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院在BIM技术实践中的体会

时间:2022-04-08 01:25:28

浅谈设计院在BIM技术实践中的体会

【摘要】本文通过设计院在BIM实践过程中的研究,对设计院的BIM应用作了分析,结合工程总承包项目,对全过程的应用进行说明,积极拓展BIM硬件的应用,使得项目参与各方对BIM的成果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关键词】设计院;BIM技术应用;总承包

【 abstract 】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sign institute in BIM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he design institute BIM application analysis, combining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projects, and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BIM hardware, making the project participants to the achievements of BIM you can see and touch it, use it.

【 key words 】 design institute;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ntract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BIM理念当前已经深入人心,行业整体发展较快,目前处在深入探索期,经过BIM软硬件厂商和应用者的强势宣传,先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大家广为接受。但若浪涛退去,我们会发现,目前BIM在实际中给人留下的东西并不多。

我院去年才开始组建团队对BIM进行研究,考虑到BIM的特性,以工程总承包项目为载体,在陈翔路地道工程开展了BIM的系统研究,去年年末,迪斯尼项目、世博地下空间等项目也陆续开始BIM试点。我们在BIM的研究中积极拓展基于BIM的消费,由BIM消费推动BIM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此结合研究情况,谈谈一些体会。

设计院的BIM困惑

当前,许多设计院都不同程度地对BIM进行探索,由于研究团队的专业背景和目的的不同,在具体的方式上各有千秋,但基本在走完建模一步后,对BIM的具体应用陷入迷茫,似乎BIM模型只能看看三维效果,做一些并不实用的分析,其它并没有什么大用,用其他软件做效果图、做功能分析似乎更专业,更权威。

在设计范畴,BIM的具体应用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如BIM数据交换的问题、出图标准的问题、格式标准的问题、电子文件法律化问题、团队协同工作问题、模型审阅问题等等,都需要基本解决后方可进入设计实践阶段。客观地讲,目前的BIM水平距离设计应用的层次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时间,甚至更长。

从软件的专业应用上说,目前只有建筑类和钢结构类项目相对能够满足实际需求,虽有不足但稍加弥补也能应付。但软件在结构方面的表现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类工程,如果要求到钢筋详图级别,很多软件还是做不到。有部分软件能做钢筋图,但其定制功能还需进一步改善,以达到国家规范和各院对出图的要求。

有一些设计院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软件本身的问题,我认为不可取。我们是软件的消费者,软件的问题还是应该留给软件商去解决。比如软件功的具体能、数据交换格式、软件本土化、软件协同等等。设计单位仅仅是软件的消费者,我们可以对软件商提要求、给建议,软件商也应该贴近用户,时时为用户着想。设计院在BIM软件使用过程中应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软件改进氛围,让各大软件商去拼技术,拼市场。

设计院应该为BIM干些什么

软件的问题还给软件商去做,这个观点估计大家都能接受。那么,在目前这个阶段设计院应该干什么呢?我院“以总承包项目为载体,以设计人员为主体,积极开拓和尝试基于BIM的消费领域”的思路可能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3.1要选择覆盖主营专业的总承包项目为试点

我院是以基础设施类项目为主的综合设计院,共有13个专业院,覆盖了一般的市政工程的各个领域,为了探索BIM的应用,我们选了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陈翔路地道项目作为试点。该工程正好是我院工程总承包项目,对全过程的BIM研究提供了机会。项目虽小,却涵盖了我院主营领域,包括地道、轨道、桥梁、道路、给排、建筑、园林等专业内容。

总承包项目做BIM实践有很多优点。一个是全过程,从方案开始,到初设、到施工图,到施工等等,BIM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所尝试;第二个是全员,从业主、设计、施工,各种专业的人都参与进来,十分迎合BIM不怕大、不怕杂的特点。第三个是全方位,能够方便的利用模型,对现场环境、方案设计、模型分析、施工模拟、造价等进行系列的应用,大大提高模型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应用研究的综合成本,也让研究本身丰富多彩,不那么单调。

