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综合实力 保障改善民生

时间:2022-04-10 03:14:12

提高综合实力 保障改善民生

为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到2015年,确保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1%,力争实现600亿元,占兵团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石河子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1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年均增长31%。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300亿元以上。

今年,农八师、石河子市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进城镇化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和建设。在完成石河子市未来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二是实施“北进南扩”,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以开发区为龙头,加快推进开发区、北工业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共110平方公里区域“三位一体”规划建设管理,把北区建成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生态工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聚集区。以高品质人居城、休闲旅游度假中心、现代物流商贸集聚地、金融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为定位,大力推进北疆铁路以南75平方公里的南山新区建设。突出亲水生态主题,以荒山绿化和景观河、公园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为重点,围绕3年内投入100亿元的目标,今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下决心通过10年努力把南山新区打造成疆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新城区。三是坚持经营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资3亿元全面提升城建投资公司融资功能,同时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火车站站前广场、支线机场、南北大通道和头孚渠景观河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五是坚持生态立市,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北区天业化工城为界,天业化工城以北主要发展重工业,天业化工城以南包括南山新区不放重工业项目,适当布局档次高的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将中区、南山新区150平方公里的区域主要用来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

坚持城镇一体化发展,加快团场小城镇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委托大连规划设计院完成所有团场的小城镇体系规划。二是整体推进。3年内多渠道筹措资金5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团场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将石河子乡、152团、石总场、143团在石河子市范围内的乡村、连队全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城市化发展、社区化服务、市民化生活;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的发展方向是在总场场部以北、石莫公路以西建设行政中心和居民聚集区。四是重点突破。加快143团、石河子总场、147团、149团、150团城镇建设步伐。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确保完成工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25%。积极创造条件,开工建设天业集团三期40万吨聚氯乙烯、翡翠集团煤制烯烃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合盛工业硅和有机硅、天山铝业高精铝等重点项目,确保形成20万吨工业硅、2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力争有机硅项目投产。突出抓好天盛实业印染服装,如意公司5万锭毛纺、150万套西装、1000万件衬衣,华孚2万吨色纺等项目,确保新增纺锭80万锭、达到330万锭。重点抓好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张裕4万吨葡萄酒、娃哈哈配方奶粉等项目建设,确保新增食品加工能力17万吨、达到200万吨以上。今年在建的110万千瓦电力机组和220千伏骨干电网项目全部投入运行,年底将形成31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加快天业集团与阜新矿业集团合作步伐,启动建设年产1000万吨现代化大型煤矿。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确保实现一产增加值64亿元、增长6%。棉花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皮棉总产30万吨以上,机采棉面积扩大到80%以上,到2012年,除育种外的所有棉花种植面积全部实现机采。着力抓好生猪、奶牛养殖,加快2万只超级细毛羊繁育基地建设,确保肉类总产5.8万吨、牛奶总产14.8万吨,年末牲畜存栏达到63.2万头(只)。新建酿酒葡萄园2.5万亩、种植酱用番茄15万亩,确保葡萄总产8万吨、番茄总产100万吨,建设商品用材林4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4:1。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农八师、石河子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比例不少于60%。按照科学实用、功能齐全、设施配套、20年不落后的总体要求,新建保障性住房1.7万套,其中市区4000套、团场1.3万套。

上一篇:变化变革创新 实现跨越发展 下一篇:打造知名企业 提升发展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