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的预防为主原则及管理的常态化

时间:2022-04-11 02:50:09

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的预防为主原则及管理的常态化

【摘 要】组织对危机进行应对和管理十分必要,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一员理应加强对危机的管理与防范。“非典”危机出现以后我国开始进行高校危机管理研究。高校危机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原则,这是最主动、最积极的危机管理态度。为了做好危机应对,高校危机管理应注重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危机的预防,做到管理常态化。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 预防为主原则 管理常态化

1.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

危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危险的根由或者严重困难的关头”。危机常常被视作难以预期的、往往极易连锁扩散、几乎很难驾驭的、人们不愿意面对的突发事件,所以人们也常用“突发事件”来代替“危机”。美国学者Rosethal认为“危机是具有严重威胁和有危机感的情景”,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框架构成严重威胁的,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正是由于危机难以预期、具有破坏性,甚至产生连锁负效应,所以对其进行应对和管理十分必要。

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起源于欧美, 最初从美国军方或准军方在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用语中演变而来,当其被引入组织领域后,出现了几个较为经典的解释。Fink(1986)认为“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危机管理的三阶段论。Kelly(1989)提出:“危机管理是发现、确认、分析、评估和处理的过程”,将危机管理的过程进一步细化。Green(1990)注意到危机管理的一个特征是“事态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认为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明确提出了危机管理的目的。Mitoff 和Pearson(1993)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管理者应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如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描述了危机管理所需要从事的活动。等等。我国危机管理的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真正从概念上对危机管理作出较准确定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危机管理是组织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前瞻性地识别危机因素,防范危机的爆发,或者在危机爆发后能尽快高效率地应对,使得组织机构转危为安并重塑组织机构形象的系统安排。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加速人员聚集,成为信息集中地,校内的各种治安案件、政治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增加,伴随着高校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高校发生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的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也在提升,甚至有可能演变为公共社会危机。高校危机引发的原因有来自高校外部的诱因,也有来自高校内部的原因,还有来自高校学生自身的因素。外部诱因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影响,特别是西方思潮的影响和通过网络途径的敌对势力的渗透、反动宣传给师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体制的转轨、观念的转变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凸显,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等。高校内部的原因包括急剧扩招后师生数量激增造成的管理层次的增加和多校区办办学方式所形成的校区分散,管理幅度的扩大,管理难度加大;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不健全;校园文化管理不到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引发的学校内部关系复杂化和利益冲突的加剧等等。高校学生自身的原因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原因,承受压力能力差,自控力差与性格易冲动等。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研究是“非典”危机出现以后这几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2003)在总结高校防控“非典”实践的基拙上,将原本属于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领域的危机管理概念引入到高校管理中,阐述了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了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探讨了高校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郭正贤教授(2003)认为应该建立专门的高校应对危机的管理机构,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时候便紧急起用危机管理机制;何元庆(2005)认为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危机的预防,使之纳入高校的常规管理系统;毛欣娟(2007)认为建立维护高校稳定的预警机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具有预见功能、警示功能、减缓、阻止和化解的功能;等等。我国很多高校危机管理研究主要是研究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和摆脱危机的策略和手段等问题,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在如何构建高校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

2.高校危机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我们生活的时代,时时充满危机,处处充满危机。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一员,如前所述,产生危机事件的成因长期客观存在,想杜绝一切危机事件几乎不可能,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管理日益成为高校管理的一门必修课。根据校园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损害对象,大致可以把高校危机分为人身安全危机、财产安全危机、学术危机、诚信危机这四类。高校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场所,并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但是,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学术独立动摇,学术自由缺失和批评空间日益狭窄,及至学术抄袭学术造假,考试、录取、毕业诸环节中的徇私、作弊、冒名顶替等,这些都可能给高校带来灾难性的学术危机和诚信危机。除学术危机和诚信危机外,高校危机事件给教师和学生所带来的对人身财产安全最为突出。

