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思品”课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08 06:59:33

人文关怀在“思品”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初中生年纪小,阅历浅,性格稚嫩 ,可塑性强,需要思品课老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关键词】思品课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确定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激发人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基础教育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思品课老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多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一、创新教学理念,加强人文关怀

思品课教学应创新教学理念,克服片面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和过分追求升学率的弊病,坚持“把学生看成是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主人,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外部知识被学生主动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发展学生主体性,全方位地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教学实效性

思品课教学内容应由“以书本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教学内容的变化或易位,并非不要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传授书本知识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知识的直观化、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活动化、智慧化是学生通往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此,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内容就应克服政治化、抽象化等不足。为此,在教学中要认真体现如下两个特征:

1. 联系热点,讲活教材。思品课的生命力源于社会生活,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破除对书本的迷信,回归生活,把时展涌现出的新观点、新提法、新精神和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用真实的生活来补充、发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鼓励学生在动态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发展真理,增强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性。如学习《增强责任意识》这一框时,我向学生介绍了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一些特大交通事故信息,并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责任意识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所表现出的重要性。

2. 联系实际,用好教材。如教学《学会独立生活》一框,针对当前多数学生依赖性强这一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现场表演缝扣子、系鞋带比赛,让学生认识到独立生活的重要性,摆脱对父母或亲人的依赖,为将来立足社会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讲授、交流结合

教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他们知道的,老师可能还不知道,老师有时和社会脱节了”。这表明传统的靠教师“单一式”的教育方法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分析研究当今的社会现象,及时获得各种信息,讲授、交流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别能力。

(二)教法、学法结合

古人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突出学生主体性,思品课教师不仅注重教法的改进,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中,教师除讲清知识要点外,还应结合与此知识点相关的练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当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练习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内、课外结合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是为学生发展提供的一种凭据,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应使教材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思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素质教育课,课堂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应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通过身边活生生的事实来深刻体验思品课中所讲的理论观点,使理论得到实践的印证。如教学《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课,为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我带领学生去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之后要求他们整理材料,写成调查报告,再在班上交流,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实地调查,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实践能力,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

四、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做学生知心朋友

(一)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如何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师生距离拉近,学生上课,轻装上阵,听得进,记得牢,能提高教学效果。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个哲理。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所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对老师讲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或害怕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品课教师要利用学科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团结友爱,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优化教师形象,提高人格魅力

俗话说:“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作为思品课教师,顾名思义,自己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思品老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学生就会对思品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产生怀疑。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期望一致,或者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思品课的科学性。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的关键,是在思品课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不竭动力。

五、建立科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评价学生思品课学习成绩,不只看考试分数,还看作业质量,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能力如何,即评价内容和方式都要多元化,都用多把尺子来衡量,这才算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