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主体性

时间:2022-04-10 09:03:56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主体性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愈加重视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作用。研究了初中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方式,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生;主体性

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最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从初中政治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学生主体性地位亟须得到提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建议。

一、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只有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必须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得以凸显。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三政治的“依法治国”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场与之相关的辩论赛,一方持依法治国观点,一方持以德治国观点,为了让自己这一方获得胜利,学生肯定会在课外主动地搜集相关资料,让自己在辩论的过程中有理可说,这样一来,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自然就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最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授予学生以渔”。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建立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随着政治学科的发展和中考政治考试出题走向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也要做出改变,因此,学生要首先做到会看书。阅读课文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为只有当学生看懂了课文的内容,才能对相应的知识点有所了解,最后消化吸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能够将知识点架构成一个框架。让学生慢慢地探索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在学生提问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启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激发自身的求知欲,不断地向教师提出问题,自主地思考问题,而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恰恰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并且把握好题目的难度,不能太过为难学生,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还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是探究性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交流中彰显个性,促进个性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未来教学给出的方向。因此,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调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王永斌.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学周刊,2012(10).

上一篇:探讨小学语文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运用 下一篇:浅析背景知识介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