味作者的语言,咀嚼、消化、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让孩子觉得“有滋有味”。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读出感悟、品出语文真味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大胆地“放”,还要巧妙地“扶”,并且运用巧妙的语言“扶”得恰倒好处。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给农村孩子上了《小动物过冬》一课,我在这一课的朗读指导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一、游戏导入,激趣。

师:今天,我能来到伍佑小学跟二(1)班的小朋友上课,感到非常高兴。这节课,王老师还带来了几位好朋友,现在他们都躲起来了,让老师说几则谜语给你们猜,你们猜到谁,轻轻地喊几声,它就会出来了。

(1)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

(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

(3)大眼睛,宽嘴巴,咕呱咕呱爱说话,捉虫能手就是它。

(生先凝神倾听,然后兴奋地轻唤“小蜜蜂、小燕子、小青蛙”,师随即出示三个小动物图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这三个小家伙又聚在一块儿干什么了?答案就在我们要学习的19课里,孩子们,快打开课本到118页,摆好读书姿势,开始读吧!

(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者,都希望孩子们对自己所上的课感兴趣,我也不例外,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我特意动脑筋,找了几个与课文有关的小动物谜语,通过猜谜游戏,放松孩子们的紧张心情,消除初次会面的陌生感,融洽师生关系。接着,我又趁热打铁,用一句“今天,这三个小家伙又聚在一块儿干什么了”,勾起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朗读课文的兴趣已油然而生,孩子们充满热情地去朗读课文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二、斟酌字词,懂意

师:字词读得不错,把词语带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

(出示)(1)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指名读句子)

师:“常常”就是……的意思?如果把它换成“天天” 再读一读、比一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出示)(2)它们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比较,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方式。针对孩子们的这个特点,我先用一句“把词语带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吗?”激起他们的斗志,忘记学习的疲劳,重新调整好情趣继续学习,接着又通过换词的方式,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比较。通过比较,孩子们不仅明白了“常常”就是“经常”,不是“天天”的意思,还道出了“三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职责,它们要辛勤工作,造福别人,不能天天聚在一起玩。”的话,实在出乎我的预料。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字词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来。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而不要只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三、研读文本,晓理。

师:三个小伙伴非常友好,生活得非常快乐。可是,当秋风刮起时,三个好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烦恼起来了。小朋友猜一猜,它们会为什么事烦恼呢?

生:它们都要过冬了,整个冬天就不能在一起唱歌跳舞了。

师:三个好朋友要分开了,它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你能体会一下吗?

生:很难过,很伤心。

师:既然这样,它们为什么就不在一起过冬呢?

生:因为它们三个过冬的方式不一样。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小动物到底是怎么过冬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找到了,先与小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分角色演一演。

(生兴趣盎然地研读起课本来,师行间巡视,不时融入学生的交流圈中。)

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三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就在这样宽松愉悦的研读、交流、扮演中被学生领悟了。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读书只有读进去,才能和文章融为一体,陶醉于故事之中,从而更好地领悟课文到底讲了什么。

四、创设情境,悟情。

师:(出示句子)它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生:(学生自由读句)

师:这三个小家伙商量好什么事?

生:略

师: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春姑娘已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看,大地也变了样(出示图,引说)草儿(绿了),花儿(红了),春风吹在脸上也感觉(暖洋洋的),好一个“春暖花开”的盛景呀!瞧,谁来啦?

(三位学生分别戴小蜜蜂、小燕子、小青蛙的头饰飞、跳上讲台)

师:隔了一个冬天,三个好朋友又聚到一起,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请你们三个演一演,其他小朋友认真看,仔细听,呆会儿提建议。

通过出示画面,师生交流,很快进入情境,孩子们也伊然来到了春暖花开的田间,和三个久别的好朋友相逢,互相关心,充满体贴的话语自然流露。“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这一教学目标也就轻松地达成了。

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读,把握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在用自己富有个性的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

英国有位文学家说过:“书写的艺术,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再好,在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而朗读却能达到这一功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凭借丰富多彩的语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美的形象,陶冶美的心灵,品出语文的“真味”。

上一篇: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 下一篇:《落叶》临场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