3.2 组建以设计人员为主的BIM团队

BIM团队成员的组成结构很重要,很多设计院都单独组建BIM部门,从设计团队中独立出来,专门从事BIM业务,我们觉得这会弱化设计人员参与程度,不利于对BIM的理解和掌握。

BIM是一个大的理念,从长远看会对目前的建设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但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现状的改变也是逐步的、由量变引起质变的。BIM归根到底是美好理念下对BIM软件和硬件的掌握应用,它不可能让一个真正的设计师突然下岗。狼的确来了,但在狼到来之前这段时间,任何人都有机会完成学习,在狼真正到来的时候与狼共舞。将BIM业务独立出来,相当于在BIM和设计人员之间设了一道坎,这道坎会无意中将有丰富设计经验的人挡在了外面,降低了BIM实践的层次。

让设计人员成为BIM应用的主力应该是长久之计,先把BIM作为一种比较前端的技能,不要求真实的应用,而去鼓励引导进行各种BIM的消费,让设计人员尝到甜头,并逐渐产生依赖感,继而着迷主动学习,是设计院一个较理想的BIM推广线路图。

以设计人员为主,对推动BIM的向前发展大有好处。BIM模型是一切BIM应用的基础,设计人员对工程整体有着最深彻的理解和体会,最能领悟模型中的共性,也最能对软件和建模的完善提出到位的批评和要求,一个非专业的成熟设计人员很难做到这一点。

建模是BIM的基础工作,一般由设计人员去完成,其它的工作都基于BIM模型展开,所以设计人员在BIM团队中是核心。但设计不是引领者,因为设计人员更关心BIM建模和设计类BIM消费部分。施工人员更关心具体的施工类BIM消费,对建模的前期介入缺少先机。最恰当的引领者应该是业主或者总承包管理人员,他们需要关心项目的所有阶段,关心BIM模型的所有消费。

理想的BIM团队应该是项目管理人员牵头,以设计人员为主,施工人员参与,涵盖项目涉及的各设计、施工管理专业,让BIM模型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散,研究的成果才能绚丽多彩,有生命力。

3.3 以BIM消费为主拓展应用空间

BIM消费,是基于BIM模型的一切应用。我们平时流行将BIM的应用称之为维度,比如说前3D代表建模,包括建模与分析、设计出图等内容,4D代表工期应用,5D代表造价应用,还有nD等等,讲的就是BIM的应用领域的个数。这种划分方法是粗略的,那么,我想实际上我们可以细化到具体的应用,增加在测量上的应用、在机械化上的应用、在自动化上面的应用等等,总之而言,都是建立在前三维基础上的模型消费。

大多设计院对BIM的研究都集中在室内的软件作业上,给外界的印象是BIM真正可做的事情并不多,距离实际的应用还很远。我们在陈翔路工程及迪斯尼项目的BIM实践中,购置一些的先进硬件设备,相继开展了BIM分析、出图、三维打印、三维扫描、机器人全站仪、施工模拟等十余项具体的消费尝试,让大家切切实实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它的魅力,虽然有一些应用还有一些缺点或不足,但总体上效果良好,激起了广大设计人员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一线人员为了完成一个具体的消费目标,主动去学习建模。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这比行政要求、奖金激励更有效、更长久。

随着更多的硬件厂商加入和技术的进步,硬件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准确度大幅增加,市场的扩大也使得产品价格成本迅猛下降,同时,使用界面的友好、步骤的简化和技术的改进又使用户的学习曲线不断缩短,从而使得更多技术人员接受了这些设备,反过来推进BIM硬件和软件学习及研究。

4 结语

BIM的浪潮汹涌澎湃,但它的接受程度、应用程度却是靠一点一滴的进步慢慢渗透的,在BIM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中,除了理念的宣传外,更应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战略的高度积极看待BIM的发展,从组织的层面上做好团队组建和BIM实施设计,从实践的角度多挖掘闪光的消费点,积极拓展应用领域,让研究和使用早日从中尝到甜头,收获成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M8二期浦江镇停车场高大支模施工技术 下一篇:建设项目施工投标策略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