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文教学

时间:2022-04-08 06:45:57

农村作文教学

摘要:文章对当前农村的作文教学做了浅显的研究,对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作文教学总结了几点经验:1、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2、丰富学生作文的题材。3、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以读带写。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120-01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要求很明确:“写作要真实,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从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我们会发现,它特别强调三点:第一,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感情必须要真挚。第二,写出个性,有创意。第三,注重联想和想象。

做为新课标的实施者,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如果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农村孩子的发展将会受到重大的影响。怎样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我们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农村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喜欢写,不怕写,对作文产生兴趣。兴趣从何而来?我觉得从获得成功的快乐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为了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我们就要让他们在作文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听写结合,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在初一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会让学生听故事写作文。课堂上老师讲一个故事,情节、人物都不要太复杂,让学生认真听,然后再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要求: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要符合这个要求的,作文就算合格,给80分。慢慢的就提高要求:比如要运用描写,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评价的时候也是因人而异,作文成绩好的,要求高一点,水平低的就要求低一点,无论是哪一位同学,都以激励和表扬为主,让每一位同学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训练了几次听写作文后,就可以提高到说写作文了。

二、丰富学生作文的题材

学生对作文有了一些兴趣,那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还要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老师要做好引导,自然、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电,天体运行都是活的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所以我们农村的孩子更要就地取材,好好的读读大自然这部活书了。

青翠的山峦,流淌的小溪,雪白的梨花,破土的新芽,葱郁的田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一幅幅绝妙的画卷。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去看,去听,去闻,去感受,去体验,去拥抱大自然,敞开心扉,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再用笔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那不就是最美的作文吗?

农村孩子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谈到:“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这段话告诉我们,文章要写的内容其实就是生活本身,要真实的反映生活。

农村孩子虽然远离精彩纷呈的都市生活,但他们有自己朴实的农家生活,那也是作文的大好题材啊。小河里摸鱼,捉了蜻蜓喂蚂蚁,萤火虫做灯笼,那也是农村孩子才能享受到的趣事!春天播种的喜悦,夏天养蚕的辛劳,秋天收获的快意……这丰富多彩的农家生活,城里孩子是体验不到的,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样的作文会充满生活气息的。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爱自然,爱生活,鼓励“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样学生作文就不会觉得没什么写的了。

三、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以读带写

作文,更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腹有诗书语自华”,要想提高作文的水平,阅读是不可少的,尤其是阅读名著,积累字词,优美的语句,阅读给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在没有名著可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解决读的问题呢?只有充分的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力,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元朝学者程端礼通过比喻将读写关系论述得十分具体:“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扇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这段话深刻揭示了读写结合的关系:读书是“销铜”,指理解消化所读内容;读书是“识模”,指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能技巧;作文是“随模铸器”,将自己的写作内容倒入已成定型的模子之内,文章便写成了。“读”要下功夫,付出辛勤,而“写”就轻松得意了。

学生的作文水平要提高,必须通过反复的习作才能达到,《说文解字》中对“习”是这么解释的:习(繁体),从羽,从百,意谓鸟儿百次震动翅膀。雏鹰得靠自己千百次地震动翅膀,才能飞上蓝天;学生的作文,也得靠自己千百次的动笔实践才能获得成功!

上一篇:生本视野下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析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之探析