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10 08:59:37

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在大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作为长期与大学生直接联系的辅导员,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克服困难,有效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辅导员 就业指导 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就业目标,找准职业定位,实现最大限度的就业,不仅成为学生家庭和高校首要面对的问题,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拓宽就业渠道,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在心理准备、技能培训、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横向联合,通过实训锻炼、订单培养、联合开发等形式开拓大学生的就业平台。而在大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作为长期与大学生直接联系的辅导员,如何结合实际工作有效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据统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如表一),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此起彼伏的波浪发展趋势,但总体形势仍较为严峻。

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就业工作市场化的推进,各个高等学校已基本形成“学校―二级院(系)”为主干的两级就业管理体制,形成了学校职能部门总体协调部署,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具体落实、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在这其中,由于辅导员在基层工作中长期面对学生并承担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安全教育、就业指导、日常管理等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个性特点、能力素质、爱好特长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较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学生也会更多地倾向于向辅导员寻求就业指导,获取就业发展方向和能力培养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因此,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如何实现积极就业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二、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如何就业的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日常管理工作繁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度不够。目前,我国高校对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理解至少有六种思路:“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二是班级学生事物管理者;三是德育教师;四是辅导咨询顾问;五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六是国家和地方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非常繁重的管理任务,这些工作涉及到学校基层管理各个方面,它不仅是辅导员必须要认真做好的基础工作,而且也是检验辅导员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辅导员担任了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所以他们就不可能用更多地精力去研究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也不会有更多精力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辅导,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准备等方面问题的不稳定发展。

2、岗位人员变动较大,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困扰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辅导员的岗位变动较大,这种变动一方面体现在辅导员队伍的变化大,有的兼职辅导员工作两年后就转岗了,有的专职辅导员因为工作需要或提拔,在院系间的流动性较大。这种变动,不仅增大了辅导员对工作熟悉的难度,而且使辅导员对学生就业指导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院系内部的工作协调因素,辅导员往往不能完整的带完一届学生,有的辅导员甚至不断的变换管理班级和学生,这不仅使辅导员很难适应和认知学生特点,而且也会直接导致辅导员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显得零散和简单,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无法得到体现。

3、受辅导员管理机制限制,对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培训力度不够。现在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辅导员队伍一般属学生工作部(处)管理,而就业指导工作则由招生就业处管理。这样的管理体制容易造成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两张皮”现象,即学生部(处)在工作中多强调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而招生就业处则多强调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率。虽然招生就业处也安排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不时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但由于管理工作中的相对独立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专注于学生日常管理,而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又或者只是在需要上就业课时相对重视些,日常管理工作中则很少关心就业指导问题。加上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招生就业处在日常就业会议或就业培训中较少让辅导员参加,这一方面使辅导员对就业的最新信息反映迟滞,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4、缺乏科学的长效机制,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热情受到影响。在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就业指导这一项工作所占得比重比较少,有的辅导员甚至直到学生升入毕业班后才开始抓就业指导工作,以期获得较好的就业率来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由于缺乏科学的长效机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加上较为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这就必然导致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地是采取“现炒先买”的态度――只要学生毕业能找到工作,顺利完成就业任务就可以了,而很少考虑日常的教育中如何融入就业指导的理念,即使少部分辅导员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交流和学习机会,他们也无法更深入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会极大的挫伤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无法用心的投入就业指导工作之中。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的对策研究

辅导员在与学生的长期交流过程中,可以运用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亲切的感召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友善的亲和力去感染和鼓舞学生树立符合自身个性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态度、明确就业目标、苦练就业技能,并最终能够积极就业。要做到这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而需要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引导和锻炼,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因此,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所需技能的相关业务培训,激励辅导员认真思考和做好就业指导相关工作。

1、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是保障和提高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根本前提。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的管理模式,是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根本前提。虽然有的高校也会评选和标准就业指导先进集体和个人,也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但这些往往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有效调动辅导员的参与热情。因此,着眼学生成长特征和辅导员工作性质,建立科学、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赋予辅导员更多地工作自,给予辅导员更多地学习、培训和交流机会,才能有效的提高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建立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这一方面需要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职协调发展的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则要强化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即不管专职还是兼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最好是从学生入校一直带到学生毕业,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师生间的感情,而且有利于辅导员充分了解学生并实施个性化的指导。如因工作却是需要中途调整辅导员的,也应尽可能减少调动的频率,以确保师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培养感情,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3、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辅导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应的精神和物质激励政策,不仅可以调动充分调动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调动更多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就业指导工作。当然,激励政策不仅是表现在一定的经济方面因素,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辅导员更多关于就业指导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与其他高校的同仁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他们更好的去思考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要通过规范的奖励、培训、交流机制,促进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始终符合时展要求并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总之,虽说就业指导工作只是辅导员各项工作中的一部分,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能自觉融入就业指导的理念,就会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励学生勤学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更好地确保高校开展就业指导系列工作取得实效,推动广大大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就业,为国家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旭,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考试周刊.2010(31)

[2]常万里,罗伟,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及指导模式探讨,实践探索,2011.03

[3]林海波,赵福昌,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简介:

苏健(1970―),男,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探讨当前住宅建筑设计 下一篇:英文歌曲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