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祥子也艰难

时间:2022-04-09 05:29:07

现代祥子也艰难

福建省漳州市的出租车行业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漳州市区的出租车数量增加到近1000辆,无论是车况还是车型都比过去有所改善,经营的主体也体现出多样化:有个体经营户(向服务公司整车买断经营的用户),也有服务性公司、实体性公司,如漳州长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黄色轿车,无疑给这座发展中的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漳州市区不少出租车司机确反映,他们营运收入已经是连年下降,入不敷出,甚至难以为继……

为业主的“份钱”奔命

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令许多人羡慕的“小康”阶层,而在漳州,接受记者采访的出租车司机小罗竟自嘲为“现代版的骆驼祥子”。“差不多每天就是在为交给业主的份钱奔命。我们夫妻俩都在开车,我开晚班她开白天的,每个月要交给业主5000多块,好的话每天能跑两三百块,不好的话一天就只有一二百块,平均每天还得120块左右的油钱、车子损耗、维修费用、生活费用等的花费,这样算下来,我们就只是在为交给公司或业主的份钱奔命了,还得保证不出任何事故,违章罚款,否则就只有倒赔的份了。”

28岁的小娟是一位来自江西的打工妹,一年前她来到漳州,并加入到出租车司机行列。“现在退出,而且拿回当初交纳的2万元风险(服务)保证金”,成了小娟最大的“愿望”。

在小娟提供的账本上,一个多月来,每天的收支都有着详细的记录,其中营运收入最多的一天为390元,最少的一天只有220元。“从7月19号到8月24号,扣除油钱只剩下4000元,交给公司2740元,这个月的工资是1260元。”小娟告诉记者,“这还是在新车子的情况下,不算上保养和维修费用。现在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5年,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难熬啊。”

小娟和搭档采取一人开一天的办法,每次都要连续驾驶20小时,然后交接班,回家睡觉。“连续开这么长时间,眼睛都发花,可就是不敢停下来歇歇,要不然就交不起租金费了。”

如果按照每天开车20小时计算,小娟一个月的劳动时间为300小时,远远高于法定工作时间(包括加班时间)的221.95小时。“一天一夜跑下来,头疼得不得了,腰酸背疼,就是想睡觉,然后晕晕沉沉睡上一天一夜,”小娟说,“真不想干这一行了,感觉把自己卖给了公司一样。”

来自云霄县城的出租车司机小张是位刚从部队退役的小伙子,他幽默地说:“现在还得象在部队一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省点钱,面对37℃高温还得坚持不开空调,有时客人进来后会要求打开空调,我们还得解释说车跑起来就会有风了,就不会那么热,自然风舒服”。“当然,这样说还要看客人是否会理解,否则还是会走人的”,小张补充说。

“公司或私营业主收费太高了。”在采访当中,这是记者听到司机们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由于工作时间长,许多“的哥”患上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脊椎病、胃病等,而他们这所以要当“拼命三郎”是因为每月上缴租车费高达5000多块,无怪乎有人说是“现代版的骆驼祥子”。

非法营运抢走半壁江山

1000多辆的出租车数量,相对于漳州市区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买方市场”已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大量非法营运车辆的涌入这一市场,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抢客源,无疑又给本已“举步维艰”的出租车“雪上加霜”。据了解,目前漳州市区从事非法营运载客的车辆有三类:一是“摩的”(私人摩托车用于载客),二是“黑的”(非营运车辆从事出租车营运),三是非漳州市区的出租车在市区揽客。

提及“摩的”,出租车司机无不怨声载道,“他们抢占了我们三四成的客源,人力三轮车割分了二三成的客源,加上‘黑的’以及县城来的出租车,我们还有几成的机会?尽管我们的起步价已调至不能再低的地步(漳州市区的出租车起步价是4元/2公里)”。

不可否认,“摩的”的存在给市民带来一定的方便,比如进入社区或巷道,这是出租车无法抵达的。应该说“摩的”的存在有其客观性,但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市区交通秩序以及客运市场造成混乱,乘客安全也无法得到任何保障,安全隐患严重。据出租车司机反映,在市区从事营运的“摩的”有近1000辆,这些非法营运的“摩的”大部分集中在人流量较为集中的汽车站、火车站、商场、医院门口。

据了解,漳州市交通局多次开展整治“摩的”行动,但一直没能根本解决。记者在漳州街头看到,仍然有少部分“摩的”在公共汽车站台边或城郊临界地段进行着非法营运。漳州师范学院曾天德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社会来说,需要出租车这个行业服务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这才是政府管制需要追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引入良性的市场竞争。也就是政府要设计一个好的治理结构,然后很好地推动行业的服务。”目前,漳州市出租车空驶率在40%以上,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其起步价及公里价也无法再下调参与竞争,出租车司机希望政府及交通主管部分能出台长效机制来治理非法营运,整顿客运秩序。

为“霸王条款”埋单

“出租车公司与司机签订的合同其实大多不合理,与其说是合同还不如说是一种格式条款,条款中的各种风险大多由司机自己承担,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面对公司递来的一纸合同根本没有协商的余地,愿签不签,不签拉倒,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一位业内人士对司机的境遇也深表同情。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出租车司机就是在这种不得以的情况下,签订了一面倒的“霸王合同”。随着劳动市场的进一步严峻,农民工和下岗工人进一步涌入出租车队伍,如不对出租车市场加强治理,进行规范,这种霸王条款可能会越来越霸道。

上一篇:奥肯定律为何失灵 下一篇:一位苏商的淅川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