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时间:2022-04-11 06:29:08

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首要的就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文为本的原则,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guidance,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ork in the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ek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first and foremost is the Harmonious Campus.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human-bas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Marxist theory.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 大学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rmonious campus University

作者简介:张即帅(1984.10―),山东淄博人,助教,西安体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首要的就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起点,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而构建更高层次“和谐”的校园也正是学校发展的目的所在。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市构建大学文化的本质要求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中心,辐射周边文化环境及内容的统称,是高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精神氛围。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因此,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必须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和凝聚人的双重作用,它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中居中基础和核心地位,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大学和谐校园时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不仅在于和谐性,更在于它的社会主义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前提下的和谐,是一种人人平等的真正的和谐。

构建我国大学和谐校园必然要求建设中国特色谁会主义的和谐校园文化,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不断出现的心情况、新问题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挑战,更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首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仪式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1]大学是各种思想文观念汇集的地方,泥沙俱下,难免让部分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必须肃清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影响,比如近年来有人鼓吹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西方的“普世价值”等思潮和观点,实际上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这里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 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价值’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中介,在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展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我国大学和谐校园的基本原则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经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深切关怀的中心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身心健康、精神支柱、智力支撑几方面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大全面发展的理论,正如同志指出的:“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刘海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上一篇:打造特色文化精品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篇:浅谈组织中的公务关系与私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