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能源文化”

时间:2022-04-08 05:15:45

浅谈“能源文化”

摘 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每一次文明的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是后者决定了前者。而当今世界,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气候变暖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而怎样发展低碳经济?这是一个比较泛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能源入手,从基本、源头做起,开发与治理并重,而在这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对能源的了解以及对能源文化的深入探究。

关键词:能源 文化 发展 低碳 行为 观念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86-02

把节能减排上升到文化高度是2011年欧洲可持续能源周的一大亮点。在能源周最后一天举办的“能源文化”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大力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是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1 何为“文化”

文化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在《博弈圣经》中是这样讲文化的:感觉、思维是生理、心理能量的原始开端,从无到有的状态在在影子和气息之间进行着灵魂的运动,这个抽象、混沌的体系不可能找到,这是一个感触的过程,是构成文化的初级阶段。文化只有进程,没有核心,是虚无的精神谎言,但又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文化进程的创新战略结构就是国正论里的非绝对对立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积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名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论、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2 能源分类及概述

2.1 能源的分类

而从能源反面看,从能源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两类。属于燃料能源的有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生物燃料,如薪柴、沼气以及各种有机燃物等;化工燃料,如丙烷、甲醉、酒精、苯胺等;及核燃料,如铀等,共四种。其中核燃料是利用其原子核能,其它燃料主要利用其化学能。非燃料能源有的利用机械能,如风能、水能、波浪能、潮汐能等;有的利用热能,如地热能、海洋温笼、余热等;有的利用光能,如太阳能等。

按照能源本身的特征,还可以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两大类。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地热、高位水库、氢能等都是含能体能源;风、流水、海流、潮汐、地热、以及我们广泛应用的电能等都是过程性能源。过程性能源无法直接大旦储存,如需加以储存,一般需先把它们转换成含能体能源。例如,为了储存流水的动能,就要修筑水坝,把流水的动能转换为高位水的势能:又如,为了储存电能,需采用蓄电池,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在各种能源中,目前正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称为常规能源:新近才利用的能源或正在开发研究的能源,如核裂变、核聚变、大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等,称为新能源。所谓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现在的常规能源在过去也曾是断能源,今天的新能源将来又要成为常规能源。例如核裂变,目前基本上已经成熟,在许多国家已经广泛使用,已成为常规能源。在常规能源中,目前也正在研究新的利用技术,如磁流体发电就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把气体加热成为高温等离子体,在通过强磁场时直接发电。磁流体一蒸汽动力联合循环电站的效率可达50-60%,而一般火电厂的效率为30-40%,因而可大幅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人们还根据能源在使用中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分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把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称为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氢能、气体燃料等;污染大的能源称为非清洁能源,如煤炭、石油等。由于能源利用中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人们对发展清洁能源及降低非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十分重视。

而当今人们根据能源的形成及利用,习惯将其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顾名思义,可再生能源就是可在生的,如风能、太阳能等;不可再生能源则有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综上所述,能源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2.2 能源概述

在此,我们习惯的暂将能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叙述。

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形成速度极其缓慢,一般需要几万年甚至上亿年时间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这类资源可以视为不可再生的,如矿产资源,但大多数矿产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形成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如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cm厚的土壤腐殖层需要几百年,森林被砍伐后的恢复一般需要数十年到百余年。

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则有其独特的历程,我国古代很早就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车粉、利用高山流水带动水车臼米磨粉、利用水流伐木运输、利用阳光烘干食品。

可再生能源发展史上,风能、水力、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对能源供应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各类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从2006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法》也正式实施,国家通过该法引导、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

3 能源文化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给能源文化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指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个社区或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与能源消费有关的所有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优秀能源文化的人,应当有节能减排的正确观念,具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实践。专家指出,能源文化远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重要。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浪费掉的能源中,有37.5%是由不良的能源消费习惯造成的,居然超过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造成的能源浪费。这就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4 了解能源发展和格局,推广能源文化,建立低碳和谐家园

从近代历史发展来看,根据文明的进程、能源利用以及社会的发展,可将其发展归结三次大变革。

第一次能源结构大变革,发生在18世纪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之后。在那个时期,蒸汽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以蒸汽机推广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不可再生的初级能源“煤炭”成为工业的主要能源,所以它在当时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19世纪70年代为24%,到20世纪初就猛增到95%。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煤炭时期”。

第二次能源结构大变革开始于20世纪初。19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电力、钢铁工业和铁路技术,迅速风靡欧洲和美国,同时带动了汽车和内燃机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但是由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工作需要方式与煤炭的燃烧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已越来越不适应以汽车和内燃机为主要载体的能源消费需要,各种油料开始被人们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的地位开始被石油所取代,而煤炭则常被人们取暖所用。从那以后,石油迅速登上了能源舞台,并得到了飞速发展。

第三次能源结构大变革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这次能源技术革命的核心是由不可生的化石燃料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转变,这次能源技术革命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有限的化石能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自1973年开始,国际上接连出现两次石油大危机,石油榆出国和输人国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石油是一种蕴藏量极其有限的宝贵能源,必须一方面设法提高利用率,千方百计节省这种能源;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采用新的办法寻求新的替代能源。

我们还不难发现,在这几次历史性变革中,人类社会还经历了从自然发展、社会参与引导到政府组织主持的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的发展轨迹。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对每一种能源形态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以及变革所施加的整体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把这种发展变化的影响加以总结概括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人类社会整体意志的体现,政府的各种法案在发挥作用,人类的利用方式在发挥着作用,科技的进步带动着节约的步伐。中国把提高新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特别是提高在能耗总量中的比例,当作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然而我们必须明白,发达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的认识,绝不仅仅基于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而是基于掌控人类之间不同命运主体和统揽地球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

如何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专家认为应当分类指导,企业、机构属于一类,个人、家庭属于一类。对于前者,可以按照调查研究企业或机构的能源消费观念和行为,摸清家底,找出突出问题;明确战略方向和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执行力度,建立奖惩制度;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参与,巩固和扩大阶段性成果的流程进行操作。对于个人和家庭,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除了要让大家提高节能意识外,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技能的培训。专家引用的在比利时开展的一项实验表明,仅仅让家庭成员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节能知识,一个家庭就可以节能9%。专家还具体指出一些基本的节能常识,比如及时关灯;离家时关闭空调;严格控制空调温度;晚上睡觉前彻底关闭家用电器等。

由欧盟委员会发起的欧洲可持续能源周始于2007年。2011年欧洲可持续能源周的主题是“智能能源推动可持续未来”。参与“能源文化”研讨会的专家认为,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从社会的各个地区,注重细节,从每个国家、地区、公司、企业等各层开始,大力研发和使用新能源技术,改变其耗能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培育和推广优秀的能源文化也是当务之急。

所以国家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转变,将节能减排提升为人们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展低碳经济,而个人也该加强对能源发展发展及格局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加强对能源消费有关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做具有优秀能源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 曹国正.博弈圣经[M].新加坡希望出版社,2007.

[2] 沈玉志.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

[3] 苏亚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英)摩根.科技热点系列・新能源[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5] 国际能源署.能源技术展望[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春天里的那一片田野 下一篇:武汉市停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