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04-10 03:26:36

农村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 高效课堂如火如荼,一系列课改名校应运而生,作为偏远的农村中学,本身还存在很多先天性的不足,究竟是不顾一切蜂涌而上,还是因循守旧,不闻不问呢?两者都不可取。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结合本校实际,探索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精心设计到课后认真的反思,都要坚持走适合自己本地特色的路,才有可能构建真正的农村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农村 数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56-01

新课改如火如荼,一系列课改名校应运而生,教学模式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不能盲目照搬,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特别是在农村,要构建真正的数学高效课堂,更应结合当地的实情。

一、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

与城区中学相比,农村中学存在很多不足。其一是生源质量不如城区:大部分优秀生源和一些重视教育的家庭子女都挤进了条件好的城区学校。其二是师资不足:许多城区私立学校为树立声誉,以高薪吸引了大量年轻而又富有经验的农村教师,导致农村中学的师资结构及配备稍有不足。其三是软硬件设施不如城区学校,导致有些课程不能很好的开展。其四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导致少量常泡网吧、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的学生进入了学校。这样的学生虽不多,影响却很坏:如有学生担心受影响而选择进城,有学生会被“赤化”。要想改造好这样的学生,没有几年以上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很可能就在慢慢转化他(她)的过程中,“多米诺骨牌效应”早已产生。其五是农村留守儿童多,大多是隔代教育,孩子无人照管或管不了,还有部分家长根本不配合学校。只有结合本校实际,探索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有可能真正的“高效”。

二、农村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 对老师而言,课前准备首先应从思想工作着手,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要教好班上的学生,必须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走访、交流认真了解所教班的每一个同学:如家庭环境、学习态度、性格以及数学基础是否牢固等。这样才能够迅速地融入学生当中,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其次,课前要“胸有成竹”。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2. 对学生而言,课前则需要认真预习,逐渐提高自学能力。每一节新课的内容都要带着老师的问题,反复阅读教材。第一步学会“依葫芦画瓢”:能够模仿书本上的定理的推理过程来完成例题,然后再模仿公式、法则、定理、例题、方法等来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第二步力求弄懂公式、法则、定理等形成的原理,同时努力完成课前的预习思考。第三步,阅读思考几遍后,还有疑问的可相互探讨、交流,或可作好标记,以待课堂上解决。

3. 课内教学,教法的选择很重要。目前国内名校流行的复合式课堂教学模式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容量大内容多。所以在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弄懂、掌握课本上现成的例题及练习题即可。至于少部分优秀学生则可另行安排。

具体的流程:一“讲”、二“做”、三“解”、四“练”、五“评”、六“小结”。

一“讲”是先让班上的一、二个尖子生担任“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分析讲述公式、定理、法则、方法的形成原理。老师再给予肯定、指正、补充。这样同学们在预习中的一些疑惑便解决了相当一部分。

二“做”是完成书本上的例题。并且每小组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做。人选确定的办法:可小组推荐或毛遂自荐,对象是中等成绩学生或学困生。

三“解”便是在做好后,自由交流、探讨,相互更正,不懂的可找组长或老师提问,老师再总结分析、点评,预习中的疑惑在这一环节便基本解决了。

四“练”是做教材上的练习题,同样的方式,每组一至二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做好后再相互交流、探讨,更正,这就是“练”。

五“评”,老师再针对一些重点、难点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易错点作详细分析、讲解。这样,所有的疑惑解决完毕。

六“小结”,最后让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是什么,易错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考查方式,在以后的练习中需注意些什么等等。尽量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尽量鼓励优等生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互帮互学来消除学困生的畏惧情绪;通过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

4.课后,必须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情况的一个重要方式便是作业的批阅。批阅学生作业时,切忌三心二意,一目十行,当堂课的效果全体现在作业上。要认真地批阅好每一位同学的作业,特别是几何作业,每一个小步骤都不能漏过。并且要作好记录。同时要常反思,分析出现某类问题的原因,通过梳理自己的课堂,吸取教训并在以后的课堂中再完善。

5. 课后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总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指导,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结合本校实际,探索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精心设计到课后认真的反思,都要坚持走适合自己本地特色的路子,才有可能构建真正的农村数学高效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教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解密高效课堂》.

上一篇: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的思考 下一篇:“买一赠一”纳税异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