2.1人身安全危机:分为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死亡事件,包括自杀和杀害同学;因安全意识薄弱引发的校园内外的火灾、溺水、坠楼、坠崖、触电等死亡事件;因群体性斗殴、涉黑或刑事行为造成的伤亡事件;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因为校园建筑物坍塌或教学设施老化引发的伤亡事件;还有学生沉溺网络空间引发的突发性事件;等等。

2.2财产安全危机:分为师生因被抢劫、被偷盗、上当受骗、身陷传销等原因造成的个人财产安全;因游行示威、罢课、罢考甚至暴动等原因造成的校园或公共财产安全;诸如地震、台风、洪水灾害、泥石流等自然因素造成的财产毁损;等等。

高校危机引发原因众多,社会影响面广,对于危机因子我们要力争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即以预防为主,尤其是要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最主动、积极的危机管理态度。危机诚然很难预期,但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高校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灾难事件,都应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吸取相关单位的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出各种预防方案和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危机处理水平。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经说过:“预防是解决危机最好办法”,深刻地揭示了危机管理的预防为主原则。

3.高校危机管理应做到管理常态化

我们身处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之中,蕴含着更多的不确定与突发性的危机的可能,危机一旦形成,化解的难度巨大。基于此,为了做好危机事件中的危机应对,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危机的预防,使之纳入高校的常规管理系统之中,把危机管理当作现代高校的必修功课。

危机的发生往往是诱因和问题的长时间累积的结果。组织内部的一些小问题日积月累, 会使组织逐步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制,所以等到危机形成再化解,不如预先识别潜在的问题与矛盾,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直接提出:“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把危机管理转变为问题管理,不是要用问题管理取代危机管理,而是要有对危机进行常态化管理的意识,从而形成“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管理模式。据媒体报道,2008年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失火,四名女生被困火海,最终被大火逼得跳楼身亡,事故的起因是由于寝室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但起火时“宿舍灭火器等基本消防设施都是过期的”,面对死者家属的质问,遇难学生生前所在系系主任当众跪地道歉。四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成了这种消防安全隐患下的牺牲品,危机管理常态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为做到高校危机管理的常态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是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其次是机构建设,三是人员配备及培训。

3.1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就是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管理和应对的一揽子安排,包括危机的前兆期的如何及时识别前兆信息,做到监测和有效的预警,并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准确的预判,做好防范工作;在危机发生阶段,根据已有的有关危机管理计划,启用紧急应对系统,采取措施隔离危机,防止危机的蔓延并迅速化解危机;在危机事后处理阶段,应遵循“利取其大,弊取其小”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个人权益的冲突,尽可能地化害为益,妥善处理有关事件的社会政治影响,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维护和恢复高校信誉等问题。

3.2机构建设,就是高校和管理高校的政府部门需要建立专门的、常设的机构负责危机事件的管理工作,尤其要设立专司安全稳定预警系统的危机信息预警中心或包含这方面功能的信息管理机构,其职责是全面清晰地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预测,处理来自于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的不利或负面的信息,在危机实际发生时,对危机的处理做指导和咨询。建立常设机构可以避免针对某一事件临时抽调人员组成非常设机构所导致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

3.3人员配备及培训,就是专门的、常设的机构从事危机管理工作的人员应该具有专业背景并且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危机管理培训。危机一旦发生,受制于时间、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约束,危机应对者必须对危机事件进行迅速、机敏、灵活的非程序化决策,一支专业且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人员队伍,有助于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和巨大精神压力下作出高质量的正确决策,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使得危机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娄亮华,浅论高校危机管理的原则 [J].大众科技,2013.8

[2]韩裕凤,论危机公关5S原则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华章,2012.9

[3]赖文燕,高校危机事件成因及管理原则[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

[4]孙继伟,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游昌乔,危机公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李晓亮,上海商学院主任下跪,难掩火灾防范真空 http:/// 2008.11.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0年度课题立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B75;广西哲社“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立项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11CGL018。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上一篇:浅述水处理的混凝法 下一篇:浅谈“奖、助学金的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