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4-10 11:58:08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传统的价格竞争将进一步转变为策略与商品服务竞争。商业银行逐步改变了传统盈利模式向拓展非利息收入并寻求更为广阔的收入空间。本文选取中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显示非利息收入占比所在因子的在盈利的不同方面获得的因子得分排名使得商业银行不同的综合盈利能力。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收入 盈利能力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由于2012年基准利率下调滞后效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监管要求增强以及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商业银行运行的景气度显著下降。虽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较大、成本收入比也有所降低,但规模扩张速度放缓、净息差收窄、拨备增加等因素导致盈利增速明显放缓。我国经济改革将在2014年进一步深化,经济调结构、去杠杆,行业资产质量、准入有序放开将对银行业绩形成压力。但银行规模扩张较快、中间业务收入显著增长、综合性资产管理角色逐步确立、资产证券化及优先股政策的落地也将有助于银行获得新的增长点并向资本节约型成长模式迈进6。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存贷差减少的情况下将非利息业务收入作为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其对银行的盈利能力稳定性,成长性等方面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了四大国有银行和9家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主要的评价指标有非利息收入占比(X1)、非利息收入增长率(X2)、营业收入增长率(X3)、营业利润增长率(X4)、净利润增长率(X5)、资产收益率ROA(X6)、成本收入比(X7)、资本充足率(X8)、核心资本充足率(X9)、不良贷款率(X10)[2]。相关指标来源于对2011年和2013年两年的各银行年末财务报告进行计算所得。

(二)模型数据分析

对原始数据矩阵X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矩阵X*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量纲和数量的影响,建立X*的相关系数阵R应用KMO和Bartletts Test得到KMO=0.643≥0.6且Bartlett球型检验P=0.00≤0.05,拒绝原假设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KMO值也符合标准,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总方差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3大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326%表明3个公共因子已经包含了10个指标的大部分原始信息。

公因子F1在非利息收入占比(X1)、不良贷款率(X10)、资本充足率(X8)有较大载荷,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稳健性因子。

公因子F2在核心资本充足率(X9)、营业利润增长率(X4)、营业收入增长率(X3)、净利润增长率(X5),成本收入比(X7)非利息收入增长率(X2)有较大载荷,表示银行盈利能力的增长性因子。

公因子F3在资产收益率ROA(X6)的载荷达到了0.914,表示持续发展性因子。

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公式:

F1=-0.350X1+0.124X2+0.117X3+0.039X4+0.057X5+0.091X6 -X7-0.291X8+0.303X9-0.356X10

F2=0.268X1+0.158X2+0.159X3+0.179X4+0.156X5+0.029X6 -0.256X7+0.125X8-0.475X9+0.087X10

F3=0.292X1+0.169X2+0.096X3-0.07X4+0.096X5+0.723X6 -0.036X7+0.078X8-0.078X9-0.39X10

(三)综合分析及结论

根据贡献率加权得出了个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盈利能力得分:

S=0.5548×F1+0.1327×F2+0.1158×F3

F1盈利稳健性因子可以看出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排在前面的位置,大型国有银行占据了倒数5个位置,说明大型国有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尽管资产规模庞大但由于长期背负行政性的融资任务产生了不少不良贷款损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质量及盈利稳定性,另外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大,增强了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在完全由传统存贷利息差获取收益的情况下,中间业务的发展,拓展了银行收入来源。在利率逐步市场化,利息差变小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中间业务的发展将很好的补充和提高银行的综合盈利能力。F2盈利增长性因子可以看出平安银行的增长性最高,随后4家银行是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倒数4位的位置由交行、建行、工行,浦发银行。本文认为资产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时,在同等绝对增幅的情况下,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其盈利的增长率越高。同时,浦发银行在盈利增长性因子的排名在末尾,是因为其在盈利稳健性因子的排名在首位,说明浦发银行是“牺牲”盈利的快速增长,坚持把银行盈利稳健性的目标放在首位的。F3持续发展因子可以看出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占据前三位,然而平安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依次排名倒数后三位。说明前3家银行在银行在盈利能力上具有加强的可持续性。华夏银行和平安银行在非利息业务的发展迅速,使它们在追求盈利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在持续发展因子方面排在后面位置。农业银行由于长期担负着“三农”建设以及资产规模庞大以及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低效,致使排名靠近末尾。

从综合盈利能力来看工农中建四大行基本占据后末尾排名。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占据前5名。相对于国有银行,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增加,是其在F1盈利稳健性因子和F2盈利增长性的因子的排名占据前半程,最终综合因子在综合优化了银行原有的收入结构,相对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大气粗”,非利息业务收入占营业业务收入比例较大,盈利效率更高,对综合盈利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政策建议

商业银行必须根据现阶段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地选择发展政策,找准中间业务发展的落脚点,找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发展重心,找到中间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特点是资产规模大,传统存贷款收入高,人才资源丰富,分行支行分布广泛,拥有众多的子公司,国外行资源丰富。根据这些特点,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期中间业务过程中,巩固现有中间业务优势,加强发展不足的中间业务。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每年的增长得绝对值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中间业务占收总收入的比重却是小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上述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因子F1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排名靠后,这说明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传统业务的创收能力不断下降。若没有中间的业务收入作为盈利来源的补充,那么在国有商业银行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将其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纳入战略规划。中间业务产品结构需要进行优化,业务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综合化发展趋势。从F2盈利增长性因子来看,资产规模小的股份制银行的增长性更高,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分类元素,都是采用比例的性指标而不是绝对值得衡量方法,这致使在F2因子的排名过程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占据了前半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靠后。资产收益率单独作为一个F3因子,其本身就是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会计指标,表示了所有资产产生收益的能力。ROA在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经常作为一个单独的综合指标,在此表示了商业银行持续盈利能力。所以国有银行在这个因子的排名就基本占据了前部分。然而,所有的重心就是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综合盈利能力[8]。关键做到以下几点:1:优化中间业务经营机制,2:完善中间业务定价策略,3加强客户需求区分,强化定向服务机制努力把每年中间的收入的增长绝对值做大,不断优化中间业务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中间业务。

参考文献

[1]银监会.《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银监会,2014.2.

[2]张晓瑜.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9),273-274.

[3]孙亚丽.中型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135-136.

[4]李良.全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学,2012.

[5]李泉等.非利息收入对葫渺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3-65.

[6]《今年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将再放缓》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连平.上海证券报,2014年/2月/12日/第A03版 研究・宏观.

[7]张晓鑫.中国农业银行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3.

[8]M.Kabir.Financial Deregul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An Empirical Study of Turkish Comercial Bank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3(27):1455-1485.

作者简介:吴园一(1955-),男,汉族,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蒋锴(1987-),男,汉族,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上一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 下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